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網,徹底火了!最新研判

市場資訊
04-20

  來源:中國基金

  【導讀】六位公募投研人士最新研判:多重因素持續助力,跨境電商仍有長足發展空間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關稅戰”後,近日敦煌網(DHgate)、淘寶、阿里巴巴國際站、SHEIN等相繼在美國爆火,其中,跨境電商應用敦煌網一度躍居蘋果美國免費應用排行榜的第二位,僅次於ChatGPT。

  二級市場上,相關概念股也掀起漲停潮。4月8日至18日,萬得跨境電商指數短期大漲超14%。

  跨境電商板塊表現活躍的原因有哪些?我國後續出口潛力如何?從長期角度看,哪些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對此,中國基金報採訪了永贏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永贏惠添益基金經理王幹,中信保誠幸福消費基金經理管嘉琪,諾德基金基金經理謝屹,泓德基金基金經理操昭煦,博時基金行業研究部研究員單朔,國聯基金消費研究員項薇等六位公募投研人士,共同研判資本市場新的投資方向和熱點。

  永贏基金王幹: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支撐我國出口長期優勢,符合時代趨勢、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方向仍具備長期投資機會。

  中信保誠基金管嘉琪:得益於美國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剛需短期內難以逆轉,跨境電商平臺交易規模有望維持高位。

  諾德基金謝屹:如果未來關稅摩擦持續,我們預計跨境電商消費可能會成爲美國百姓的新消費習慣,相關企業的受益可能也會具備一定的持續性。

  泓德基金操昭煦:我國主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高科技領域的國產化不斷突破,未來會發揮出越來越強的支撐動力。

  博時基金單朔: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通過中國品牌和平臺直接觸達消費者,成爲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受到市場關注。

  國聯基金項薇:我們重點關注創新藥板塊整體投資機會,包括國內創新藥產品海外授權(BD)落地加速、創新藥企從研發投入期向商業化盈利期過渡的拐點機遇等。

  多因素助力跨境電商板塊持續活躍

  中國基金報:近日跨境電商板塊表現活躍的原因有哪些?行情的延續性如何?

  管嘉琪:跨境電商板塊表現活躍,主要原因或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後,美國消費者擔憂進口商品價格飆升,通過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敦煌網下載量激增,躍居美區App Store總榜第二‌,提高了市場對跨境電商企業的業績預期。美國iOS應用商店電商榜單前三名均爲中國App(敦煌網、淘寶、SHEIN),也印證了中國電商在全球化貿易中的靈活性和供應鏈韌性。

  由於美國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剛需短期內難以逆轉,跨境電商平臺交易規模有望維持高位,從而支撐板塊熱度,具備供應鏈優勢和全球化運營能力的企業更具延續性‌,但也需要關注美國關稅政策調整或貿易摩擦升級可能抑制需求。

  謝屹:通過跨境電商,美國消費者可以繞過美國進口商,直接購買中國產品,從而避免了關稅影響,甚至還能買到比關稅增加之前更爲便宜的商品。另外,在跨境電商中也有很多美國本土品牌的平替。實際上,美國品牌的利潤主要由品牌商獲得,而生產都在海外。相關產品代工廠生產的產品品質與品牌產品幾乎完全一致,但價格又低廉很多。如果未來關稅摩擦持續,預計跨境電商消費可能成爲美國百姓的新消費習慣,相關企業可能持續受益。

  操昭煦:跨境電商板塊發展得益於國內出口政策紅利支持、中國電商平臺的出海和模式創新(全託管、本地倉儲物流建設等),以及中國製造產能優勢帶來的性價比優勢。

  跨境電商板塊行情短期受美國加徵關稅擾動等影響較大,中長期來看,在中國品牌、製造和電商平臺多重賦能下仍有長足發展空間。

  單朔: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實施貿易壁壘,導致美國消費者信心下降,通脹壓力增大,而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直接觸達消費者,成爲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項薇:跨境電商的活躍先於敦煌網,TikTok網紅大量自發宣傳帶動了敦煌網的銷售,引發了一波跨境電商板塊的行情。

  美國是跨境電商佈局重點,中美跨境電商相互依存,中國商品提供高性價比供應,也爲中國傳統外貿商消化了產能,但不同企業應對能力不同,有品牌力或IP能力的企業提價傳導較順暢,預計後續會產生分化。

  關注跨境物流、電商平臺、跨境支付等

  中國基金報:跨境電商板塊的整體估值水平如何?哪些細分領域或板塊值得關注?

