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蹤|高關稅全面衝擊美國半導體行業 芯片國產替代加速(附概念股)

智通財經
04-22

由於美國對人工智能芯片的新出口管制以及高關稅政策影響,美國芯片廠商面臨巨大財務壓力。

4月18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訪華時表示,美國政府加強芯片出口管制已對英偉達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4月15日,英偉達宣佈由於美國政府新的限制規定,公司將計提55億美元的相關費用。

而超威半導體報告了這些限制帶來的8億美元影響。這只是美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縮影。

業內人士越來越擔心,美國對於半導體復興的努力可能遭受重挫。

中微公司週五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微半導體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尹志堯已放棄美籍,恢復中國籍。據瞭解,創辦中微公司之時,尹志堯一直都是以美國籍示人。

東吳證券指出,中國進口關稅的加徵利好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的進一步提升。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近期發佈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明確集成電路原產地以流片地爲準,即原產地將是製造工廠所在地,而不是芯片的封裝地點。

美銀證券認爲,中國半導體市場供需重新平衡,芯片代工企業定價環境改善。

中金指出,出口方面,該行認爲:1)半導體設計企業整體對美國銷售敞口較小;2)大製造板塊來看,晶圓代工對美出口比例較低,封測對美出口比例相對較高,但頭部廠商在東南亞等地有多元化的產能佈局。進口方面,該行認爲中國本土市場有着對半導體產品的廣闊需求,當前(4月13日)我國關稅政策對半導體芯片及生產要素端實施國產化具有正向加速貢獻。該行看好本次中國關稅政策下半導體設計和製造等環節的國產替代機遇。

芯片板塊龍頭港股企業:

華虹半導體(01347)、中芯國際(00981)、上海復旦(01385)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