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耀才證券金融(01428)公告稱,上海雲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旗下子公司螞蟻財富,以每股3.28港元的價格向耀才證券發起要約收購,較股份於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的收市價每股2.79港元溢價約17.6%。
公告顯示,要約人擬向新長明控股有限公司收購約8.58億股公司股份,佔於購股協議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50.55%,總現金代價爲約28.14億港元。完成後,要約人將於約8.58億股股份(約佔已發行股份總數50.55%)中擁有權益。
業績深陷增長瓶頸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耀才證券是香港本土老牌券商,創立於1995年,2010年於港交所上市。目前業務範圍包括港股證券買賣、股票孖展融資服務、證券託管及代理人服務、期貨及期權買賣、槓桿式外匯買賣及現貨黃金及白銀買賣。
整體來看,公司業務較爲清晰,即券商經紀業務和孖展業務,而上述兩項業務總體上與港交所的交易量正相關,交易量又與點位正相關。概言之,耀才證券的業務收入、利潤表現與港股市場緊密相關,可謂“靠天喫飯”。
而由於港股市場波動,近年來公司的業績也陷入增長瓶頸。2022財年至2024財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2.50億元(單位:港元,下同)、11.99億元及12.36億元,同比分別變動-19.96%、-4.05%及3.09%,波動向下;另一方面同期的歸母淨利潤起伏較大,分別爲5.62億元、6.21億元及5.59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爲-20.23%、10.52%及-9.95%。
再覆盤歷史數據,從2018-2023財年期間,港股的交易量頂峯是2021年的38萬億,如今23年已經滑落到29萬億。經每兩年平滑後這6年來整個港股的交易金額複合增速是7.4%,而耀才的證券方面收入複合增速僅僅只有1.4%,包括商品以及利息收入的全面收入數據更加平滑,6年來複合增速是2.8%。該數據落後於整個港股大盤。
事實上,耀才證券規模並不算大。截至2024年12月,香港券商前30名名單中耀才排名第30,月成交額約80億港幣,相當於年交易量960億,佔港股總成交0.3%。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小券商。
而從香港券商的競爭格局來看,一方面有規模與創新持續領跑的富途、老虎等珠玉在前,另一方面有差異化服務吸引跨境投資的長橋、在細分領域強化競爭力的華盛及盈立、服務更便捷的互聯網券商等來勢洶洶。在此背景下,規模較小、業務幾乎“靠天喫飯”的耀才證券,市場開拓之路,可謂困窘。
螞蟻出手,是否靈光?
藉助螞蟻的助力,耀才證券能實現市場突圍嗎?
公開資料顯示,對於此次收購螞蟻方面表示:對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的經濟長遠發展充滿信心,並深信通過科技與財富管理的結合可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藉助其產品及技術創新能力,耀纔有望將其服務擴展至年齡層分佈更廣泛的客戶,並提升現有客戶的體驗,從而推動業務進一步增長,同時加速數字化轉型。
不過,螞蟻出手,也未必靈光。
值得一提的是,螞蟻運營的雲鋒金融券商業務表現低迷,此前虧損嚴重,2024年更是通過資產剝離和重組進一步壓縮。目前雲鋒金融的總市值不足40億港元。
閒棋冷子暫且不談,此次收購消息出來之前,耀才證券已經先漲爲敬。
4月23日,該股漲幅9.32%,成交額達到1.1億港元,幾乎是近期成交額之最。而從買賣席位來看,花旗銀行、華業證券及老虎證券爲前三大買方,分別買入1033.69萬股、254.20萬股及67萬股;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富途證券及耀才證券爲前三大賣出方,分別賣出1057.90萬股、154.20萬股及145.60萬股。雪球上亦有投資者猜測“公司被收購”。
智通財經APP認爲,在券商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小券商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狹小。耀才證券藉助螞蟻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其科技含量,節省成本的同時也會提高其服務效率,而螞蟻集團亦可以將耀才證券作爲佈局香港金融領域的平臺。如此“雙贏”局面能否徐徐展開,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