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野馬財經
“力諾系”左手倒右手?
籌劃半年多後,“濟南前首富”、“力諾系”掌門人的重大資產重組又進一步。
4月21日晚間,化學制藥公司科源製藥(301281.SZ)公告稱,擬收購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濟堂”)99.42%股權,交易作價約35.81億元。同時擬定增募資不超7億元。
作爲中醫藥老字號,宏濟堂是是國內知名的阿膠產品生產企業。宏濟堂與科源製藥均爲“力諾系”旗下公司,二者實控人均爲高元坤。力諾投資既是科源製藥的大股東,又控制着宏濟堂。換言之,宏濟堂相當於是將自己“賣”給了兄弟公司科源製藥,藉此實現借殼上市。
科源製藥2023年4月登陸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及其製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降糖類、麻醉類、心血管類及精神類等重點疾病領域。
截至4月23日,科源製藥報收30.77元/股,市值33.32億元,較去年上市之後的高點63.25元/股已腰斬。此次收購宏濟堂,是科源製藥一場中藥與化藥資產的整合。在業績和股價承壓之下,“濟南前首富”能否順利完成資本佈局?
評估增值率60.54%
標的公司淨利逐年下滑
4月21日,科源製藥公告,擬向力諾投資、力諾集團等38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宏濟堂99.42%股權,發行價格爲16.73元/股。同時,計劃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金額不超過7億元,且不超過公司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100%,也不超過購買資產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的30%。
宏濟堂是高元坤2008年就收入“力諾系”的一家醫藥公司,主要從事麝香酮、中成藥、蒙脫石原料藥和阿膠等中藥、保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營收主要靠阿膠產品。力諾投資、力諾集團合計持有宏濟堂39.68%的股份,爲控股股東。
力諾投資同爲科源製藥的控股股東,持有科源製藥372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4.39%。實控人高元坤持股比例爲22.73%,其曾於2008年登頂《胡潤百富榜》濟南市首富。
來源:罐頭圖庫
事實上,宏濟堂一直在籌謀上市。2016年10月26日,宏濟堂就已舉行掛牌儀式。2017年7月7日,又宣佈終止掛牌,公司並未透露具體原因。2020年宏濟堂開始謀劃借殼上市。
2020年1月13日,ST亞星(600319.SH,亞星化學)披露了一份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宏濟堂和科源製藥100%股份。交易完成後,宏濟堂和科源製藥將成爲ST亞星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爲力諾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爲高元坤。
不過,此次重組事項不到半年便宣告失敗。公告原因是“交易各方對本次重組的交易價格、業績承諾及補償等核心事項未能達成一致”。另外,上交所還對這次交易下發問詢函提出28個問題,對標的資產財務真實性和合理性提出質疑。
而2021年9月、2024年1月宏濟堂曾兩次接受IPO輔導,不過沒有下文。
按照此前披露,宏濟堂2017年至2019年的業績表現比較平穩。營業收入分別爲4.89億元、5.15億元、4.67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010.54萬元、4635.43萬元、8386.15萬元。不過,其對應毛利率分別爲74.5%、63.56%、57.29%,呈逐年下滑趨勢,同期經營淨現金流爲-7725.74萬元、1.29億元和1.14億元。對此,公司稱主要是因爲報告期內銷售費用變動所致。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宏濟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17億元、13.75億元、9.38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爲2.09億元、1.51億元、1.33億元。
此次交易,力諾投資、力諾集團也作出了業績承諾:宏濟堂麝香酮相關資產在2025—2027年各會計年度應實現的承諾收入數分別不低於2.72億元、2.94億元及3.16億元;中成藥相關資產在2025—2027年各會計年度應實現的承諾收入數(不包括宏濟堂醫藥批發業務收入及麝香酮相關資產收入)分別不低於9.29億元、11.45元及13.23億元。
重組報告書顯示,在評估基準日,經審計後,宏濟堂淨資產賬面價值爲22.43億元,評估值爲36.02億元,增值額爲13.58億元,增值率爲60.54%。對此,評估機構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稱,主要是存貨、無形資產等產生了較高增值所致。
