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眼”中的鉅子生物:市場優勢漸失,至今未拿到Ⅲ類醫療器械批文

藍鯨財經
04-22

出品|拾鹽士

鉅子生物旗下知名品牌可復美陷入一場成分“羅生門”。

日前,一條#可復美面膜檢出表皮生長因子成分#的微博熱搜以4.3億閱讀量引爆網絡,將重組膠原蛋白龍頭企業鉅子生物推向輿論風暴中心,事件的導火索源於陝西消費者秦女士的指控。

她向媒體反映稱,自己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後出現面部硬化、腫脹等“饅化臉”症狀,自費送檢顯示產品含567pg/ml表皮生長因子(EGF)。而這一被國家藥監局明令禁止的成分,與鉅子生物“未檢出違禁成分”的官方回應形成尖銳對立。

圖片來源:可復美官方

4月15日晚間,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發布公告稱,對可復美相關產品檢測結果未見異常。據協會介紹,ELISA 檢測方法可靠性依賴多種因素,全球尚無適用於化妝品中EGF 檢測的商用試劑盒。協會此前曾表示,不能僅基於單一ELISA 檢測方法判定結果,且報道未提供實驗細節和驗證數據。

作爲鉅子生物旗下知名品牌,可復美是其業績的重要支柱。2024年,可復美爲鉅子生物創收超過45億元,佔鉅子生物總營收的82%,存在過於依賴單一品牌的風險。在這場風波依然在持續發酵之下,如果可復美增速放緩或出現負面事件,則可能拖累公司整體業績。

可復美產品疑似檢出違禁成分EGF

多名消費者反映用後“過敏腫脹”

近日,大象新聞發佈一則女子使用可復美敷料導致臉部發硬腫脹,後經第三方機構檢測發現該產品中含有化妝品違禁成分“EGF”的報道,後續發現多款大牌均檢測出該成分。

據報道,西安秦女士在2023年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後,臉部皮膚出現發硬、腫脹的情況。在多次就診排除“過敏”、“買到假貨”、“肝腎問題”後,秦女士將同渠道購買的、近期使用過的同款可復美產品送檢,結果在四次測試中均查出EGF成分,其含量在567.3pg/ml-585.7pg/ml之間。

圖片來源:大象新聞

據查證,可復美的該款產品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中也並標明表皮生長因子成分。此外,該產品內還測出不在備案信息中的“吐溫-80”活性劑。

EGF究竟是什麼?根據某三甲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介紹,EGF主要以重組蛋白爲主,能夠促進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分化。對組織的修復、表皮的生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但EGF不能過度使用或不正當使用,否則可能會造成皮膚的增生,可能會產生肉芽腫,也就是通常說的“饅化”。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9年發佈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EGF不得作爲化妝品原料使用。其理由是:EGF在正常皮膚屏障下難以被吸收,且可能對皮膚屏障功能不全者引發潛在安全性問題,如過敏、增生等。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據大象新聞報道,秦女士向陝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報,並提交了第三方檢測報告。然而,監管部門抽檢的產品樣本中未發現EGF成分,並以“未發現違規添加”爲由不予立案。秦女士對此結果提出質疑,認爲抽檢樣本與消費者手中的產品不一致。2024年7月,“可復美”母公司鉅子生物以“侵犯名譽權”爲由將秦女士訴至法院,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

除秦女士以外,還有其他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映因使用“可復美”產品導致面部腫脹。2024年2月,大學生彤彤(化名)購買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肌御賦活修護精粹乳”後感覺面部變大,去醫院檢查被誤診爲過敏,服藥症狀並未緩解。之後彤彤用該產品做了過敏試驗,顯示她對產品並不過敏。

圖片來源:大象新聞

作爲大衆所熟知的“醫美級”護膚品牌,可復美並非首次陷入爭議。

拾鹽士關注到,在這場輿論風波爆發之前,在小紅書就有一定數量的消費者反映自己使用“可復美”的產品導致臉部過敏腫脹、爆痘、泛紅幹癢、長閉口等問題。由於“可復美”一直以來的良好口碑,這些問題似乎並沒有引起過度重視,相關帖子的熱度也不算太高。

圖片來源:小紅書

此外,在黑貓投訴上以“可復美”爲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投訴總量達到1290餘條,投訴內容涉及涉及產品質量、使用產品出現問題後店鋪不予解決、“醫字號包裝內出現血漬”等多方面問題。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更令人心驚的是,可復美並非孤例。大象新聞隨機送檢11 款主流護膚品,9 款檢出EGF,包括可復美、薇諾娜、SK-II、歐萊雅等知名品牌,含量從480.1pg/ml-0.2419pg/ml不等。此外,知名打假人王海團隊檢測22 款產品,全部檢出EGF,涉及可復美、可麗金、芙麗芳絲等11 個品牌,這些產品包括“可復美”、“可麗金”、“芙麗芳絲”等11個品牌,涵蓋了凍膜、敷料、次拋精華、眼霜、潔面乳等類別。

