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美債暴跌的債券風暴,背後推手或是日本投資機構。
根據日本財政部的初步數據,在截至4月4日的一週內,包括銀行和養老基金在內的私人機構拋售了價值175億美元的長期外國債券。隨後一週又拋售了36億美元。這總計超過200億美元的拋售,是自200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兩週拋售之一。野村策略師表示“拋售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美國國債或美國機構債券”。
此前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正式生效之際,美債市場經歷歷史性動盪。
4月9日午間,30年期美債收益率急速攀升20個基點,盤中突破5%關口。同步異動的還有日本國債市場,當天30年期日債收益率飆升25.5個基點至2.75%,觸及2004年8月後最高水平。
彼時這場跨太平洋的債市風暴,將全球最大債權國日本推向風口浪尖。面對市場當時盛傳的“日本可能拋售美債實施關稅反制”猜測,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曾急發聲,強調日本管理美國國債持倉爲干預匯率預留的戰略儲備,不會將其作爲關稅反制工具。
但是日本衆多投資機構或已經撤退。
其中就包括日本百年銀行農林中央金庫,農林中央金庫新任CEO北林太郎(Taro Kitabayashi)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行已在3月底前完成了對美國國債的拋售,因此成功規避了特朗普關稅等政策引發的市場劇烈波動。據瞭解,農林中央金庫成立於1923年,是日本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主要服務於日本的農業、漁業和林業合作社,管理着3000億美元的資產。
截至去年12月底,該行累計拋售了價值12.8萬億日元的美國和歐洲政府債券。北林太郎補充道,目前沒有進行大規模主權債買賣的計劃。
目前,日本官方確認持有約1.27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爲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2023年7月,日本持有量達1.1125萬億美元,成爲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2025年1月減持至1.0988萬億美元,2月進一步降至10598億美元;2025年3月數據顯示,日本仍以1.07萬億美元穩居最大持有國。今年年初減持的原因:2025年初的減持與日元貶值壓力相關,日本央行通過拋售美債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匯率。
日本政府對於美債的階段性減持,靈活調整美債持倉維持服務於匯率穩定和國內貨幣政策,體現其外匯儲備的多元化策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