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早盤金價突然暴漲超70美元,亞盤買盤火力全開。未來數日,支撐測試與亞盤反應,將決定黃金能否重拾攻勢,還是轉入長期盤整。
週四早盤,現貨黃金大幅反彈,截至發稿,日內上漲超70美元,突破3360美元/盎司,漲幅超2%。金價大幅波動成常態,亞盤買盤強勁。此前週三現貨黃金延續跌勢,跌破了週二低點後再次下跌,創下四日低點3260美元。
盛寶銀行商品戰略主管Ole Hansen最新撰文分析黃金前景,內容如下:
本週,現貨黃金一度飆升至3500美元的歷史新高,年初至今的漲幅達到33%,令人印象深刻。
這種快速上升的勢頭意味着黃金已經達到了我們最近上調的價格預期,遠遠早於預期時間,但這也越來越讓人懷疑金價是否有能力在不經歷另一段盤整期的情況下繼續走高。
黃金的飛速上漲凸顯了大宗商品領域的大趨勢,即繼續受到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發展的嚴重影響,尤其是愈演愈烈的貿易戰。人們對其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上升風險的擔憂與日俱增。
此外,美元走弱、多家央行的去美元化以及對美國財政債務狀況的擔憂也是黃金長達一年之久的漲勢背後的關鍵因素。
不幸的是,最近的市場動盪發生在復活節期間,當時多個國家和交易中心關閉,導致流動性溢價,迫使市場對新聞流做出超出正常的反應,其中包括對美聯儲再次施加的政治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挑戰美聯儲的獨立性,公開敦促美聯儲降息,此舉令金融市場譁然。股市進一步下滑,美元跌至三年來的最低點。
然而,由於市場對這次攻擊的反應非常消極,最終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特朗普做出了180度的轉變,表示無意解僱鮑威爾——這一立場也給了總統一個機會,將鮑威爾定位爲美國經濟即將放緩的替罪羊。
再加上對中國關稅立場的軟化以及和平解決俄烏戰爭的希望重燃,爲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從而幫助股市大幅走高,而美元則收復了一些失地。從市場擔憂中獲益良多的黃金走勢卻與之相反,由於擔心錯失良機和動量交易退出市場,黃金在短時間內下跌了5%。
從技術角度看,3500美元附近的頂部井噴和急劇反轉在短期內增加了更深調整的風險。
不過,以斐波那契水平爲指導,金價迄今已成功在3292美元(0.382回撤位)找到支撐,目前這預示着強勁上升趨勢中的微弱修正。
如果出現更深層次的調整,交易者可能會關注3228美元和位於3164美元的重要支撐位,如果跌破,則可能是重返3000美元區域的信號。
在過去的20年裏,當黃金相對於其200天移動均線大幅拉伸(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時,通常會隨之出現修正。
黃金現貨價格大幅飆升至3500美元時,比200天移動均線高出20%以上。如果歷史規律成立,黃金現在可能會進入一個長期的盤整階段,以便移動均線能夠跟上。
儘管如此,央行需求——2022年以來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不太可能對類似的技術信號做出反應,從而可能防止過去的行爲重演。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關注亞洲交易商和投資者的反應將非常重要——近幾個月來,亞洲一直是主要的需求來源。
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COMEX黃金期貨在不同交易時段表現出明顯反差:
在“pit時段”(美東時間08:20到13:30,也就是紐約白天)下跌了5.9%;
而在“非pit時段”(包括亞洲和歐洲早上的交易時段)上漲了14.7%。
也就是說,紐約時段黃金被賣得狠,但亞洲和歐洲時段反而被大幅買入,兩個時段走勢完全相反。這可能說明:
不同地區的投資者對黃金的看法差異很大;
或者有資金在“低賣高買”之間進行操作。
雖然黃金的短期前景已變得更具挑戰性——尤其是如果美國總統採取不那麼激進的基調,但在我們等待關稅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影響更加明朗的時候,市場可能會恢復一些緊張的平靜。
我們繼續維持對黃金的長期看好。然而,在達到3500美元的目標後,進一步上行可能需要經濟或政治條件的惡化。
首先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預期。市場參與者密切關注美聯儲設定的利率預期,因爲它們嚴重影響黃金的吸引力。
目前,期貨市場認爲年底前降息75-100個基點的可能性很大,這表明貨幣政策將更加寬鬆。較低的利率降低了持有黃金(不支付利息)的機會成本,從而支撐了黃金的價格。
其次,通過期貨和ETF對“紙”黃金的投資需求。對黃金支持的金融產品的需求取決於技術市場因素,如價格勢頭和宏觀經濟指標。
此外,ETF投資者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持有黃金等非收益資產的成本,融資成本降低的前景和經濟衰退的擔憂都會刺激需求。
目前已知的黃金ETF的持有量爲2773噸,比去年5月增加了269噸,但仍遠低於2020年3453噸的歷史峯值。
第三,美國通脹預期上升。投資者經常將黃金作爲對沖通脹的工具。最近,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上的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減去通脹預期)不斷下降,這表明人們對未來通脹的擔憂與日俱增。
隨着通脹預期的上升,固定收益資產的實際回報率會下降,從而增加黃金的相對吸引力。
第四,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球不穩定性往往會將投資者推向黃金等避險資產。
近期國防股與黃金之間的相關性表明,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如衝突、戰爭或外交緊張,投資者會尋求黃金的安全性,從而支撐黃金價格。此外,當前的貿易戰增加了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同時也提升了地緣政治的溫度。
第五,各國央行持續關注減少對美元依賴帶來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央行正在將其儲備從美元多樣化,通常轉向黃金作爲中性儲備資產。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一直引領着這一趨勢。
在截至2024年的過去三年中,各國央行每年都會購買1000多噸黃金,這一過程在2025年及以後似乎還會繼續,從而在市場供應減少的同時支撐市場。
第六,強勁的亞洲需求。亞洲需求強勁,尤其是中國投資者的需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