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天津發布
10年前的今天,渤海之濱埋下一顆“種子”,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春風裏紮根生長。
10年一瞬,卻是滄海桑田。
如今的天津自貿試驗區聚集各類市場主體近9萬戶,以天津1%的土地,貢獻了全市26%的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8%的進出口額、43%的實際使用外資額和16%的稅收收入。人們驚歎於它的蓬勃生命力、銳意創新的精神和敢爲人先的勇氣。
凝望歷史與未來,今天,再次站在開放最前沿的天津自貿試驗區,正以創新之鑰開啓新的發展之門。
01
呼喚更大膽的探索
10年前,東疆的飛機租賃數量超過了400架,越來越多的國內融資租賃企業渴望站上世界舞臺,參與這一“新賽道”的競爭。
10年前,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在飛機維修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企業負責人想,如果能多接一些境外的訂單,公司的業務一定能做得更大。
10年前,濱海新區已彙集衆多跨國企業和貿易型公司,讓跨境資金流動更加便利成爲許多企業的訴求。
更大膽的探索被市場呼喚。
2015年4月21日,隨着3個片區的掛牌,天津自貿試驗區正式成爲全國第二批、北方首個自貿試驗區。
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平行進口汽車、“金改30條”、自由貿易賬戶……一個個嶄新的詞彙從文件中走到人們身邊。立足“努力成爲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的戰略定位,天津自貿試驗區開啓了創新探索之旅。
見證並參與天津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和發展,天津市商務局自貿處處長於新榮對“白手起家”的過程感觸頗深:“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使命。但創新是很艱難的,每走一步都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都要摸着石頭過河。”
全國首推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外債便利化試點、跨關區聯動監管等數十項創新政策,今天,天津自貿試驗區的融資租賃總規模已超過2.3萬億元,累計完成2300餘架飛機的租賃業務,東疆片區成爲繼愛爾蘭之後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租賃物拓展至船舶、海工平臺、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
全國率先開展綜保區外保稅維修,紮根自貿試驗區的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成爲“嚐鮮”企業之一,訂單量迎來大幅增長。產業鏈加速聚集,2024年,天津保稅維修進出口貨值達232.6億元,同比增長101.8%。
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的本外幣合一、賬戶內資金可兌換、匯劃手續便利、可用離岸市場匯價等優勢,推動了貿易便利化和境內外金融要素的高效配置。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FT賬戶業務規模超過1.1萬億元。
利用離岸貿易“天津模式”,總部位於意大利的高利爾(天津)包裝有限公司成功解決跨境結算難題,新型離岸貿易業務爲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天津自貿試驗區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從融資租賃到商業保理,從平行進口汽車到網絡貨運,在這片創新沃土的滋養下,一批特色產業發展成爲天津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
02
創新“良種”不斷播撒
作爲制度創新“試驗田”,自貿試驗區是一方苗圃,而不是一個盆景。通過複製推廣、協同聯動,在自貿試驗區誕生的創新實踐,正在更大範圍發揮着引領示範作用。
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在濱海高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設立了聯動創新區,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隨着河北、北京自貿試驗區相繼掛牌,三地建立起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機制,已累計發佈46個協同創新實踐案例。
“以前辦理船舶跨區域的轉籍手續,需要跑原登記地和新登記地,耗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現在,我們把船舶從河北曹妃甸轉籍到天津東疆,兩地的海事部門窗口都能受理申請,一站式辦理,在這個過程中,船舶還可以不停航,不影響運營。”受益於津冀自貿試驗區海事政務服務跨域互通辦理的便利舉措,天津東方國際海運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黃立豔僅用3個工作日,就領到了新的船舶證書。
自設立之初,天津自貿試驗區就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爲重要任務。天津海關聯合天津港集團實施的“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模式應用於京津冀進出口集裝箱貨物,進口提箱時間由原先的一到兩天壓縮至最短1.5小時,出口貨物集港預期時間由5天壓縮至兩天。三地自貿試驗區陸續推出230項“同事同標”事項,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稅務綜合一窗”等一批來自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果在京冀落地開花。
“鋼鐵駝隊”行駛在亞歐大陸,巨輪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利用“一帶一路”海陸交匯點的地理優勢,天津自貿試驗區還爲中歐班列和航運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助力,“保稅專列+中歐班列”“國內採購+保稅供船”等創新模式陸續實施,互聯互通水平再上新臺階。
掛牌10年來,天津自貿試驗區累計實施686項制度創新舉措,49項改革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濱海新區副區長梁益銘表示,天津自貿試驗區始終秉持“爲國家試製度,爲地方謀發展”的使命,加強創新政策複製推廣,促進自貿政策“外溢”,在更廣領域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未來,天津自貿試驗區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切實當好制度創新的提供者、集成者、複製推廣者,爲天津高質量發展貢獻自貿智慧和自貿方案。”他說。
03
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東方潮湧,驚濤拍岸。隨着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自貿試驗區也肩負起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
2023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提出在天津等具備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天津自貿試驗區乘勢而上,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
完成全國首單標註特殊詞語標籤的葡萄酒進口業務;
獲批開展重點行業再製造品進口試點,率先制定重點行業再製造產品進口清單;
天津自貿試驗區企業至像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電磁兼容(EMC)採用自我聲明評價方式的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證書,認證檢測成本顯著下降;
在全國率先發布自貿試驗區企業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規範和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天津自貿試驗區貢獻出數據跨境流動“雙首個”政策創新,填補了相關領域的制度空白。
……
除此之外,“空運快運貨物6小時內放行”“原產地證書微小差錯不影響關稅待遇”等措施常態化實施,天津自貿試驗區已完成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試點任務,正加快構建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相適應的投資貿易管理體系,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率先與國際接軌。
年均實際利用外資金額超20億美元,年均進出口額達2000億元以上……走過10載的天津自貿試驗區瞄準了更廣領域、更深層次。2024年7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建成高水平開放引領區、制度創新先行區、特色產業集聚區等目標,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自由貿易園區。
繼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天津自貿試驗區正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爲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我們將實施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推動天津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制度創新走深走實,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善作善成。”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孫劍楠說。
走向下一個春天,路在腳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