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央行行長阿卜杜勒:如何穿越全球經濟動盪期

新浪科技
04-24

專題:聚焦2025年IMF和世行春季年會

  新浪財經北美站 康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BG)2025年春季年會於4月21日至4月26日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兩機構總部舉辦。新浪財經作爲官方媒體合作伙伴到會報道。

  在2025年春季IMF/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馬來西亞中央銀行行長阿卜杜勒·拉希德·加富爾(Abdul Rasheed Ghaffour)系統闡述了馬來西亞如何在全球宏觀動盪中實現價格穩定、守住貨幣政策獨立性,並推動東盟區域金融合作。

  阿卜杜勒指出,馬來西亞之所以能在全球多數經濟體面臨高通脹的背景下保持物價穩定,源於三方面因素:一是長期通脹基數較低;二是工資談判壓力相對溫和;三是疫情期間的財政刺激保持克制,有效避免了需求過熱。“我們並沒有追求高強度刺激,而是更強調長期穩健。”

  在應對疫情後的通脹波動時,央行並未立即加息,而是觀察通脹是由供給端還是需求端驅動。當價格壓力開始從供給衝擊轉向需求推動時,馬來西亞央行便開始漸進式地正常化利率政策。他表示:“我們採取小幅、逐步、基於數據的加息方式,既避免了過度緊縮,也維持了市場信心。”

  時逢美聯儲遭遇政治壓力,問及如何看待央行獨立性,阿卜杜勒表示,馬來西亞央行始終堅持讓價格穩定爲首要目標,並保持靈活性與時效性,不受短期政治壓力影響。

  針對當前愈發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與全球貿易碎片化趨勢,阿卜杜勒指出,馬來西亞作爲開放型經濟體,確實面臨不確定性衝擊,“我們此前的增長預期已經相對保守,但即便如此,最近的貿易摩擦加劇程度仍超出預期。”

  儘管外部挑戰增加,他強調馬來西亞當前仍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去年的經濟增速主要由國內消費推動;勞動參與率上升;高質量外國投資持續湧入,特別是與國家產業政策配套的製造業項目;第三季度出口增長超過全球平均。“這不是臨時反應,而是過去幾年國內需求結構性轉型的成果。”

  他強調,馬來西亞的貿易結構多元化程度高,爲外部衝擊提供了緩衝。

  在東盟層面,阿卜杜勒表示,成員國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已就當前形勢展開密切磋商,形成共識,即區域國家應加快在基礎設施、支付系統和跨境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合作進程。他重點提到,未來將向多邊擴展,繼續擴大東盟成員國之間的支付結算。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