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碰面!贛鋒、紫金兩大“掌門人”共議銅鋰資源,產業鏈未來何去何從?

市場資訊
04-21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張汀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全球經濟下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去全球化趨勢的背景下,銅和鋰這兩種新能源關鍵礦產資源的重要性被再次強調。近日,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出席了CLNB 2025新能源產業博覽會,並就新能源關鍵礦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上,陳景河表示銅與鋰是新能源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礦產資源。與此同時,李良彬強調礦企的可持續發展,致力於打造全產業鏈生態企業。且在清潔能源、資源循環等方面需綜合發力。

  銅鋰資源的全球佈局與挑戰

  銅與鋰是新能源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礦產資源,但其資源分佈並不均衡。在這種背景下,必須積極拓展全球佈局,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獲取資源,確保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才能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石。

  陳景河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獲取新能源礦產資源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民營企業和市場化企業,在全球拿到的資源較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國內新興產業的發展基礎。

  供需方面,陳景河指出,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礦產資源的消費量巨大,其消費量佔全球的40%~50%,且大宗商品50%以上依賴進口,新能源相關礦產資源的缺口更爲明顯。

  與此同時,陳景河認爲,中國的礦產資源儲量佔比、產量佔比、消費佔比是完全不對稱的。且全球最優質的資源都在西方企業手中,與西方企業相比,中企是這個市場的後來者,缺乏世界級超一流礦業企業,但我們正在迎頭趕上。

  “銅與電密切相關,在新能源產業、能源革命等領域應用廣泛,但全球可供的銅資源有限,新發現礦比較少,且開發成本大幅上升;鋰作爲新能源時代的關鍵元素,消費需求增長迅猛,但其產量若過大又容易產生過剩,導致價格波動劇烈”,陳景河稱。

  在全球經濟和環境壓力下,銅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面對資源分佈不均衡和市場供需矛盾,從事上游礦產資源開發的企業與下游企業應加強合作,拓展新能源產業的朋友圈,實現產業鏈的協同發展。目前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合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打造全產業鏈推動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經濟下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去全球化趨勢的背景下,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礦企的發展模式往往以資源的大量開採和消耗爲代價,忽視了環境、社會和經濟的長期平衡。

  隨着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礦企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商業模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對此,李良彬表示,贛鋒鋰業致力於打造全產業鏈生態企業,涵蓋從原材料開採到電池回收的完整產業鏈。

  “這種全產業鏈佈局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還減少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通過電池回收業務,贛鋒鋰業實現了鋰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了對原生資源的依賴,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這種閉環經濟模式不僅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爲企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李良彬進一步指出。

  技術創新是礦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贛鋒鋰業在滷水提鋰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傳統法、吸附法、萃取法和膜法等多種技術手段,不斷提高鋰資源的提取效率和質量。在阿根廷的項目中,通過技術改造,產能正在從2.5萬噸爬坡至3.5萬噸,並計劃進一步採用直接提鋰法提升生產效率。

  此外,李良彬透露,贛鋒鋰業還將重點加強新產品的開發工作,主要方向包括固態電解質和硫化鋰。目前,公司已具備硫化鋰量產能力,並計劃將年產能提升至百噸級別。目前主要用於內部生產,對外銷售量相對較少。

  “再一個就是固態電池的研發,目前在往低空經濟等方向滲透,已經做出了320~500Wh/kg的大容量電芯”,李良彬稱。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清潔能源的利用成爲礦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此,李良彬表示,贛鋒鋰業將積極推進光伏發電,逐步取代傳統的煤電和石油,以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並降低長期成本。同時推出了新的儲能系統,並加快全面電動化進程。目前,贛鋒鋰業所有的礦石運輸都採用電車,並在船舶和礦山設備中逐步推廣電動化技術。此外,公司將專注於優質項目,追求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並匹配加工端與資源端的需求,持續加強企業內控技術創新。

  在資源的循環利用方面,李良彬指出,電池回收現在行情不是特別好,也比較艱難。公司正改變思路與大型城市公交集團合作,建立回收網絡,推動電池回收的市場化。

  在鋰渣的利用方面,李良彬認爲,“不能採用填埋的方式。如果填埋,它就會被視爲一種廢物,而處理廢物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目前公司把鋰渣當作一種產品來對待。儘管現在仍有部分鋰渣暫時堆放在倉庫裏,但公司的目標是將其轉化葉蠟石或其他輔助添加料,並逐步推向市場進行銷售。”

  銅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在全球經濟和環境壓力下,礦企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商業模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未來,礦企應繼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推動可持續發展,爲全球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做出更大的貢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