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醫療板塊高開低走,中證醫療指數全天在水面附近盤整。主要拖累是此前活躍的醫械股,其中以愛博醫療最爲典型——跳空低開,20CM跌停。發生了什麼?
業績黑天鵝或是罪魁禍首。昨日,愛博醫療披露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約14.1億元,同比增加48.24%;歸母淨利潤約3.88億元,同比增加27.77%。但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15.07%;歸母淨利潤9255.81萬元,同比下降10.05%。
愛博醫療系一家眼科醫療器械製造商,產品涵蓋眼科手術治療、近視防控和視力保健三大領域。根據公司一季報信息,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受人工晶狀體國家集採政策陸續落地影響,手術價格及人工晶狀體出廠價雙降,另一方面,近視防控領域市場競爭激烈,角膜塑形鏡(OK鏡)出廠價也有下調。
實際上,財報中也有積極信號,例如,一季度愛博醫療海外市場拓展顯著,在歐洲和東南亞的影響力均有擴大;公司的隱形眼鏡業務板塊未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從股價表現來看,情緒短線佔據主導。
20CM跌停的情緒衝擊下,醫療器械整體降溫,權重股邁瑞醫療跌1.08%,惠泰醫療跌1.59%。不過得益於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大權重CXO龍頭股上漲支撐,中證醫療指數僅微跌0.01%,當日滬指跌0.1%。
圖:中證醫療指數4月23日成交額前十成份股
ETF方面,醫療ETF(512170)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頑強收平,全天成交7.34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儘管近期醫療行情震盪,但逆市增持的資金不在少數,截至4月22日,醫療ETF(512170)近5日累計淨流入3.73億元,近10日淨申購額超6億元。
究其緣由,分析指出,財報季,個股表現或受業績影響較大,短期需警惕個股風險。但從板塊機會來看,關稅政策對行業基本面影響有限,部分醫械企業或受益於國產替代加速;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加速,產業鏈(CXO)有望獲益;此外,生育支持和健康消費相關政策發力背景下,醫療服務也有望迎來修復。
公開資料顯示,醫療ETF(512170)是目前A股最具代表性的醫療主題ETF之一,最新規模超251億元,被動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聚焦“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兩大板塊,與AI醫療相關性較高,且覆蓋7只CXO龍頭股。場外可關注醫療ETF聯接基金(A類 162412 / C類 012323)。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醫藥醫療板塊調整時間較長,波動較大,短線反彈不預示未來表現。關注醫藥醫療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數據來源於滬深交易所、公開信息。
風險提示:醫療ETF(512170)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爲2004.12.31,發佈於2014.10.31。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爲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中證醫療指數2020年至2024年的分年度業績分別爲79.67%、-14.71%、-25.1%、-24.25%、-17.16%,標的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及其聯接基金的風險等級分別爲R3-中風險、R4-中高風險,分別適宜平衡型(C3)、積極型(C4)及以上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