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施羅德投資發文稱,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或將對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影響,但其承諾和行動可能會不一致。尤其是在能源轉型方面,關乎到能源等關鍵時,經濟考量往往勝過政治意識形態。該行稱,雖然特朗普政府如何推行其能源政策仍有待觀察,但或許沒有必要對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命運作最嚴峻的預測。
施羅德提到,無可否認,從拜登到特朗普政府的轉變將爲該可再生能源產業帶來相當大的挑戰。拜登政府的主要成就之一是通過了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該法案以多種方式支持能源轉型。雖然該法案可能會被修訂,但基於多種原因,包括共和黨州份從中獲益甚多,它不太可能被廢除。
基於“美國優先”政策以及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共和黨不太可能取消支持美國本土創造就業與供應鏈製造的激勵措施。然而許多行業專家預計,支持能源轉型的新技術投資可能會被削減,法案中原定至少保持到2032年的稅收補貼期限可能會縮短。但鑑於風能、太陽能與電池儲存現在都與化石燃料具有成本競爭力,縮短這些補貼期限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經濟影響可能有限。
施羅德指,特朗普承諾實施的提高關稅將對太陽能產業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考慮到中國是太陽能發電板及其組件和太陽能儲存技術的主要供應商。這些關稅或會使價格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高位。但太陽能供應商從上屆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中汲取了一些教訓,將部分經濟負擔轉嫁給供應商和簽約的客戶。這部分抵銷成本的做法可以減輕額外關稅帶來的影響,儘管成本負擔上升仍可能使某些可再生能源項目在經濟上變得不可行。
業界預期特朗普政府將放寬對化石燃料排放的規限,延長部分煤炭資產的使用壽命。然而,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放寬燃料排放標準將促進天然氣發電機組的建設。特朗普經常批評的離岸風力發電項目,在取得所需環境許可證的時間或更慢。如果新政府恪守特朗普減少監管機構人員的承諾,任何類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許可程序都可能出現重大延誤。
電力需求持續飆升。其中一個原因是電氣化步伐加快,從運輸到重工業等都在轉用電力作爲能源。另一個原因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電力需求龐大。用以處理和儲存資料的AI數據中心需大量電力支持硬件運作並控制設施溫度。鑑於目前風能、太陽能和電池儲存與化石燃料的成本競爭力,美國公用事業供應商將越來越依賴可再生能源來滿足這一需求。對於這些公用事業公司而言,可再生能源的價格波動性也遠低於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即使美國政治氣候有所轉變,企業,尤其是科技公司,也不太可能放棄對持份者實現可持續營運的承諾,而當中更多地依賴清潔能源。
目前,美國有38個州設有可再生能源比例標準(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要求公用事業公司以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提供電力。同樣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企業繞過公用事業公司等中介,直接向供應商購買電力。這一趨勢將支持對清潔能源供應商的需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