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最新信號!

券商中國
04-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延續止跌回穩趨勢。

  從樓市成交來看,克而瑞研究中心根據自然資源部和國家統計局數據估算,一季度,全國一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10%,其中二手房率先大幅增長34.7%。

  從土地市場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1—4月,22個重點城市月度平均溢價率均在20%左右。4月土拍熱度不減,多地相繼拍出高溢價地塊,其中,4月22日,杭州兩宗地溢價率分別達到59.4%、74.4%。

  業內人士認爲,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正式迎來交易規模的企穩信號,儘管4月新房成交增長動能轉弱,但二季度或將延續止跌企穩態勢。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土拍競爭激烈,預計這些項目未來將多開發爲改善型產品,有助於促進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一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10%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辦理存量商品房轉移登記164.6萬件,同比增長34.7%。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這是官方公開披露的全國二手房交易規模數據。

  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18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克而瑞研究中心據此估算,一季度全國商品房成交大約219萬套。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爲,相比一季度一手房的持續築底而言,二手房市場先一步迎來大幅上漲,並拉動一季度一二手房成交總量達到383萬套,同比增長10%。2025年初房地產市場也正式迎來了交易規模的企穩信號。

  從4月的成交情況來看,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重點26城4月上半月成交面積達317.1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4%,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來看,一線城市率先回穩,4月上半月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2%;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則同比分別下降10%和8%,更多是局部復甦。

  對於未來市場走勢,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爲,今年以來樓市處於止跌回穩通道中,2月市場止跌企穩,3月傳統營銷旺季來臨新房成交達到年度高點,而4月新房成交增長動能轉弱,全月成交預計將環比回落。不過由於去年基數較低,同比或延續持平,二季度或將延續止跌企穩態勢。

  重點城市土拍溢價率持續保持20%左右

  不僅樓市成交企穩,土地市場熱度也不斷升溫。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1—4月,22個重點城市月度平均溢價率均在20%左右。4月土拍熱度不減,北京、杭州、成都、蘇州、重慶、南京相繼拍出高溢價地塊,其中,4月22日,杭州蕭山區兩宗地溢價率分別爲59.4%、74.4%;4月1日,杭州出讓的8宗地中有4宗溢價率超50%;4月7日,重慶渝北區新牌坊地塊溢價率達38.9%;4月2日,蘇州姑蘇區地塊以溢價率23.8%成交。

  同時,在覈心城市土拍帶動下,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顯著,今年截至4月22日,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20.1%。

  今年以來,房企投資聚焦核心城市,央國企資金優勢凸顯。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截至4月22日,22個重點城市溢價成交(溢價率>0)宅地中,央國企拿地金額佔比達58%,民企拿地金額佔比升至24%,主要是濱江一季度補倉力度較大,帶動民企整體拿地佔比提升。高溢價率地塊來看,22個重點城市宅地溢價率在70%以上的地塊中,央國企的佔比達70%。

  從重點房企佈局城市來看,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是房企要進駐或深耕城市。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一季度共8家房企拿地金額超百億元,其中5家房企拿地最多的城市均爲北京,2家房企在杭州拿地居首位,中海、建發在北京+杭州拿地金額佔比分別達76%、65%。

  對於當前的土地市場,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認爲,核心城市土拍升溫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即隨着限價政策逐步退出,“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的趨勢正在加快形成,讓商品住房迴歸商品屬性也是近年來構建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的應有之義。未來企業通過開發高品質改善型產品,有助於進一步撬動住房消費潛能釋放,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同時,也需看到,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於修復階段,房企普遍採取“聚焦核心城市”的投資策略,這一策略一定程度上導致核心城市土拍競爭加劇,也是多地土拍高溢價的重要原因,而除部分核心城市外,更多城市的土地市場短期仍面臨壓力。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