  項薇:跨境電商公司估值處於歷史較低區間。建議關注相對有品牌產品力、品牌溢價對沖關稅影響、海外業務敞口大但對美敞口小的出口鏈公司。同時,T86關稅政策取消後,佈局海外倉成爲必然趨勢,利好已佈局海外倉的平臺和物流,且有提價能力。高附加值品牌商受關稅影響較小,可能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

  王幹:目前跨境電商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中樞水平附近,後續板塊中受關稅影響相對間接的環節、對美敞口小、成本轉嫁能力強的公司值得關注。關稅政策本身仍存在不確定性,仍是影響板塊運行的核心變量。

  謝屹:整體看,當前板塊估值的絕對值並不高,但個股盈利質量差異較大。有些個股的增長長期較穩定,估值不到20倍且還有較爲穩定的股息分派;有些則增速波動較大,而且幾乎不分紅。這些個股未來的走勢會有所分化,可以關注跨境物流、電商平臺、跨境支付等細分領域相關個股。

  操昭煦:目前申萬跨境電商指數市盈率(剔除負值)爲25倍,位於近五年中位數附近的合理區間;港美股市場有跨境電商業務的平臺電商估值普遍在10倍以內。可重點關注估值有安全邊際的跨境電商平臺,尤其是美國敞口較低的,這類平臺可通過調整業務模式,如發力本地倉供應鏈,以應對關稅衝擊。

  單朔:跨境電商板塊估值分化顯著。Wind數據顯示,跨境精品品牌賣家估值僅在15倍左右,處於上市以來低位;而跨境科技公司受AI浪潮推動,估值處於歷史高位。這反映了市場對不同商業模式的預期差異,但跨境電商整體仍具發展潛力。

  長期看好半導體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除了跨境電商板塊外,在特朗普政府宣佈針對半導體和藥品的“232條款調查”後,半導體、醫藥板塊表現較爲活躍。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當前半導體板塊的投資價值如何?

  王幹:我們長期看好A股半導體的投資機會,行業兼具成長性、創新性、週期性等特點,存在豐富的結構性投資機遇。全球半導體行業過去10年保持6%左右的複合增長,核心驅動力來自終端產品的創新與普及。

  未來AI技術驅動應用創新有望顯著拉動半導體需求增長,AI眼鏡、機器人等重點創新值得期待;在算力芯片、模擬芯片、光刻機設備等細分領域,國內廠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另外,從全球半導體產業週期的維度,根據全球半導體月度營收、晶圓廠稼動率、存儲價格等指標,我們可以觀察到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處於復甦週期。

  謝屹:半導體估值的絕對值水平是較高的,當然其中包含了國產替代的預期,也有不少公司相關產品的份額已經超過進口產品,包括設備、耗材、元器件等領域,但科技行業變化較快,技術更新迭代可能使得企業盈利前景難以把握。

  另外,半導體是一個週期性行業,在沒有技術變革的背景下,週期高點和低點也相差甚大。按照傳統的估值體系來看,其安全邊際還是比較弱的,因此,要謹慎選擇個股。

  操昭煦:當前半導體板塊的投資價值主要集中在國產替代設備、晶圓製造等領域。無論美國的限制措施後續如何變化,國內整個行業都已統一思想,就是一定要完成國產替代,避免受制於人。這個趨勢雖然還很漫長,但是確定性非常高,行業成長空間也足夠大。核心的投資策略是尋找競爭力比較強、能在國產大趨勢中走在最前面的公司。

  關注創新藥、中藥等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醫藥行業已經歷了超過四年的調整期,受益於海外降息、國內宏觀環境改善,醫藥行業今年哪些細分領域存在投資機會?

