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墨騰創投
在茶姬在美國上市之際,曾經被瑞幸咖啡當成頭號競爭對手的庫迪似乎勢能出現了問題。國內的情況可能我們不是很熟悉,至少在出海這條賽道上,瑞幸和茶姬通過不同的方式都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以外的東南亞落子的同時,也把卯勁放在了美國市場。
2023年底,當庫迪在新加坡開出了第一家店時,墨騰曾經做了一個投票,看看大家對庫迪在新加坡前景的看法。當時,投“看好”的朋友佔比並不大。
庫迪在新加坡的第一家店,正好開在了市中心一家地下商場 - City Link 城聯廣場的flash coffee的“遺址”上。Flash Coffee是當年由Rocket Internet投資、前Foodpanda CMO等一衆德國人創立的在東南亞加港臺地區複製瑞幸的連鎖咖啡品牌 - 目前已經一蹶不振。
去年宣佈退出新加坡(和其他大部分)市場後,Flash Coffee號稱把中心放到了印尼 - 並且任命因爲薛定諤女友把Foodpanda和Grab在談併購的消息放到Instagram而被解職的前Foodpanda亞太區CEO Jakob Angele擔任主席。
Jakob曾今在Foodpanda呆了十二年,以控制狂(micro management)著稱。他在位的時候也見證了東南亞外賣市場從無到有、Foodpanda一開始佔據優勢的市場一步步被Grab蠶食、以及和韓國最大的外賣平臺Baemin合併後把空降來新加坡的韓國管理層鬥出去等歷史。
扯遠了,說回庫迪 - 當時庫迪剛在新加坡開幕的時候,我們是這樣的判斷和預期的:
很顯然,和正規軍作戰、自營和肯砸錢的瑞幸相比 - 庫迪在新加坡後來完全沒有章法的打法應該和我們當年的預期很不一樣。
一位本地餐飲連鎖的元老曾經和我們說 - 看這個選人、選址和重心放在積極發展加盟商等,庫迪應該沒打算在新加坡認真做。當時我們還和他說 - 那要割韭菜的話也得先把版型打好啊,他加了一句:沒戲的,新加坡的加盟商也都不傻,如果瑞幸要開放加盟的話會擠破頭的。
不出所料,City Link的第一家門店雖然也學習了瑞幸在新加坡的下載app就可以不到一塊錢新幣買一杯咖啡(星巴克要6-8塊),但一直冷冷清清。開業不久就放棄了只能線上下單,也開始接受現金和直接轉賬了。
開業第一週的“盛況”
而最近,這家門店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在裝修的“一點點”。 話說回來,Lazada總部樓下那家一點點生意真是好 - 即使在新加坡奶茶行業競爭這麼激烈的情況下。
不只是City Link,庫迪在新加坡市中心的另外兩家門店:小印度Tekka Place和政府大廈的兩家門店也已經永久關閉了:
庫迪在新加坡還有三家門店還在運營。
對於City Link、小印度和政府大廈的這三家店選址,當時墨騰在新加坡做連鎖餐飲零售的朋友們都覺得很奇怪 - 都沒有什麼人流,而且小印度那家門口還在修路,沒個幾年還修不好;City Link的那家旁邊的星巴克幾乎是新加坡最安靜的星巴克,工作日的午飯後也幾乎從來沒有滿座過。
看到星巴克鏡子反光的工地沒
當時,大家的猜測要麼是庫迪在新加坡不會做(但是這個不太可能,蜜雪、瑞幸、印尼來的Fore和Kenangan、甚至奈雪和喜茶選址都不會這麼糟糕) ,要麼是沒打算認真做,要麼真的是沒錢。不過也有一位國內品牌的代理說有可能是想拿優質的商場裏好的地段房東不讓他拿。
與此同時,瑞幸繼續在市場不大的新加坡開疆拓土。上個月還發了一個公關說以開店總數達到60家來慶祝在新加坡開業兩週年。
而通過直營回到新加坡的霸王茶姬也藉着國內的品牌勢能和全方位的打法,很快已經在新加坡的主流商圈開出了十多家店。
有人說過,霸王茶姬是最像瑞幸的奶茶品牌 - 這是從數字化運營和核心產品的維度。畢竟,最終最主流的用戶喝的不是美式或者純茶,而是帶着咖啡因和糖奶的外圍飲料。
兩家現在應該都是鉚足了勁要做美國市場。尤其是瑞幸,沒有了庫迪的威脅後,應該可以不用急,用充足的時間來準備。
責任編輯:尉旖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