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ETOP
英特爾近期宣佈將其FPGA子公司Altera 51%的股權出售給技術投資公司銀湖資本。此交易對Altera的估值約爲87.5億美元(英特爾當初在2015年以167億美元收購Altera),意味着估值較收購時幾乎腰斬。這一交易使Altera在併入英特爾9年後重新獨立運營。
銀湖資本(Silver Lake)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專注於科技行業的後期投資及槓桿收購,每次買賣幾乎都能抓到最合適的點,收穫頗豐。銀湖在收購歷史上有很多成功的經典案例:
1、Skype的收購及出售(2009-2011年)
2009年,銀湖資本聯合A16z、加拿大退休金計劃等組成投資集團,以19億美元從eBay手中收購Skype,控股約65%。收購後,銀湖資本幫助Skype解決了與創始人的法律訴訟,並投入資金進行研發,推動其業務增長。2011年,Skype以85億美元被微軟收購,銀湖資本在18個月內實現了資金增長兩倍。
2、戴爾公司私有化及收購EMC(2013-2016年)
2013年,銀湖資本聯合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以250億美元將戴爾公司私有化,這是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市場上最大的槓桿收購。2015年,銀湖資本和戴爾聯手,以670億美元收購了計算機存儲巨頭EMC,成爲當時有記錄以來最貴的科技收購案。
3、收購恩智浦半導體(2006年)
2006年,銀湖資本聯合其他財團以64億歐元收購飛利浦半導體部門80.1%的控股權,新公司更名爲“恩智浦半導體”。此次收購幫助恩智浦半導體在汽車電子、移動支付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發展。
4、收購安捷倫半導體部門(2005年)
2005年,銀湖資本與KKR聯合收購安捷倫半導體部門,後更名爲安華高。此後,安華高通過收購LSI Logic和博通等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半導體領域的地位。
除了銀湖資本之外,還有幾家公司曾對收購英特爾旗下的 Altera 表現出興趣,但隨着收購交易水落石出,這些潛在收購方均已退出競爭:
1、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
- 曾試圖收購:萊迪思半導體曾考慮對 Altera 發起收購要約,並與顧問合作尋求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支持。
- 放棄原因:萊迪思的規模相對較小,其市值僅爲74.8億美元,而英特爾2015年收購Altera時的交易金額高達170億美元。萊迪思獲得Altera控制權的難度較大,因此這一合作最終不了了之。
2. 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 曾試圖收購:貝恩資本是潛在收購方之一,曾準備競爭收購英特爾可編程芯片業務Altera的少數股權。
- 放棄原因:在銀湖資本與英特爾達成獨家談判並最終敲定收購協議後,貝恩資本的收購計劃自然終止。
3. Francisco Partners
- 曾試圖收購:Francisco Partners也曾被列入英特爾Altera業務單元的下輪競標名單。
- 放棄原因:隨着銀湖資本在2025年2月進入獨家談判階段並最終達成收購協議,Francisco Partners的收購計劃也隨之結束。
隨着銀湖資本與英特爾達成協議,Altera的CEO Sandra Rivera也已確認,該公司正朝着2026年IPO的目標邁進,且未來不會被整體出售。(意味着這次銀湖不是某家的白手套)新任 CEO Raghib Hussain 將於 2025 年 5 月 5 日正式上任。Hussain 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曾在 Marvell 擔任產品與技術總裁,並聯合創辦 Cavium。
重獲獨立身份後,Altera將以“純FPGA廠商”的姿態重新參與市場競爭。這使其成爲目前全球最大的純FPGA供應商(因爲主要競爭對手賽靈思已併入AMD)。
我之前寫過幾篇文章,在Altera嫁入Intel的九年間,FPGA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Altera受到了Intel的掣肘,在戰略和產品上都經歷了“迷失的九年”。
英特爾當年重金收購Altera本希望將FPGA與CPU緊密結合,提供異構計算優勢,以抵禦來自GPU和ARM陣營的競爭。如今的分手,意味着英特爾當初這個戰略目標已經完全放棄。GPU和ARM分別在數據中心和邊緣端贏得統治地位,賽靈思憑着和ARM以及AMD的整合,通過FPGA加速卡佔到了一部分數據中心份額,但是整體上FPGA作爲一個獨立的賽道,在數據中心市場和邊緣AloT市場,基本上已經不復存在。
目前FPGA市場的主要玩家除了Altera以外就是三家公司,他們都有清晰的定位:
1、AMD/Xilinx
市場領導者,AMD在FPGA/可編程邏輯市場佔據了最大份額。
2、Microchip
通過收購Microsemi掌握了中等規模FPGA市場,特別是在航空航天、國防和安全應用上有一定優勢(其FPGA可滿足抗輻照等特殊需求)。
3、Lattice
專注低功耗小容量FPGA,佈局於IoT終端、消費電子等領域。儘管萊迪思規模較小,但在其細分市場具有競爭力。
Altera獨立後,到底是定位主打哪個市場,高端、高可靠性還是低功耗市場?還是全部都打?目前似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據Altera自己表示,將更加靈活地調整戰略,特別是在 AI 驅動的新興領域,如邊緣計算和機器人技術中尋找新的增長點,也許這是其在2026年IPO的重要故事。
不過無論如何,Altera獨立運營後擁有了自主決策的權力,在技術路線選擇上不再受到Intel的制約。以前Altera在FPGA中異構ARM或者其他非X86方案時可能不太方便,現在如果市場和客戶需要,在SoC FPGA中整合ARM甚至RISC-V架構,都不再有障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