  操昭煦:今年以來,創新藥板塊走出了獨立行情。從全球市場的創新藥知識產權授權份額來看,2020年至2024年我國企業對外授權的全球份額從5%提升到了29%,2025年仍延續這一趨勢,我國的比較優勢在這一高科技領域越來越凸顯。同時,由於創新藥知識產權對外授權暫時不涉及貿易戰範圍,也與下游的跨國藥企充分分享了利益,因此具有相對較好的政策安全性。

  王幹:我們相對看好創新藥領域,中國創新藥出海達到歷史新高,僅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已有41起,總金額達369.29億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的水平。近幾年,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通過與國際“金標準”藥物頭對頭實驗,越來越多的國產創新藥展現出BIC(Best in Class 同類最優)潛力,在FIC(First-in-Class同類首個)靶點的追趕速度越來越快,證明中國創新藥的效率優勢。依託高效的藥物研發體系、龐大的患者臨牀資源,未來中國創新藥行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管嘉琪:一是創新藥。創新藥公司商業化能力得到了驗證,中國藥企通過技術授權和海外子公司模式規避關稅風險,加快全球化佈局,2024年中國對外授權交易總額達519億美元,推動估值體系向全球藥企靠攏。二是國產替代方向。隨着國產器械和藥品水平提升,國產設備和藥品的競爭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三是中藥。中藥商業模式很好,政策端也支持,隨着國內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居民健康意識提升,中藥行業發展潛力很大。

  謝屹:首先,創新藥領域受政策影響較小,尤其是已經釋放了原有業務集採風險的公司,隨着新藥陸續獲批,管線利潤有望逐步兌現,增長或是比較確定的。其次,部分中藥個股性價比始終在較高的位置,高個位數的增長疊加5%左右的分紅,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相對承壓的可能是受貿易關係影響的醫藥研發外包,以及受國內消費影響的醫療消費品和醫療服務。

  項薇:我們重點關注以下方向:第一,創新藥板塊整體投資機會,包括國內創新藥產品海外授權(BD)落地加速、創新藥企從研發投入期向商業化盈利期過渡的拐點機遇;第二,處於估值左側的骨科等器械領域(集採政策邊際影響減弱);第三,醫療AI相關企業在醫療數據處理、輔助診斷、藥物研發等領域商業模式的實質落地進展。

  出口長期韌性較強

  中國基金報: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出口增速爲5.8%,3月同比增速爲12.4%。根據你的觀察,我國後續出口的潛力如何?

  謝屹:我國的出口潛力一直較大。針對所謂“對等關稅”,不同類型的企業有相應的措施。例如,代工企業(消費電子、紡織服裝等)的計價方式是成本加成法,品牌商會給予一定的毛利率,而在關稅上升情況下,通常由品牌商來承擔額外進口稅;對於零部件(電子元器件、機械零部件等)供應商來說,下游整機廠有較大能力消化關稅影響;對品牌出口商(家電、汽車等)而言,企業在2018年就開始了海外佈局,目前“對等關稅”已經將中國與其他國家區分,品牌商可以用非中國產能來覆蓋美國市場的產量。因此,總體來看,關稅的影響預計可控,後續出口潛力仍在。

  管嘉琪:3月我國出口表現強勁,其中有一部分源於美國進口商趕在特朗普加徵“對等關稅”生效前的集中採購‌。‌短期出口增速可能因關稅衝擊和基數效應回落,但‌高端製造升級、新興市場拓展、綠色產業突破‌三大動能將支撐中長期潛力,若政策端能有效應對貿易摩擦,出口結構優化或成爲增長新引擎‌。

  操昭煦:長期來看,我國的外貿仍具備較強韌性。一是國際貿易和生產產業鏈的鏈條高度複雜,不是簡單的高關稅可以斬斷的。在突發的非理性關稅衝擊下,製造業產業鏈中的企業會各自發揮智慧,尋找適用本行業、本企業的路徑來解決關稅問題。產業鏈會被拉長、分散,但源頭無法離開中國。二是美國的高關稅政策目前還處於搖擺變化中,我國早已做了充分佈局,並有望持續推出超常規政策來應對外部環境的衝擊。

