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賬號被AI偷窺?官方回應:只抓取公開內容

南方都市報
04-24

  近日許多用戶發帖稱,在微博“AI智搜”功能中輸入用戶名,AI會爬取公開內容甚至是僅好友可見的私密內容,輸出一份類似於“用戶畫像”的分析總結。

  隨後,一些出於隱私擔憂的微博網民,紛紛發佈模板一致的拒絕授權書面聲明,試圖禁止微博平臺將賬號上的所有內容用於AI處理活動,包括機器學習、數據分析、自動生成摘要等。

  這起事件引發的爭議大致可分爲兩個維度:微博“AI智搜”是否爬取了用戶非公開的帖子並整理輸出?爬取所有人可見的微博內容,是否需獲得用戶的授權?

  爬取了私密內容?

  微博的“AI智搜”是一款內嵌於微博平臺的AI搜索產品,今年2月接入DeepSeek-R1模型,擁有了深度思考能力。

  根據用戶的使用反饋,在“AI智搜”輸入某位微博用戶的暱稱之後,AI將爬取其過往帖子,總結用戶的內容風格、情感經歷、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

  南都記者於4月22日的測試亦發現,搜索的部分賬號的確出現了詳細的AI分析內容,包括該賬號的美食日常、追星動態、家庭與朋友、公益活動、社羣動態、個人興趣等,甚至提及該賬號的地域關聯,例如曾居住於香港、去過澳洲。但也有賬號的搜索結果僅顯示基本信息,例如微博簡介、粉絲數量、是否認證等,沒有詳細分析賬號歷史博文內容。

  一位微博用戶發帖稱,“AI智搜”把私密的微博內容也作爲了分析總結的素材來源。

  讓不少用戶不寒而慄的是,“AI智搜”甚至把私密的微博內容也作爲了分析總結的素材來源。一位聲稱遇到相關情況的用戶告訴南都記者,最初AI提供的分析總結中,引用了數十條非公開的微博發帖,不過,該問題目前似乎已被修復。

  《微博智搜使用須知》並未提到具體的內容爬取方式,但強調,發現微博智搜的生成內容存在引發爭議、違反法律法規等情形時,將適時採取相關措施進行優化及調整。《微博智搜使用須知》是《微博使用服務協議》的組成部分。

  “微博智搜”賬號在4月22日曾公開回應稱,微博智搜在產品開發之初就將用戶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列爲首要原則,所收集和分析的數據一直侷限於用戶公開可見的內容,微博也不會通過智搜功能收集、存儲或分析用戶的非公開信息。

  “微博智搜”賬號在4月22日的公開回應。

  4月24日,微博方面向南都記者再次表示,微博“AI智搜”的策略是默認抓取用戶近一個月公開微博內容進行整理分析,而不會使用不公開的內容,“和搜索引擎的邏輯是一樣的”。

  微博方面還表示,若用戶對“AI智搜”功能有意見,公司會對產品予以調整。

  2月中旬,微信接入AI搜索時同樣引起過隱私擔憂。彼時,騰訊回應稱,AI 搜索僅整合公衆號及互聯網其他公開信息,不會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相關隱私信息。

  拒絕授權聲明有效嗎?

  如果僅爬取完全公開的微博內容,爬取的邊界又如何劃定?

  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處理個人自行公開或者其他已經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個人明確拒絕的除外。個人信息處理者處理已公開的個人信息,對個人權益有重大影響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取得個人同意。

  “AI智搜”隱私風波之後,大量微博用戶發佈拒絕授權聲明,不允許微博平臺使用該賬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特別是人工智能相關的處理活動。

  一位微博用戶發佈的拒絕授權聲明。

  實際上,這不是內容平臺的網民第一次對AI處理個人數據的行爲說不。南都記者去年12月注意到,一些小紅書用戶也發佈所謂的“反向聲明”,拒絕平臺將用戶上傳的內容用於人工智能開發。

  有待進一步明晰的問題在於,這類拒絕授權的單方聲明,是否對平臺產生法律效力?技術上,平臺的算法又能否識別到聲明所傳遞的含義?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肖颯此前表示,這類聲明直接明確了用戶自己的拒絕態度,完全符合法律規定,並具有法律效力。但她擔心,AI爬取時也許並不能識別這類聲明——對於AI而言,該文章同樣只是一份可供爬取的數據,與其他數據並無不同。

  但一位算法研發工程師告訴南都記者,藉助大語言模型分辨出這類拒絕授權聲明並不困難,識別之後,只需在爬取系統中進一步設置業務邏輯即可。

  用戶不得不公開聲明的背後,是一些網絡平臺將用戶個人數據用於AI處理,但未開設拒絕和退出的便利路徑。“微博智搜”賬號上述公開回應的留言區,有用戶便表達了提供撤銷功能的訴求。

  國內外已有平臺爲用戶行使拒絕權提供了渠道。在領英的個人賬號設置頁面上,用戶可以自行控制是否將個人數據用於大模型訓練和微調。今年3月,騰訊元寶增加數據管理功能,包含“體驗優化計劃”開關。除非用戶主動開啓這一開關,否則平臺不會將用戶上傳和生成的內容用於模型優化。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