有投資者認爲相較於科源製藥33億的市值,宏濟堂估值36億過高,而增發價過低;也有的投資者質疑:“高買資產,超底發行股票,雙向輸送利益。”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認爲,儘管面臨宏濟堂評估增值率較高及投資者對利益輸送的質疑,但交易的合理性與合規性需基於嚴格的法律審查、透明的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定價機制來評判。若交易過程遵循市場規則,定價公允,且能有效整合雙方資源、提升公司競爭力,則交易本身具有合理性。然而,高增值率需通過詳盡的財務分析和市場評估來支撐,以消除市場疑慮。
來源:股吧
科源製藥認爲此次交易對上市公司帶來多重有利影響。主營業務將延伸至中成藥及健康產品、麝香酮等領域,實現部分生產辦公設施集約化使用及採購、銷售渠道協同,有助於公司優化產品佈局、加強銷售採購渠道整合、降低經營成本,打造具備規模優勢、行業知名度高的醫藥大健康平臺,提升公司綜合實力和整體價值。
對於上市公司同一實際控制人下的併購重組,袁帥表示,優勢在於能夠迅速整合集團內部資源,實現業務協同與規模經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同時,由於實控人的一致性,有助於減少併購後的整合風險,促進文化融合。然而,此類併購也面臨潛在風險,如可能引發利益輸送的質疑,損害中小股東利益;若整合不當,可能導致資源閒置或管理混亂。因此,上市公司在進行此類併購時,應確保交易的真實性與公允性,加強信息披露,保護中小股東權益,並注重併購後的整合與管理,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另外,2023年,宏濟堂麝香酮、阿膠、安宮牛黃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爲108.47%、106.8%、75.16%。2024年,2024年,產能利用率下滑,分別爲73.38%、38.36%、72.81%,其中阿膠產能利用率下滑最明顯。
對此,科源製藥也提示風險稱,產能利用率低將會導致單位固定成本分攤增加,若未來市場需求未顯著改善或競爭加劇,現有產能閒置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標的公司未來經營業績。
“力諾系”資產質量幾何?
目前“力諾系”已有力諾藥包(301188.SZ)、科源製藥兩家上市公司,如今又計劃將宏濟堂裝入科源製藥,實現宏濟堂的曲線上市。
力諾藥包於2021年11月11日上市,發行價格爲13元/股,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中硼硅藥用玻璃和高硼硅耐熱玻璃系列產品,主要應用於醫藥包裝和日常消費。
作爲國內中硼硅藥玻領域的頭部企業,近年來力諾特玻緊抓中硼硅藥玻市場持續快速增長的發展機遇,加速拓展中硼硅模製瓶領域。
去年前三季度,力諾藥包營收同比增長20.19%,淨利潤同比增長31.37%。不過結合近三期半年報,其淨利潤分別爲0.6億元、0.4億元、0.5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爲0.33%、-34.95%、27.7%,淨利潤較爲波動。
多家券商研究提示,力諾藥包要注意產能效益不及預期,原材料成本上漲超預期,海外需求復甦不及預期的風險。
截至4月23日,力諾藥包報收17.81元/股,市值41億元。
來源:
罐頭圖庫
而2023年上市的科源製藥,業績表現乏善可陳。其營收、淨利潤處於增速放緩狀態。上市首年,科源製藥的業績就出現了下滑。2023年,營業收入爲4.48億元,同比增長1.07%;淨利潤爲0.77億元,同比下滑15.6%。
來源:Choice
2024年,科源製藥營業收入4.64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淨利潤6044.87萬元,同比下降21.54%。這也是其連續第二年出現淨利下滑的情況。
事實上,整個原料藥行業確實面臨多重挑戰。國家集採政策的推進、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動以及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都給原料藥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
股價方面,2023年8月,A股曾掀起一波減肥藥概念股熱潮,科源製藥因生產原料藥鹽酸二甲雙胍(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用作降血糖藥),累計漲幅達107.34%,實現4天翻倍。
不過這波行情迅速降溫,在2023年8月14日觸及高點後,科源製藥一週股價下跌近30%。截至4月23日,科源製藥報收30.77元/股,市值33.32億元,較去年上市之後的高點63.25元/股已腰斬。
截至4月,力諾集團直接持有力諾投資78.8714%的股份,爲力諾投資的控股股東;高元坤直接持有力諾集團80%的股份,是力諾投資及力諾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力諾投資的主營業務爲股權投資。
科源製藥近日也公佈了力諾投資其一致行動人力諾集團的經營數據。
2022年,力諾投資實現淨利潤高達56.35億元,創下高位。但是增長未能持續。2023年,淨利潤驟降至5.21億元。2024年,淨利潤進一步縮水至3.09億元,呈現“斷崖式”下跌。