  項薇:海外需求旺盛、“搶出口”效應以及去年3月出口基數較低,是今年一季度出口高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往後看,我國對美的直接出口短期或下行,但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仍有較強韌性。

  科技製造、醫藥等領域機會值得關注

  中國基金報:長期來看,出口領域中哪些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王幹:一是綠色化製造業,“碳中和”目標推動新能源設備需求攀升,歐盟家用電器與辦公設備節能法案落地拉動綠色家電需求,我國在這兩個領域已形成較強產業鏈優勢;二是科技製造業,全球科技進步創造新需求,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牀等領域有望維持較高增速;三是對美敞口小、抗風險能力強的行業,受本輪貿易摩擦影響相對可控。

  操昭煦:未來出口領域的投資機會將集中在我國有最強比較優勢的行業。過去20年我國主要發揮了勞動力紅利、製造業全產業鏈優勢,而未來我國能發揮的核心優勢是工程師紅利、資源稟賦優勢等。例如,創新藥對外輸出知識產權,就是受益於“工程師紅利+資源優勢”的經典案例。新型家電、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有較高創新研發強度的行業值得重點關注。

  謝屹:貿易摩擦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可能有較大差異。例如,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美國可能要求核心零部件或整機的製造迴流,TMT行業的相關出口企業、CXO(醫藥外包)及部分藥品行業可能面臨長期不友好的出口環境;一些僅涉及普通消費需求的領域,如服裝、鞋帽、兩輪車、輪胎、日用品、家電等行業,受到的影響可能小一些,這些企業也對美國外的其他市場出口,因此,盈利相對更具韌性。

  項薇:在出口鏈配置上,有美國或墨西哥產能、品類加價倍率高、美國收入佔比低、產能迴流困難的出口鏈標的相對安全。例如部分紡織服裝和輕工出口品類,多爲偏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的進口依賴度較高,產能從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大規模迴流至美國的難度較大;部分擁有北美本土和墨西哥產能的家電標的未來有產能的稀缺性溢價;部分工程機械標的對美敞口小,若第三世界或新興市場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將給中國工程機械品牌帶來更大的機會。

  積極調倉以應對市場波動

  中國基金報:當前全球市場震盪明顯,你在投資佈局及策略上做了哪些調整?你對普通投資者有何建議?

  謝屹:我們目前仔細篩查了組合中與出口相關的個股,對於確實受到影響的行業和個股,會適當調低配置的比例;對於被“錯殺”的標的,會適當增加其倉位。有些行業在短期內會被市場認爲受益於高關稅,如農業、黃金、血液製品等板塊,對於已出現估值泡沫的行業和個股,我們會適當調低其倉位。由於關稅的影響複雜,我們建議投資者審慎選擇投資標的,尤其要考慮安全邊際,避免出現較大虧損。

  操昭煦:自去年底以來,美國發動貿易衝突的風險就大幅提升,我們在投資上已經規避了那些對美敞口較大且產業鏈轉移較難的公司,但仍然看好那些可以紮根海外的公司。我國主動調整產業結構,高科技領域的國產化不斷突破,未來會發揮出越來越強的支撐動力。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應看清長期趨勢、認識經濟規律,從而保持信心,爭取在未來的經濟回暖週期中獲得較好的收益。

  王幹:我們事先做了相應的投研準備,一方面,適度降低外需風險敞口,以降低組合波動率;另一方面,在市場大幅波動時,基於企業中長期價值勇於逆向增持。作爲防禦性考慮,根據市場運行的階段核心矛盾,我們在組合中保持一定的對沖資產倉位,這在應對劇烈的外部衝擊、維護組合穩定性上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管嘉琪:一方面,面對不確定的全球貿易格局,對美敞口較小的出口類公司近期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隨着市場對其基本面擔憂的消除,估值有望修復;另一方面,內需相關板塊經過近幾年的調整,當前估值和預期均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如果後續政策有超預期的刺激,相關方向或受益。

MACD金叉信號形成,這些股漲勢不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