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領域的迭代大戰,以“京東VS美團”的形式爆出,這意味着電商平臺大佬們,對“即時零售”的關注度飆升,也代表着未來白酒業的新渠道之爭,或許會轉移到即時零售領域。
4月15日,美團正式推出獨立即時零售品牌 “美團閃購”,以 “閃購一下,30分鐘好貨到手”爲賣點。隨買隨送、即時消費、即時到達······這些模式,標誌着美團正式確立新的戰略,打通電商和線下網點、前置倉庫之間、以比拼“速度”爲核心的即時零售模式,正式成爲新的競爭點。
美團閃購,實際上早在2018年就已經上線,不過,與如今標榜的“即時零售”相比,早期的美團閃購業務範圍較小,即時送達的效率有所不及,最初的閃購以生鮮、日用百貨爲主。
如今,蛻變後的即時零售,則涵蓋了數碼家電、美妝個護等多元品類。
4月21日,京東發佈《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不點名評判某外賣平臺,以宣佈“所有超時20分鐘以上的外賣訂單全部免單”的優惠宣戰競爭平臺。
同時,京東老闆劉強東一身外賣員裝扮的視頻爆火於各個微信羣,代表着京東以基礎外賣網絡發力,與競爭對手比拼“即時零售”的最後一環。
“京美之戰”正式爆發,也代表着零售領域成爲電商平臺和外賣平臺的新戰場。
即時零售領域吸引兩大巨頭爆發激戰,也正說明,這一領域對於商業零售的價值所在。數據顯示,美團閃購的日單量如今已經突破1800萬單,業務覆蓋全國2800多個縣區市,合作商家超百萬家。
截至2024年末,美團閃購已和超5600家大型連鎖零售商、41萬本地小商戶以及超570家品牌商達成合作。
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美團創始人王興明確表示:即時零售或將佔據電商市場10%以上的份額。
2024年數據顯示,美團當年度實現營收3376億元,同比增長22%。
那麼,爲什麼“即時零售”會成爲電商關注的重點?爲什麼它會影響到千千萬萬的酒商和白酒品牌?
實際上,這關鍵在於“即時零售”的特性,即“速度”——能夠做到消費者即時消費,平臺方即時送達。
相比之下,傳統電商模式下,平臺在各地建立中心大型倉庫(或者使用第三方倉庫),消費者下單後,商品需要經過分揀、打包、幹線運輸、末端配送等多個環節,整個配送週期往往需要3天-7天,淘寶、京東等傳統上都是如此,不過,京東由於各地自建配送倉的密度較高,其配送效率更勝一籌。
以美團閃購爲代表的即時零售,則主打“消費者下單後,30分鐘送達”。
在模式上,即時零售通過後臺的信息與數據系統,打通平臺+前置倉+本地門店,再配合數以萬計的外賣員隊伍,可以形成消費者在即興需求之下的即興消費、即時送達。
譬如美團號稱,在全國3萬個美團閃電倉覆蓋,庫存同步至雲端,下單後,AI自動生成 “優先揀貨單”,揀貨效率提升60%。
這對於白酒這種具備“即興消費”特質的商品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在消費者飲酒興致消失前的即時送達,能夠有效提升白酒的消費率。
未來,無論是美團、京東還是其他平臺的即時零售,通過與酒類流通鏈條的打通,將會對白酒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在於渠道效率提升與消費場景拓展。通過依託前置倉模式和半小時達能力,“線上下單——即時配送”的模式,有效匹配消費者聚餐、即興消費等需求和場景,提升白酒消費率。
而“平臺+本地門店”的協作模式,使得傳統菸酒店除了上門消費、單位團購之外,還能通過數字網絡抓住一定範圍內的即興消費,提升了貨物週轉率。
其二,是給白酒業帶來新的增長預期。相關預測顯示,酒類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突破千億,其中,白酒業毫無疑問是主力。
對地域性白酒品牌而言,在線下鋪貨與線上即時零售平臺相關聯後,藉助於平臺的數字化推送體制,或會迎來新的機遇。
第三,會形成行業價格體系與渠道體系的重構。即時零售模式下,“平臺+本地店+前置倉” 的組合,會優化採購——消費環節,減少中間流程,優化供應鏈,節約流通成本,提高價格透明度,形成新的利潤分配機制,也由於廠家、店家、平臺的參與,驅逐假貨,形成更高的消費信任度。
通過即時零售,平臺不僅整合現有的優質線下門店,也會新建更爲高效的門店,形成網絡建設與數字技術相互支撐的關係,重構白酒行業的“人-貨-場”關係。
同時,在有效降低部分接入“即時零售”系統的白酒企業渠道成本的同時,會讓酒業朝着更爲分化的方向演進,形成新的競爭格局。
責任編輯:王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