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黃金多倉仍然在不斷創新高,高盛最新的預期也將年底金價上看到3700美元/盎司。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察是,這一輪黃金的上漲幾乎完全由亞洲區域推升,這一點和我們此前的判斷完全一致...
西方黃金ETF的資金流入自4月8日恢復——在我們的估算中,僅貢獻了本輪漲幅中的約1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價格走勢顯示本輪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來自東方,漲勢集中發生在亞洲交易時段。
此前,我們在星球提出了這樣一個判斷:過去幾個月的金價走勢明顯更接近上海主導的路徑...而現在,高盛、花旗和一衆外資投行的數據監測都在證實我們的判斷...
本週星球的週末回顧裏也提到了這件事:
圖:我們所有的宏觀分析由且僅由是否能真實盈利爲唯一判斷!
儘管初期買盤看似以散戶爲主,可能包括險資在回調期間“逢低買入”,這一點也反映在上金所溢價的短暫飆升中,但在金價上漲過程中,散戶資金的流入有所減弱。
圖:本週末發在星球的WeeklyWrap,全文共10頁
談到了宏觀交易如何落地,以及一些有意思的研究方法
真正驅動金價上行的主力來自東方。盤中交易結構清晰顯示,主要漲幅集中於亞洲交易時段。
初期買盤部分來自散戶,可能包括保險資金在回調中“買跌”,這一點可從上海黃金交易所(SGE)溢價短暫飆升中看出。然而,隨着金價持續反彈,散戶買盤明顯趨於理性和平緩。
關鍵的價格跳升發生在4月9日、10日和16日,均爲典型的“亞洲時段+垂直拉昇”行情,而SGE溢價並未同步變化。
這種盤面結構,與亞洲官方機構通過倫敦OTC市場直接進行裁量性買入的交易邏輯高度吻合——這類操作不會影響SGE溢價,但卻能在早盤時段顯著推高金價。
這意味着主導本輪行情的資金,並非來自受限於SGE市場機制的本地散戶或金融機構,而更可能是亞洲官方部門(如央行、主權財富基金)通過倫敦場外市場大規模建倉,其交易行爲非市場化、集中度高、影響力大,且不易被傳統持倉指標捕捉到。
這一模式的反覆出現,正在強化一個結構性判斷:黃金的漲勢越來越多地由官方資本驅動。
需要理解的是,中國所有非官方部門的黃金買盤——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珠寶零售商及其他散戶——均需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SGE)進行,因此交易行爲會體現在SGE溢價中。
而像人行這類官方機構,則繞過SGE,直接在倫敦OTC市場交易。如果亞洲時段出現劇烈的金價拉昇,卻沒有伴隨SGE溢價同步上行,就說明這些買盤很可能來自SGE體系外、對溢價沒有影響力的官方賬戶。
而這恰恰是與此前幾輪週期性行情不同的地方。黃金,不只是避險工具,更正在被重塑爲跨週期的戰略資產。
Notes250417 如何徹底走出通縮:貨幣錨與資產價格重構信號,漫談本輪中債與人民幣計價黃金,人行運作的真實主線與黃金上漲的另一種可能(含預測目標價)全文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事實是,人民幣計價黃金纔是這一輪通縮出清的關鍵定價錨。真正的關鍵不在匯市,而在金市。全文星球內自取,寫到了我們按照上海金定價的預期目標這週末星球也以我們一季度的交易聊到了宏觀交易如何真正落地的問題..一季度我們成功在最高點做空美股,在黃金突破關鍵點入場喫到全程漲幅,成功做了美元瑞郎、美元日元兩組貨幣對...也成功完成了兩輪衝擊底部對印度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