不過,由於目前“表皮生長因子”還未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針對EGF也沒有具有檢測資質的機構,因此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結論不能作爲法律依據。相關部門介入調查之後,只能去現場檢查具體投料記錄和實際生產使用情況,導致普通消費者維權即便擁有第三方檢測報告,維權也相當困難。

至今未拿到Ⅲ類醫療器械批文

鉅子生物業績增長背後市場優勢漸失

消費者第三方檢測與企業檢測結果的不一致,給可復美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信任度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也引發了部分網友對“械字號”產品的安全性質疑。

雖然鉅子生物緊急回應稱“雙重檢測未檢出EGF”,並配合監管部門完成89 批次檢查。但仍有消費者質疑其檢測方法(ELISA與 LC-MS/MS)存在爭議,且陝西省藥監局的抽樣檢測未覆蓋消費者使用的具體批次。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雖受理秦女士反訴,但因缺乏統一檢測標準,司法鑑定被迫中止。

有業內觀點認爲,可復美作爲鉅子生物旗下王牌產品,已連續四年增速下滑,疊加此次EGF風波,出過度依賴單一品類與營銷的風險需要警惕。

公開資料顯示,鉅子生物是全球重組膠原蛋白領域的領軍企業,於2022年在香港上市,成爲“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2024年,公司營收達55.39億元,淨利潤爲20.62億元,其中可復美品牌貢獻了約45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82%,達到45.25億元。

圖片來源:鉅子生物2024年財報

細看收入構成,鉅子生物的營收主要依賴可復美,旗下可麗金、欣苷等品牌業績與可復美相差甚遠。從2019到2024年,可復美貢獻的收入佔比由30.21%上漲到82%。而另一主要品牌可麗金的收入佔比則從50.1%下降至15.2%。

可復美營收佔比飆升的主要原因,便是其主推的重組膠原蛋白成分越來越受市場歡迎。近幾年,重組膠原蛋白取代玻尿酸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早已成爲醫美領域和消費者的“心頭好”。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正以年複合增長率44.93%的速度擴容,到2030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193.8億元。

在鉅子生物在官網上,“全球重組膠原蛋白領導者”的字眼赫然浮現,還自稱是“基於生物活性成分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行業先行者及領軍者。”據企業資料,鉅子生物目前擁有167項發明專利及專利申請,2024年度新增專利以及專利申請74項,還參與制定了有關重組膠原蛋白的行業標準。

藉着這一波“成分黨崛起”的東風,不僅讓鉅子生物也喫到了巨大的市場紅利,也讓其立住了高大上的“人設”,賺的盆滿鉢滿。

儘管2024年國內化妝品總銷售額下降1.1%,市場壓力加劇。但鉅子生物不僅營收同比增長57.2%、淨利潤增長42.4%。鉅子生物在2024年上半年的淨利潤達到9.83億元,超過同期老牌國貨“一哥”珀萊雅的7.02億元,也成爲目前國內市值最高的國貨美妝公司。

圖片來源:鉅子生物2024年財報

然而,在這場風波過後,鉅子生物的業績能否保持高速增長,還需畫個問號。

鉅子生物曾在24年中報中表示,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持續擴充產品類型,深耕線上和線下渠道、打造明星單品並加強營銷,使得產品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作爲一家生物科技企業,加碼研發推出新品顯然是保持業績持續增長、破局單一品牌以來的最優解。但也不難看出,鉅子生物卻呈現出輕研發、重營銷的傾向,將營銷和銷量畫上了等號。

根據鉅子生物2024年財報,其銷售以及經銷開支高達20.08億元,同比增長72.5%;研發成本爲1.06億元,同比增速達到42.1%;研發費用率僅爲1.9%,較2023年的研發費用率2.1%有所下降。對比來看,2023年錦波生物研發費用率則達到了10.89%,華熙生物爲7.35%、貝泰妮也達到了6.07%。

圖片來源:鉅子生物2024年財報

與此同時,雖然現階段可復美爲鉅子生物“吸金無數”,但其實企業毛利率已經有所下滑,由2023年的83.6%下滑至2024年的82.1%,而鉅子生物稱該部分主要用於銷售產品以及擴充產品品類。

從市場端來看,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力重組膠原蛋白賽道,行業競爭勢必愈發激烈,威脅鉅子生物的市場份額。

例如歐萊雅旗下品牌修麗可推出首個三類醫療器械類產品——“鉑研”膠原針;上美成立合資公司,進軍重組膠原蛋白賽道;創健醫療多款三類械產品預計2025-2026 年上市。

加之核心原料成本價格被打下來,未來成本還可能越來越低。2024年美琉生物對外表示,能將Ⅲ型重組膠原蛋白成本價格由8萬元/公斤降至1萬元/公斤,並且已完成天使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動重組蛋白賽道新產品的研發,加速更新迭代及拓寬銷售渠道等。

反觀風波中的鉅子生物,雖然“進軍醫美”口號喊了很多年,截至目前卻還沒拿到Ⅲ類醫療器械批文,也逐漸失去了先發優勢。

未來,市場留給鉅子生物的機會還有多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