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登頂基金第一大重倉股背後:大模型相爭,流量入口得利

藍鯨財經
04-27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4月27日訊(記者 敖玉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境內大模型之爭,坐擁“流量密碼”的騰訊成了最大贏家。

一季度,騰訊控股(0700.HK)以698億元的重倉市值,登頂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這也是港股史上的首次登頂。寧德時代貴州茅臺分別以555億元、381億元位居第二、第三。

港股互聯集體走出“互憐”階段。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持有港股比例中位數爲23.53%,環比上升6.18%,騰訊、阿里巴巴、小米都入圍公募前二十大重倉股,且持股數量都有較大增幅。

公募正在重新審視港股互聯在AI時代的流量價值。“目前大模型只有階段性的領先,尚未形成長久的壁壘。而微信有十億級的DAU,流量入口的模式讓騰訊受益的確定性比較強。”一位重倉騰訊的基金經理稱。

騰訊登頂,公募主動持股市值第一

公募主動權益持倉榜向來是市場投資主線。十年前是銀行股,近五年多是茅臺,去年底是寧德時代,風水輪流轉,2025年一季度破天荒轉向了港股互聯網騰訊。

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持有市值最多的股票變陣,騰訊控股超過寧德時代,以698億元問鼎公募主動持股市值最多的股票,這也是港股第一次登頂。

一季度,1179只公募基金合計重倉騰訊1.52億股,較上一季度增加2974萬股,環比增加24.27%。持股數量增多,疊加騰訊一季度股價上漲19.18%,季度末騰訊的公募持股總市值爲698.52億元,較2024年四季度末增長47.60%。也就是說,三個月的時間,公募基金主動持有騰訊的市值增長了將近一半!

實際上,港股互聯網普遍獲較大增持。據平安證券研報,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持有港股比例中位數爲23.53%,環比上升6.18%。

公募重倉市值前20的股票中,5只是港股:騰訊(698.52億,排名第1)、阿里巴巴-W(341.25億,排名第5)、中芯國際H股(206.78億,排名第9)、小米(187.24億,排名第11)、中國移動(110.55億,排名第19)。

其中,阿里巴巴-W增幅較快,2024年9月中旬加入港股通至今僅兩個季度,已經是主動權益的第五大持倉股。一季度末,共658只主動選股基金重倉阿里,重倉市值341.50億元;小米集團也躍升爲公募的第11大重倉,334只基金持有187.24億元。

大模型相爭,爲何是騰訊得利?

2004年,騰訊控股在港股上市,2014年11月港股通開通,騰訊是第一批交易標的。翻開騰訊的機構持有人名單,追隨者不在少數,近五年最大的買家張坤,長期將其買成前三大持倉,但最近兩個季度,因騰訊股價上漲超出公募持股的“雙十上限”,不得不被動賣出。

沒有永恆的股王,每隻重倉股都壓着時代的註腳。

一季度,國產大模型爆發,騰訊、阿里等也成了AI產業鏈條的一環。近期,記者與多位基金經理交流了騰訊的壁壘,核心都是指向AI大模型的“流量入口”。以下是部分觀點(出於合規要求,不具姓名):

基金經理A:大模型之爭,受益的是平臺。現階段大模型還沒有長久的壁壘,但坐擁十億DAU(日活躍用戶)的騰訊有。

從OpenAI到Kimi再到Deepseek,我們發現大模型在技術上沒有長久的壁壘,只有階段性的領先。而用戶的入口價值、數據積累,是現階段比較有確定性的壁壘。

所以騰訊的價值又被重新審視了。一季度,騰訊在搜索欄下面加了一行字,下載騰訊元寶,下載量立即反超Deepseek。用高頻打低頻,優勢非常明顯。除了入口價值,騰訊的算力比較豐富,混元還能聯網搜索公衆號的信息,比其他大模型聯網搜索的百度信息質量高不少。

基金經理B:大模型本身很難成流量入口,互聯網企業將成爲AI入口的最大受益者。

從靜態角度看,恒生科技整體的估值都不高(恒生科技指數市盈率20.90倍,在12.96%分位點)。騰訊即使股價上漲,其回購和分紅回報率仍可達5%,此外,騰訊仍具備一定的成長性,預計未來幾年可保持5%至10%的增速。

AI層面,騰訊、字節等公司在加大AI的資本開支。儘管許多小公司也在佈局AI,但最終仍難以脫離互聯網大廠的影響。騰訊擁有龐大的用戶數據,其IMA知識庫在資料整理和信息搜索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這是其他平臺難以比擬的。

此外,大模型多數是作爲搜索工具,使用頻率較低,幾乎很難成爲流量入口,但騰訊推出的“元寶”在引流後迅速登頂下載量榜首,顯示出傳統互聯網巨頭在新的AI時代仍具備優勢。目前尚未有企業明確掌握AI時代的流量入口,但互聯網企業無疑將成爲這一領域的最大受益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