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寧德時代發佈會重點發布的兩款即將量產產品第二代神行快充電池、第二代鈉離子電池,打開了快充石墨負極、硬碳負極等負極材料需求,同時,雙核架構助力更多新技術落地,其中自生成負極技術預計對石墨環節影響相對有限。負極材料及相關產業鏈有望充分受益。
事件:
2025年4月21日,寧德時代召開超級科技日,發佈第二代神行快充電池、第二代鈉離子電池、雙核架構等產品與技術。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產品一:二代神行電池峯值充電倍率12C,預計石墨負極與包覆材料受益。
根據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發佈會內容,其第二代神行電池是全球首款峯值12C的磷酸鐵鋰快充電池,能夠實現30秒補能75km,5分鐘補能520km,峯值充電功率1.3MW,二代神行電池完美適配兆瓦級充電樁,據發佈會內容,二代神行實現超充的關鍵是材料,其中包括了超晶石墨負極+表面亞微米級傳導顆粒,讓鋰離子的嵌入速度大幅提升,該行認爲負極材料是鋰電池實現超充的關鍵,石墨負極與包覆材料有望受益於快充產品的持續落地。
產品二:第二代鈉電產品“鈉新”定位低溫場景,硬碳負極有望放量。
根據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發佈會內容,其第二代鈉電產品在-40℃極寒時可保持90%以上的能量效率,能量密度高達175Wh/kg,爲行業量產最高水平,公司命名全新鈉電池品牌爲“鈉新”,可用於24V低壓蓄電池,重卡啓停電池帶電量4.5kWh,在-40℃極寒時一鍵啓動,發佈會預計2025年6月正式量產,首個合作客戶爲一汽解放,“鈉新”用於乘用車動力電池可實現混動續航>200km,純電續航>500km,-40℃極寒時30%-80%充電時長約爲37min,循環>10000次,“鈉新”動力電池預計2025年12月量產。該行認爲鈉電池的核心材料硬碳環節有望隨着鈉電池的量產節奏臨近而逐步放量。
產品三:驍遙雙核電池,自生成負極技術預計對現有負極體系影響有限。
根據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發佈會內容,其基於航空客機安全冗餘雙發架構設計了動力電池包的雙核架構,併發布了驍遙雙核電池,採用“電電”增程,主能量區日常使用,增程能量區可利用高比能自生成負極技術電池,自生成負極即金屬原子直接在集流體上沉積,可實現體積能量密度提升60%,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適配各種材料體系,鈉電池、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體積能量密度達到350/680-780/1000Wh/L。自生成負極主打高能量密度,其新技術落地與產業化正在推進,預計對石墨等負極材料產業的需求影響相對有限。
風險因素: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鈉電池、自生成負極等相關技術研發進展不及預期,技術路線變動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鈉電池產業鏈投產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