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宣佈大幅提高價格以抵消飆升的商品成本後,歐洲股市的兩大超級藍籌公司——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 Plc)以及雀巢公司(Nestle SA)第一季度銷售額均超出市場預期。這兩家消費領域主導者在新冠疫情期間因通脹而失去部分市場份額,如今這兩大消費巨頭警告稱,隨着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的全球貿易戰升級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再度飆升,全球消費者們將不得不承擔一大部分成本。
“我們正儘可能多地進行提價以覆蓋愈發高昂的成本,同時留意在競爭激烈環境中消費者的反應,”雀巢首席執行官洛朗·弗賴謝(Laurent Freixe)在與分析師們的業績電話會上表示。“消費者信心疲軟是顯而易見的,這不僅出現在美國市場,而是全球普遍情況。”
過去一年,咖啡、可可等商品價格的飆升衝擊了雀巢以及食品飲料同行,迫使它們要麼漲價,要麼接受利潤被壓縮。在某些市場,價格漲幅達到兩位數。當提價過度時,消費者們可能會轉向更便宜的無品牌替代品——新冠疫情之後這兩家消費巨頭已對此深有體會。
在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導面向全球的關稅戰役威脅進一步抑制了全球消費者需求,並加劇了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情緒。
來自TD Cowen的分析師羅伯特·莫斯科(Robert Moskow)指出,雀巢等大型食品公司如今必須謹慎行事:它們曾經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幅漲價,大幅削弱了品牌多年以來的穩固地位,令消費者們質疑其性價比。
兩家消費巨頭目前都表示將有選擇性地提價,並且兩家公司重申了對銷售額增速改善的展望。雀巢——2024年銷售增速降至數十年來最低水平——並且稱在部分市場對Nespresso系列咖啡產品和KitKat巧克力等產品實行兩位數提價“僅造成有限的客戶流失”。
弗賴謝在業績會議中表示,在雀巢所聚焦的發達市場,大多數需要大幅上漲的價格談判通常發生在年初,因此該公司預計今年的大部分大規模的漲價階段已基本結束。
花旗分析師塞德里克·貝納爾(Cedric Besnard)在最新的報告中寫道,儘管目前缺少“新的負面利空因素”令雀巢稍感寬慰,但其業績“並未解答投資者們對於旗下的消費產品組合或銷量復甦路徑的長期疑問情緒”。
在美國股市,聚焦於消費端的多數零售股票自4月以來大幅跑輸標普500指數,並且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史上罕見的“股債匯三殺”,主要邏輯在於全球資金對於美元資產的持有信心因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巨大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之多數投資者押注特朗普激進關稅政策帶來的通脹捲土重來趨勢,可能令近年來因通脹持續高企而錢包捉襟見肘的美國消費者們愈發削減支出。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4月統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創下自2022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消費者們對一年後的通脹預期達到了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紐約聯儲此前公佈的3月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消費者們對未來財務狀況的信心進一步惡化,認爲自己家庭在一年後的財務狀況將會更糟的受訪者比例上升至30.0%,爲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受訪者們認爲未來12個月內自己可能失業的概率上升了1.6個百分點至15.7%,創下自2024年3月以來的新高。
雀巢與聯合利華等消費巨頭在新興市場普遍遭遇重大挑戰
對聯合利華等歐美消費巨頭而言,在北美等發達市場,提價與銷量增長更爲平衡,銷量在第一季度意外躍升4%。然而,佔該消費巨頭整體營收近60%、並被公司多年來視作業績增長引擎的新興市場業務表現意外疲軟,營收增長主要依靠提價手段實現而不是依靠銷量提振手段。
拉丁美洲的消費趨勢尤爲疲軟,該地區的普遍高利率與高通脹壓制了消費者需求,導致零售商們在各拉美市場積極去庫存。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費爾南多·費爾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表示,墨西哥和阿根廷的銷量增速已轉負數。費爾南德斯於今年3月接替被罷免的海茵·舒馬赫(Hein Schumacher)出任CEO。
聯合利華在中國等亞洲新興市場的銷售額也出現兩位數級別的下滑數據,在印度尼西亞的業務依舊疲弱,當地競爭激烈且西方品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抵制。
“我們非常清楚消費者們所面臨的持續壓力,”費爾南德斯在業績會議上表示,並補充稱該公司還可以通過縮小包裝規格等方式進行應對。“提價始終是保護利潤率的最後手段。”不過,他表示,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仍然上漲,尤其影響到新興市場的個人護理和冰淇淋業務。
兩家公司均重申在提價趨勢下銷售額增速改善的前景。聯合利華預計其基礎的營業利潤率將較2024年18.4%的水平實現小幅提升。
雀巢和聯合利華股價在歐洲股市的早盤交易中一度下跌,隨後收復部分失地。
“這兩份消費巨頭財報最大的共同點是——漲價必然再次來臨。”Quilter Cheviot 研究主管克里斯·貝克特(Chris Beckett)表示,“儘管去年所有人都在談論通脹回落以及銷量與價格之間的平衡改善。”“在面對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之下,全球消費者的憂慮我們確實能夠理解。”他補充表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