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曉敏
22日,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在親送外賣後,請外賣騎手們喫海底撈火鍋的視頻在網絡熱傳。其間,他談及對於外賣員的權益保障問題,希望外賣員退休後有份保險,這一話題引發社會熱議,將騎手的社會保障問題再度聚焦於鎂光燈下。
近段時間,京東提出的“外賣淨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退休金不低於5000元”等一系列承諾,讓行業和社會爲之矚目。在今年年初,京東等平臺率先爲外賣騎手“交社保”的舉措,也曾引發廣泛關注並獲得一致好評。這些舉措無疑是中國企業回饋社會的積極信號,人們樂見企業將社會責任融入商業模式,並帶動更多中小企業重視平臺經濟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問題。
長期以來,外賣騎手面臨着勞動強度高、工作時間長、安全保障不足等困境,其中,最突出的是缺乏社會保障。究其原因,既包括用工形式複雜、勞動關係模糊、平臺算法追求極致效率等管理因素,也包括現行勞動法適應性不足、保障體系薄弱等制度因素。但是,無論是城市的煙火日常還是經濟的繁榮發展,都越來越離不開包括外賣騎手、快遞員在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努力與貢獻。爲他們提供更全面、更紮實的社會保障,是平臺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穩定的應有之義。
保障勞動者權益,不是給企業加“包袱”。事實上,企業與職工本就是利益共同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受僱企業也不例外。一些企業的報酬與權益保障相對較好,員工服務的專業性、積極性就更高,無形中提升了服務口碑、增加了用戶黏性,最終助推企業實現增收。從這個意義上說,不斷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爲企業帶來的將會是更健康、更長久的發展動力。就此而言,需要更多企業主動承擔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用工規則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進一步強化勞動者權益保障,更需多方形成合力。今年1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積極探索,完善政策措施,不斷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就業形態是新的,權益保障也要更新。平臺如何考覈勞動者工作時間,如何督促勞動者落實休息辦法,等等,這些問題既需要各平臺企業從實踐中創新探索新舉措新辦法,也需要政府部門尊重規律、科學研究並及時出臺政策,讓“保障無憂”最終成爲所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標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