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8日到4月17日,A股走出八連陽。
遺憾的是,八根陽線卻只撐起了5.93%的漲幅,日均0.74%的溫吞走勢,連4月7日關稅風暴砸出的跳空低開缺口都尚未填滿。
市場情緒在“救市乏力”的擔憂中逐漸冰封,不少人對股市失去熱情與信心。
終於,4月18日,上證指數微跌0.11%。
實際上,大家都低估了這次國家隊護盤的決心與力量!
這次救市,其實很不一樣!
“國家隊”於市場震盪之際聞名,多次出手穩定市場。
因此在關稅風暴席捲下,國家隊出手護盤,在很多人看來,可以說只是“符合市場預期”。
一方面,和以往一樣,國家隊護盤,肯定要“砸錢”,這次也是“出手闊綽”。
首先要知道,以匯金係爲代表的國家隊,2024年ETF持倉中,持有市值最大的ETF,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第二、三位分別是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
嘉實滬深300ETF和華夏上證50ETF,也是中央匯金持有市值超千億元的ETF。
而據Wind數據,自4月7日開始,以中央匯金爲代表的類“平準基金”入市。
截至4月15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資金淨流入達337.46億元,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資金淨流入均超過200億元,嘉實滬深300ETF資金淨流入超過160億元。
這些資金大規模流入的ETF,都是過往國家隊的重點持倉對象。
尤其是在最近幾天,尾盤資金護盤意圖非常明顯。
4月16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等主要寬基指數ETF出現顯著異動,盤中突然出現密集大單買入,推動價格直線拉昇。
17日臨近收盤時段,市場再現資金集中流入跡象。
易方達、嘉實、華夏及華泰柏瑞旗下的滬深300ETF同步放量,四隻產品最終均以紅盤報收,總成交金額突破230億元。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當日交投活躍度尤爲突出,全天83.73億元的總成交中,僅最後半小時就貢獻了59.15億元,且盤中創4月7日以來新高。
乃至到18日(週五),巨量買單依然不止!
尾盤資金顯著放量,對市場託舉意味濃厚!
另一方面,和以往一樣,本次護盤也是以滬深300爲主。
在匯金系的持倉行業中,銀行、非銀金融始終是大頭。
尤其是銀行股,因爲經營狀況較爲穩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是“國家隊”的長期壓艙石。
本次國家隊大買的ETF中,以滬深300ETF爲主。
24只滬深300ETF整體資金淨流入超過1000億元,推動總規模重回萬億元之上。
而滬深300指數的第一、第二大行業,正是銀行(13.48%)和非銀金融(10.72%)。
一如既往地砸錢,一如既往地大買滬深300ETF,就像不斷重複播放的老電影,似乎都太“符合預期”了。
所以儘管國家隊不斷出手買買買,卻並不怎麼能讓市場持續振奮,對提振市場信心總差那麼點意思。
但如果把鏡頭拉進,就能看到那些被忽略的重要“分鏡”,才能讀懂這次國家隊的護盤。
首先,很多人沒注意到,這次國家隊護盤反應速度非常快!
以往護盤,大多是次日、甚至是多日後才進行干預。
而這一次,直接在風暴當天就砸錢增持、公告!
4月7日(週一),清明假期後、關稅風暴開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央匯金率先在盤中發佈公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ETF, 未來將繼續增持。
4月7日、8日,股票型 ETF資金淨流入額迅速上升,分別淨流入657億元和1010億元。
看這個圖就非常明顯了。
在當日暴跌的電光火石間,盤中閃電公告、秒級增持的舉動,傳遞的不止是穩市決心,更亮明一個事實——
針對關稅風暴的衝擊,頂層預案早已置頂桌面,千億資金早已壓滿槍膛!
他們敢動,我們便即刻發箭。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早有備、早有謀、早有恃的戰略亮劍!
其次,本次增持其實並非“老路重演”,雖仍以滬深300爲代表的價值藍籌築牢底盤,但科技成長先鋒也已強勢入局。
與2024年匯金增持的明顯區別是,除傳統偏價值風格的滬深300ETF、上證 50ETF“一如既往”得到增持外,偏科技成長風格的中證1000ETF也備受青睞,佔前10比重達到19%的高位。
這種突破傳統的配置,形成了“大盤+中小盤”的立體護盤模式。
既考慮了市場流動性,通過中小盤ETF穩定成長股情緒,避免出現“只救大盤不救個股”的情況。
更是釋放出明確信號——要守的不止是指數點位,更是對中國科技的信心與維護!
畢竟關稅風暴的目標——圍堵中國科技,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以上這些,單從交易層面,便已顯露出本次護盤的破局之勢。
所以,我們不能再用老眼光衡量,國家隊這次要守的,並不是侷限於3000點、3300點的數字防線,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中國經濟的韌性!
經濟韌性強,外部強力衝擊下,股市才迎風不倒。
所以,我們不必搖擺不定,不必悲觀。
但也要注意,在當下,哪怕拋開關稅風暴的外部原因,也有內部的一些利空因素擾動市場。
比如政策真空期,以及財報季對上市公司盈利的擔憂。
而近段時間市場的大跌,或許也是藉着關稅風暴,對未來的各種利空預期的“一次性計提減值”。
若後續內部風險釋放,或許能減輕屆時的市場衝擊,但並非完全釋放。
我們堅信託底的力量,大的方向跟着國家隊;
但子彈,得慢慢打,耐心等待內外風險的有序出清,等待政策與信心的同頻共振!(米筐投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