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熊小睿 徐一帥 北京報道
上週,在奢侈品消費理性化趨勢與產業轉型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奢侈品與時尚產業於跨界創新、戰略調整、可持續轉型及市場格局四方面密集釋放信號,反映行業變革動向。
在跨界創新方面,法拉利宣佈首次進軍帆船領域,由航海名將Giovanni Soldini主導打造技術反哺體系;與此同時,雅詩蘭黛首設首席技術數據官,任命數字化轉型專家Brian Franz重構數字化生態。
戰略調整方面,開雲集團以凍結招聘等舉措應對行業寒冬;阿迪達斯則憑藉復古鞋熱潮實現營業利潤同比飆升82%,卻對全年預期保持謹慎;Nike將戰略決策權收歸核心高管層,借14年老將Jennifer Hartley破局需求疲軟,同時BasicNet少帥組合接棒加速年輕化轉型;愛馬仕逆勢擴產法國本土工坊,以鞏固100%法國製造的奢侈品定位。
可持續轉型方面,安踏以行業首份獨立鑑證ESG報告領跑,34款碳足跡產品與雙A評級構築技術壁壘,未來將持續把ESG深度融入經營,爲行業提供可複製的綠色轉型解決方案。
市場格局層面,珀萊雅以本土美妝首個百億元營收打破天花板,全球藝術市場卻因高端交易疲軟銷售額下滑12%,行業將復甦希望投向中國年輕一代的文化消費潛力。另外,繼愛馬仕宣佈在美國漲價後,百年靈也宣佈在中國漲價。
1.雅詩蘭黛首設技術數據統帥崗
美國美妝巨頭 Estée Lauder Companies(雅詩蘭黛公司)宣佈,任命技術轉型專家Brian Franz爲首席技術、數據與分析官,自2025年4月21日起進入最高管理層。此爲集團首次設立整合技術、數據與分析的決策級職位。擁有超20年跨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驗的Franz將統管全球IT、數字技術及企業數據團隊,推動全鏈路數字化戰略升級,構建智能平臺提升業務敏捷性並強化消費者體驗,以應對美妝行業全域數字化競爭新格局。
點評:美妝數字化,消費者體驗真能變?
2.法拉利首度“駛入”帆船領域
意大利豪車品牌法拉利(Ferrari)近日宣佈首次進軍帆船領域,開啓“Cavalluccio Marino”新篇章。品牌主席John Elkann證實,該項目將由意大利航海家Giovanni Soldini擔任總負責人。
作爲首次跨界航海領域的嘗試,該計劃將覆蓋設計、工程到製造全流程,旨在通過這項新計劃提升技術實力,突破競速運動邊界,實現品牌持續進化的理念。同時,John Elkann 表示:“帆船項目的技術成果將在未來反哺賽車與跑車設計。”
點評:跨界能否成功,需海上風浪來驗證。
3.安踏多維度領跑行業可持續轉型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安踏集團連續十年發佈ESG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可持續產品佔比突破30%,推出34款全生命週期碳足跡評估產品,100%鞋類皮革獲LWG金級認證,FILA等品牌99%羽絨材料通過RDS認證。
在國際權威指數機構MSCI ESG評級中,安踏集團首次入選道瓊斯領先新興市場指數,併爲該指數中6家中國內地企業之一。
安踏聯席CEO賴世賢表示,集團會積極將ESG深度融入經營,以科技與低碳雙引擎驅動行業轉型,爲行業提供可複製的綠色轉型解決方案。
點評:未來數據見真章。
4.開雲集團直面發展寒冬
近日,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CEO Francois-Henri Pinault對集團當前困境做出了坦率的表述:旗下正在經歷創意換血尚未重獲市場領導力的Gucci等品牌面臨多重壓力。
財報數據顯示,Gucci在2025年Q1營收同比下滑25%,連續第七個季度下跌,拖累集團整體營收跌至38.83億歐元(低於預期的40.9億歐元),同比降幅達14%。面對市場劇變,集團啓動戰略收縮:凍結招聘、削減成本以提升抗風險能力。過去一年,開雲股價暴跌50%,在四大奢侈品集團中墊底。從Pinault“二季度迄今未見好轉跡象”的發言可見,集團已進入深度調整的“過渡期”。
點評:砍成本救不了創新,換思路才能造血。
5.Nike換帥重構戰略
美國運動巨頭耐克(Nike)宣佈,任命效力公司14年的資深員工Jennifer Hartley爲首席戰略官,直接加入最高管理層,負責制定和推動公司核心戰略。此次任命前,耐克在今年初裁撤了首席戰略及轉型官職位,並將原戰略團隊合併至財務部門。
耐克此次高層調整凸顯戰略重心變化:將戰略決策權重新收歸核心高管層,藉助內部老將對業務的深刻理解,應對當前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需求疲軟的雙重挑戰。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一動作或爲提升戰略執行效率,減少管理層級冗餘。
點評:戰略搖擺何時休?
