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銀行股熱度持續攀升 去年四季度業績改善“強勢出圈”
銀行股“王者歸來”!政策拖地,定向注資,資金湧入,低估值銀行股要逆襲成 “香餑餑”?
重倉銀行業,對多隻龍頭股持倉超50億元
隨着上市公司年報密集披露,社保基金2024年末重倉股及2024年四季度持倉變動情況浮出水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已有304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報,其中有37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社保基金的身影;2024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新進成爲92只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對106只個股的持股數量增加。
行業方面,社保基金對銀行行業持倉市值超過2300億元,對非銀金融行業持倉市值超過500億元,對有色金屬、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子行業持倉市值均超過1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爲,以社保基金等爲代表的中長期資金持續加大入市力度,市場內在穩定性將不斷提升,2025年會有更多的增量資金進入A股市場。
持倉農業銀行市值超1200億元
4月24日,南京化纖、新宏泰、長白山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報。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記者發稿時,共計3049家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報。在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37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合計持股數量達538.34億股,持股市值爲4150.69億元(以2024年末收盤價計算)。
從社保基金持倉市值排名看,社保基金對農業銀行的持倉市值達1256.02億元,高居第一;對工商銀行、中國人保的持倉市值分居第二、第三位,分別達853.35億元、427.15億元。此外,社保基金對交通銀行、方正證券、國信證券、比亞迪、傳音控股的持倉市值均超30億元,分別達241.27億元、90.77億元、51.15億元、31.38億元、31.19億元。
在372只社保基金重倉股中,社保基金對92只個股在2024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社保基金在2024年四季度新進比亞迪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國海油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社保基金持倉市值超過15億元,萬華化學、順豐控股、安徽合力、中國人壽等多隻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均超5億元。
從持股增加數量情況看,Wind數據顯示,在372只社保基金重倉股中,社保基金2024年四季度對106只股票持股數量增加。具體來看,持股數量增加股數居首的中國鋁業獲社保基金加倉4977.50萬股,華僑城A獲社保基金加倉超4000萬股,新興鑄管、廣聯達、山東黃金、中國巨石、東方雨虹均獲社保基金加倉超2000萬股。
從市場表現情況來看,截至4月24日,社保基金重倉的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今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7.13%、6.84%,近日股價連創歷史新高。
持倉銀行行業市值最高
從行業板塊持倉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在372只社保基金重倉股中,2024年末,社保基金對銀行、非銀金融、有色金屬行業持倉市值居前,分別爲2372.38億元、575.11億元、139.02億元。此外,社保基金對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子行業的持倉市值均超過100億元。
從社保基金持倉市值排名看,Wind數據顯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2024年末持倉市值最高,達2921.27億元;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全國社保基金103組合持倉市值分居第二、第三位,分別爲123.41億元、106.35億元;全國社保基金118組合、全國社保基金413組合、全國社保基金106組合緊隨其後,持倉市值均超過60億元。此外,全國社保基金101組合、全國社保基金112組合、全國社保基金113組合等持倉市值均超過50億元。
從社保基金持股數量看,社保基金持倉數量最高的前三隻個股分別爲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人保,持股數量分別達235.21億股、123.32億股、56.06億股。
從市場表現情況來看,截至4月24日,社保基金第一大重倉行業銀行今年以來累計上漲3.60%,走勢強於上證指數,今年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63%。
對於銀行板塊,中國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一緯表示,大行注資首期特別國債即將發行,穩步推進增資落地,有助於增強銀行風險抵禦能力、助力實體經濟。降準降息預期增強,低利率環境延續,疊加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資金避險屬性提升,銀行股息率性價比凸顯。市值管理深化,中長期資金力量壯大,推動銀行紅利價值兌現。2025年一季度經濟平穩收官,基本面積極因素累積,利好銀行信貸投放和資產質量,看好銀行板塊配置價值。
中長期資金持續流入市場
以社保基金爲代表的中長期資金是A股市場的重要機構力量,近年來,社保基金不斷加倉A股市場。
4月8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公告,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此外,中央匯金公司、公募基金、上市公司等各類中長期資金近期也積極入市,A股市場中長期增量資金不斷加大。
在日前召開的上交所專題座談會上,與會機構紛紛表示,社保基金、保險機構、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持續加大入市力度,中央匯金等戰略性穩市力量持續壯大,市場內在穩定性持續增強。
“近年來國內推動增量資金入市相關政策制度也在不斷完善,鼓勵耐心資本加大權益投資的措施紛紛出臺、不斷落地。”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2025年1月《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出臺,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增長10%;大型國有保險公司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對國有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養老金等全面實施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降低短期業績權重。隨着相關政策措施效果陸續顯現,預計2025年會有更多的增量資金進入A股市場。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從2025年全年的角度來看,除中央匯金等機構外,其他長線資金也將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持續穩定地進入A股市場。估算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爲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0000億元、5900億元和1200億元的淨流入。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恆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