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吸引大型外資油氣企業,印度對獨立時期的立法進行了徹底改革,但成果要到本世紀30年代才能真正見效,未來五年天然氣產量僅小幅增長,這將使印度這個能源匱乏的國家更加依賴進口。
3月宣佈的《油田法》修正案可能會使全球油氣巨頭更多參與印度的勘探和開採行業,而該行業的外資參與歷來有限。不過,雖然從長遠看,改革有望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但在2030年之前,改革對天然氣生產的影響不大。
該法案可追溯到1948年,即印度獨立後第二年,法案對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與開採的許可證發放和租賃作出了規定。市場普遍認爲法案條款不足以支持印度上游部門所需投資。此次改革解決了幾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如加快環境和土地許可發放,確保租賃條款穩定,以及對違規行爲實施經濟處罰而非監禁。
監管不確定性制約了外資參與印度的勘探和開採行業
在2025年印度能源週上,國有企業與全球油氣企業宣佈了近期合作,這凸顯了印度對增加外資參與的推動。雖然3月的改革並沒有爲外資生產商提供直接的財政激勵,但創造了一個更有利、更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爲印度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創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
2024年,印度天然氣產量與上年持平,據報告預測,2024-2030年產量僅小幅增長45億立方米,即12%,缺乏新油田投產是此時期產量增長有限的一個關鍵原因。大部分新增產量預計來自Oil and Natural Gas Corp運營的現有油氣田。相比之下,同期天然氣消費量預計將增加210億立方米,從而進一步增加對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的依賴。
責任編輯:陳鈺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