6.小白鞋母公司少帥接棒
意大利時尚集團BasicNet任命創始人Marco Boglione之子Alessandro與Lorenzo Boglione爲聯合CEO,完成家族企業權力交接。這對兄弟2010年起以實習生身份加入集團,歷經12年曆練於2022年升任副總裁,此次接替原CEO Federico Trono(轉任旗下Kappa品牌CEO),正式執掌母公司三大品牌矩陣。
此次交班或爲應對運動時尚市場格局劇變的關鍵佈局,加速集團數字化與年輕化轉型。少帥組合能否在Z世代消費浪潮中守住意大利製造基因,成爲行業關注焦點。
點評:企業二代接班是革新?還是守舊?
7.愛馬仕鞏固100%法國製造的奢侈品定位
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近日宣佈,將於卡爾瓦多斯地區新建皮具工坊,在2028年投產後專注於Kelly和Constance手袋的生產,以應對全球市場對經典包款日益旺盛的需求。這只是愛馬仕擴產計劃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品牌已宣佈將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別於Loupes與Charleville-Mezieres建設兩座新工坊,各將新增260個手工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與競爭對手LVMH考慮將生產轉移至美國以規避可能的貿易壁壘不同,愛馬仕仍堅持將製造根基牢牢紮在法國本土。這種戰略雖加劇其在潛在美歐貿易衝突中的敏感度,但同時也強化了品牌“工藝、稀缺與產地保障”的核心價值。
點評:擴產固本,是稀缺溢價的一環嗎?
8.阿迪達斯第一季度業績驚豔市場
德國運動服飾巨頭阿迪達斯2025年首季交出超預期成績單:營業利潤同比飆升82%至6.1億歐元,遠超市場預期的5.46億歐元。CEO Bjørn Gulden表示,全渠道兩位數增長印證品牌韌性。Jefferies研究分析師James Grzinic在財報發佈後的簡評中指出,市場熱度持續轉化爲財務動能。
品牌的業績狂飆得益於Samba、Gazelle等復古鞋持續熱銷,自2023年Bjørn Gulden上任以來,公司不僅擺脫Yeezy合作終止陰影,更推動股價累計上漲66%。儘管業績亮眼,集團仍未上調全年預期,地緣政治與消費情緒波動仍是達摩克利斯之劍。
點評:增長靠復古?後勁何在?
9.珀萊雅成中國本土首個營收破百億元的美妝公司
4月24日,珀萊雅公佈2024年年度報告和2025年一季度報告。財報顯示,國貨龍頭珀萊雅2024年實現營收107.78億元(+21.04%),淨利潤15.52億元(+30%),正式達成“中國本土首個營收破百億的美妝公司”成就。2025年Q1延續增長態勢,營收23.59億元(+8.13%),淨利潤3.9億元(+28.87%),在簽約劉亦菲等代言人背景下銷售費用逆勢下降5%至10.22億元,凸顯運營效率。
在消費收縮背景下,其頭部虹吸效應加速顯現,但行業不確定性仍存。作爲本土美妝標杆,珀萊雅以系統性能力突破增長天花板,印證中國品牌規模化進階可能。
點評:虹吸效應能撐多久?
10.全球藝術市場遇冷
國際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全球金融服務機構瑞銀集團(UBS)聯合發佈了一份關於2024年全球藝術市場的新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藝術市場總銷售額同比下滑12%至575億美元,交易量雖增3%但難抵高端市場疲軟。其中,中國市場跌幅達31%,創2009年以來新低。
對此,法國媒體Journal du Luxe表示,這種下滑趨勢未來可能會被中國年輕一代的消費潛力所抵消,這一代人對藝術世界有着高度關注;而Kantar Insights奢侈品顧問總監Françoise Hernaez曾在採訪中也表示,“中國正在經歷文化層面的變革,不僅僅是經濟能力的問題。”這種對藝術生態的興趣,未來有望推動全球藝術市場的銷量增長。
點評:這一次,年輕世代真能救市?
11. 百年靈宣佈國內漲價3%~4%
瑞士奢華腕錶品牌百年靈(Breitling)近日宣佈,自2025年5月15日起,將在國內實施價格調整,平均漲幅範圍大致爲3%—4%。本次做出的調整是基於市場環境變化,同時恪守品牌1884年創立以來對精密時計工藝的嚴苛標準,以及持續提供優質客戶服務的承諾。
過去幾年,百年靈在每年5月都會進行一次全球市場調價。2024年5月,百年靈在中國市場對部分商品進行了調價,平均漲幅約爲3%~5%。
點評:越漲價業績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