而力諾集團營業總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從2022年的93.07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95.03億元,但淨利潤在2023年達到7.32億元的峯值後,2024年回落至5.4億元,同比下降26.2%。淨資產收益率(ROE)也呈現下滑趨勢,從2022年的6.53%降至2024年的4.7%。
“濟南前首富”的資本局
力諾集團是濟南的知名民企,成立於1994年,以生產藥用玻管起家,目前以大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爲核心產業方向,是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和山東省民營100強企業。
1958年,高元坤生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18歲他就開始工作,曾任職於沂南縣軸承廠、沂南縣銀行印刷廠的業務員,並且擔任過山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的副所長等多個職務。1991年到濟南學習後,就此留在濟南。
1994年9月,高元坤在濟南保溫瓶廠租賃一座窯爐,兩條生產線,生產藥用玻管,濟南三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註冊,也就是力諾集團的前身;2001年3月,山東三力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爲山東力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此後,力諾集團先後進軍醫藥、太陽能、精細化工等領域,實現從傳統制造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到技術先導型、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改變。
與此同時,作爲集團掌舵人,高元坤開始踏上進軍資本市場之路。
2001年11月,力諾工業通過借殼雙虎塗料成功上市,標誌力諾集團擁有了第一個上市公司。2008年高元坤迎來他的高光時刻,成爲《胡潤百富榜》的濟南首富。與此同時,他還將百年老字號宏濟堂收歸旗下,並整合濟南多家醫藥企業。
隨後,2010年,改名爲力諾太陽的力諾工業置出所持雙虎塗料的塗料資產,資產變更至力諾集團旗下。2011年,連續虧損後,上市公司的“殼”被賣給廈門一家公司,變成如今的宏發股份(600885.SH)。
近年來,力諾逐漸走上正軌,2018中國民企製造業500強上排第455位,營收是84.5億元。2019年10月,力諾被評爲“濟南市突出貢獻十佳民營企業”。2018年,在山東創富榜上,高元坤以72.45億的身價再次登頂“濟南首富”。
2019年底,宏濟堂和科源製藥再次以借殼ST亞星方式謀求上市,重組以失敗告終。2021年11月,力諾旗下特種玻璃生產領軍企業——力諾特玻(即力諾藥包)終於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至此,高元坤終於圓了上市夢。
而早在2016年3月,科源製藥就曾在新三板掛牌。借殼失敗後,“力諾系”推動科源製藥獨立IPO,併成功上市。2020年8月,科源製藥從新三板摘牌,2021年6月遞交IPO申請文件,最終,2023年4月科源製藥正式上市。高元坤也有了自己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高元坤名下共有30家公司,擔任法人代表的17家公司,註冊資本從百萬到千萬不等,業務涵蓋醫藥、光伏、投資和化工等多個領域。
來源:
pexels
隨着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國家醫保支出不斷加大以及居民健康意識持續提高,中國醫藥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預計2027年,中國醫藥市場將會以7.9%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至 2.2萬億人民幣。
另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中國原料藥產能全球佔比已從2008年的約9.3%增長到2022年的約30%。國內原料藥上市企業主要分佈於江浙一帶,大多專注於生產開發大宗和特色原料藥,產品以直銷爲主。在原料藥下游,原料藥可以用於藥品製劑、飼料、保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最主要的應用場景還是在藥品製劑領域。
近年來,“力諾系”一直在積極推進旗下優質資產上市。從事化學原料藥及其製劑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科源製藥當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正面臨多重挑戰。如今,宏濟堂暫時放棄獨立IPO的計劃,借併購想要實現曲線上市。如何互補優勢,實現雙贏的戰略合併,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是科源製藥面臨的課題。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