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的酒店從899變成了2700”“南昌的酒店119變成596元”“揚州一家酒店原來300多,漲到了1300”……五一假期臨近,酒店價格再度成爲社交網絡熱議話題。南都記者日前搜索五一假期全國10多座熱門城市住宿價格發現,三亞、廈門、青島、成都、南京、景德鎮、淄博等地多數近景區/熱門商圈的酒店,多數間夜價較平日翻2~3倍,但其中不乏少數間夜價相當於平日3~4倍。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與去年五一相比,隨着近兩年住宿市場供給逐步恢復,今年五一價格整體漲幅基本持平,與2023年動輒漲幅達數倍的情況相比有所緩和。有行業報告指出,在需求端逐步回穩的背景下,酒店業整體經營水平正向改善。但受二季度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響,各區域及細分市場依舊面臨着較大的經營壓力和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平均房價和總收入方面,短期內仍將持續承壓。
近一週酒店搜索熱度環比暴漲,部分價格翻四倍
交通運輸部預測,五一期間日均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超2.7億人次。攜程數據顯示,近一週境內酒店搜索熱度環比暴漲100%,機票搜索熱度飆升80%。截止4月18日,五一期間整體境內酒店搜索熱度與去年同期持平,並在持續升溫。
相較清明假期,五一黃金週遊客出行距離呈現顯著延伸。據攜程統計,五一期間跨市住宿訂單佔比已突破80%,連住兩日及以上的深度遊用戶比例預期將達到20%。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廣州、重慶、西安、武漢和青島等傳統熱門城市持續領跑國內目的地榜單。而太原、佛山、伊犁、貴陽、陵水等遠途旅遊城市則異軍突起,躋身酒店熱度增速TOP5。
隨着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優化,近年來,縣域旅遊市場的熱度持續提升。南都記者從同程旅行瞭解到,4月份以來,高星級酒店的預訂熱度遠超三星級及以下的酒店,其中,四星級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34%,相比三星級的酒店增速高出近10個百分點。預計這一增長勢頭,將延續到五一假期。結合酒店價格走勢和預訂熱度看,五一期間,吉林白山,海南的文昌、陵水、萬寧和保亭,新疆的崑玉和喀什,雲南的迪慶等,整體受歡迎程度較高。
在價格方面,南都記者日前隨機搜索三亞、陵水、廈門、青島、成都、貴陽、黃山、南昌、西安等熱門城市的景區/重點商圈附近酒店,多數酒店間夜價格在平時的2倍~3.5倍左右。例如:作爲傳統熱門目的地的三亞、成都,由於旅遊基建起步較早,住宿供給充分,在三亞亞龍灣、成都春熙路附近,仍有不少五一假期在300元/間夜內的酒店,部分漲幅不到平日2倍。
相比而言,少數酒店五一價格相當於平日4~5倍,且多發於近幾年新興的目的地城市。例如,四至五月份是平潭島一年一度的“藍眼淚”爆發期,南都記者搜索留意到,島上一家民宿5月2日的價格,從平日的188元/間夜翻四倍多到最高888元/間夜。新興黑馬目的地景德鎮在今年五一的搜索熱度增幅超50%,位於該市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一酒店價格,從平日最低130元/間夜翻六倍多到800多元/間夜。因燒烤而成爲網紅城市的淄博,熱門商圈萬象匯附近的一家酒店價格也漲了四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有部分酒店五一期間最低間夜價較平日差距較大,是因爲價格較低的基礎房型已售罄,仍然支持預訂的房型爲價格更高的套房等豪華房型,因此造成價格漲幅巨大的情況。一家價格漲幅較大的酒店商家對南都記者表示,五一假期定價受供求關係影響,會根據周邊酒店的價格行情定,同期附近基本都達到了500元/間夜以上。
酒店行業存量競爭加劇,定價能力恢復緩慢
假期酒店價格是衡量當前酒店業景氣度的重要參考。2023年由於酒店市場供給恢復緩慢,供需矛盾大,使得房價一到假期便出現動輒數倍的增長,“酒店刺客”層出不窮。2024年酒店行業供給增加,供需秩序逐漸迴歸可持續經營態勢,相較於2023年的高基數,酒店業各項關鍵指標均有所回落。
例如,2024年,亞朵集團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爲351.3元,同比下降6.8%,ADR(日均房價)爲436.8元,同比下降5.8%。同期,華住中國的ADR同比下降3.2%至289元,RevPAR同比下降3%至235元。首旅酒店、錦江酒店相關指標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前,華住高管預測,考慮到季節性,2025年3月和上半年的市場表現稍顯疲弱,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RevPAR同比下降一位數。
下滑的趨勢延續至今年一季度,令酒店住宿業價格承壓。根據行業機構“酒店之家”統計,2025年清明節假期,酒店行業整體RevPAR同比去年下降2.69%。儘管假期的前兩天(4月4日~5日),全國酒店行業平均房價(ADR)都略高於去年同期,但從入住率的表現來看,假期3天行業表現均略遜於去年同期,也導致行業RevPAR表現不及去年,市場整體表現略有下滑。
也就是說,儘管房價與過往假期對比漲幅不大,但消費者對價格較以往變得更爲敏感,影響入住率指標,加上商旅等需求市場恢復緩慢,從而讓酒店各經營指標持續承壓。與此同時,“入住酒店遭陌生人闖入房間”“酒店監控被倒賣”,以及酒店衛生事件等一系列行業亂象時有發生,也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住宿品質要求的門檻。
與此同時,酒店行業仍保持較高的開店速度。據統計,華住2024年在國內新開超2400家酒店,遠超1800家酒店的初始目標。2024年首旅集團標準管理酒店新開店710家,同比增長55.4%,開創近年新高。最新發布的《2025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酒店業門店數量達34.87萬家,客房數1764萬間,均超過2018至2019年中國酒店業規模峯值。多家券商近期發佈的行業研報均提到,需注意供給側新店開業增多,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有業內人士對南都記者指出,酒店業供大於求的存量競爭,容易造成兩種結果:一是同質化嚴重,硬件設施、軟件服務相差無幾,加劇行業內卷現象;二是價格戰,例如,某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短短几條街道上聚集了多家同檔次的商務酒店。這正是當下酒店行業經營指標下降的根本原因。要擺脫這一困境,就需要走出同質化,走向品質化,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服務和口碑。
酒店諮詢機構浩華顧問日前發佈調研報告稱,整體來看,全國酒店市場在第二季度的業績預期表現出溫和回升的態勢。全國酒店入住率中位數環比上升8.3%,平均房價環比下降2.8%,RevPAR預期實現環比提升5.4%。表明在需求端逐步回穩的背景下,整體經營水平正向改善。儘管如此,但受二季度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響,各區域及細分市場依舊面臨着較大的經營壓力和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平均房價和總收入方面,短期內仍將持續承壓。尤其在競爭激烈的新酒店供給環境下,定價能力恢復進程相對緩慢。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