中國經濟樣本觀察·縣域樣本篇|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憑什麼成了“車輪上的領跑者”?
轉自:新華社
曾經,這裏是國家級貧困縣,廣爲人知的“標籤”是長豐草莓、下塘燒餅、吳山貢鵝。如今,這個小縣城從傳統農業縣轉型爲“千億汽車縣”。長豐,華麗轉身的“密碼”是什麼?這是4月14日拍攝的安徽合肥長豐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孔根龍 攝) 春風和煦,楊柳輕舞,從合肥市區驅車向北約35公里,行至長豐縣中南部的下塘鎮,以比亞迪命名的主幹道上,運送汽車零部件的貨車排成長長一列,魚貫而入比亞迪合肥基地園區。汽車產業是長豐的“支柱產業”。2024年,位於長豐縣的比亞迪合肥基地園區新能源整車產量95萬輛,約佔安徽省新能源整車產量的59%,在全國的縣域新能源汽車產量中位列第一。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長豐縣,大貨車在排隊進入比亞迪合肥基地園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孔根龍 攝) 截至目前,長豐已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220餘家,構建了從電池、電機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鏈。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共計約1150億元,同比增長約55%,佔全縣規上工業產值的54.5%。“上了車”,就跑得快。依託汽車產業帶動,長豐縣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全縣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110億元,同比增長26.9%;下塘這個千年古鎮,如今也換道超車,從“燒餅小鎮”轉型“千億製造小鎮”。據長豐縣工信局局長金道旭介紹,2025年,長豐縣提出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的目標,接力推動汽車產業從集羣化發展到構建協同共生、活力迸發的創新生態。“千億汽車縣”如何崛起“千億汽車縣”爲什麼是長豐?敏銳捕捉產業發展趨勢,抓住時代紅利——長豐與比亞迪“牽手”的幾年,正是中國汽車工業厚積薄發、彎道超車的提速期,也是安徽將汽車產業列爲“首位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爆發期。據中汽協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爲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同年,安徽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2位。這是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長豐縣拍攝的中創新航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孔根龍 攝) 突破縣域邊界融入區域經濟圈——在形成汽車產業鏈基礎上,如今,長豐把縣域發展放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爭取“最大紅利”。據統計,2025年一季度,長豐縣招商引資的項目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長三角地區。長豐縣發展改革委主任王照輝說,長豐縣緊鄰合肥市,而合肥是長三角地區副中心城市,長豐縣能夠充分享受長三角一體化的政策紅利,再以比亞迪項目爲牽引,加強與周邊城市的產業協作,實現優勢互補。這是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長豐縣拍攝的佳通輪胎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孔根龍 攝) 優化營商環境,突出項目導向——“要素跟着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沒有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就沒有產業騰飛。這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時間表。2021年7月,比亞迪項目落戶長豐縣下塘鎮,項目從談判到簽約僅用時23天,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42天,從開工到投產用時10個月。從一片荒地到“長”出一座汽車廠,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比亞迪合肥基地相關負責人說,這種建設速度並不是簡單地壓縮時間趕進度,而是得益於長豐優良的營商環境,比如縣裏成立工作專班,在土地要素保障上提供強有力支持等。直面競爭謀未來趕上“風口”是機遇,守住風口是能力。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競爭加劇,長豐能否再次把握住發展機會?“過去5分鐘打一個燒餅,現在50秒下線一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鄭斌說,一些前期的縣域發展規劃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現在重新定目標,長豐人對未來高質量發展不斷自我加壓。在長豐縣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汽車”出現了22次,“車”出現了43次,2025年力爭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集羣規模突破1300億元;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零比;打造汽車後市場先行區……這是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長豐縣拍攝的一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的玻璃生產線。新華社發(孔根龍 攝) 大道寬闊、廠房林立、街景繁華,漫步在下塘鎮,四面八方的客商將從車流、人流中感受到蓬勃的長豐新景。“這兩年,我們啓動建設了30條市政道路,有16條同時在建,14條路已經通車。”長豐縣委常委、下塘鎮黨委書記樊邵斌說,2025年,下塘鎮將堅持做到生產、生活和生態相融合,努力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新能源汽車城。“長豐正以產業生態思維重構產業發展範式。”長豐縣委書記李孝鴻說,未來,長豐的汽車產業不再是單一的製造鏈條,而是一幅由技術研發、零部件配套、終端製造、市場服務共同編織的立體產業圖景。致力於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力爭到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達500家,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70%,新增中高端汽車人才超5萬人,構建特色鮮明的城市級全域全場景智慧出行服務生態……長豐遠景圖值得更多期待。
來源:新華社
編輯:張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