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09696):一季度大幅扭虧為盈,走出鋰業下行週期影響?

智通財經
04-28

在經歷了2024年鉅虧79億元的“至暗時刻”之後,天齊鋰業(09696)終於傳來扭虧喜訊。

4月23日,天齊鋰業發佈業績預告表示,公司一季度預盈8200萬至1.2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而上年同期虧損38.97億元,同比實現大幅扭虧。預計第一季度實現扣非淨利潤爲3200萬元至4800萬元,上年同期爲虧損39.17億元。

受Q1業績盈喜刺激,4月24日,天齊鋰業AH股強勢拉昇,其中天齊鋰業H股盤中一度漲超10%,而後漲幅有所收窄,最終收漲2.52%,隔日該股價又錄得1.79%漲幅報於22.75港元。而天齊鋰業A股24日、25日股價則分別上漲4.24%、0.1%。

(行情來源:富途)

自去年10月8日公司股價達到階段高點(34.5港元)之後,天齊鋰業股價便一直維持震盪下行走勢,截至目前股價已經累跌超25%。此次一季度扭虧消息,又該對公司帶來怎麼樣的正向效應呢?

鋰價下行+資產減值損失 2024年步入“至暗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一季度的扭虧爲盈的表現,不久之前天齊鋰業還交出來上市以來最差的年報。

據此前財報顯示,2024年,天齊鋰業錄得營業收入130.63億元,同比下滑67.75%;淨虧損爲79.05億元,同比驟降208.32%;扣非淨虧損爲79.23億元,亦同比大降210.40%。

智通財經觀察到,2018年至2023年期間,該公司還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之勢,其中,營收CAGR 爲 36.56%,歸母淨利潤爲22.12%。至2023年,公司營收爲405.03億元,歸母淨利潤爲72.97 億元,2024年如此反差表現不禁讓人擔憂。

不過,“鋰礦雙雄”的另一方贛鋒鋰業(01772)也沒好哪去:2024年,贛鋒鋰業實現營收189.06億元,同比下降42.66%,歸母淨利潤虧損20.74億元,同比下滑141.93%,亦創下了自2010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對於公司2024年業績步入“至暗時刻”,天齊鋰業將其歸因爲鋰價下行、資產減值與海外投資風險等原因所致。

2024年,天齊鋰業產銷同比增加,鋰礦實現產、銷分別 141、74 萬噸,分別 同比下滑7.35%、12.5%, 實現鋰鹽產、銷分別 7.1、10.3 萬噸,分別同比增長39.44%、81.46%。產量增長明顯主要因安居項目已於 2024 年中完成產能爬坡,銷量增長明顯主要因委託加工量級增加。

然而,雖然產銷同比增加,但多重因素亦導致天齊鋰業業績有所虧損。

一是鋰價下行,2024 年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爲 9.3 萬元/噸,同比下滑 65%;二是受公司控股子公司鋰精礦定價機制和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存在時間周 期的錯配影響,公司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三是受 SQM 稅務訴訟裁決影響, 公司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對澳大利亞二期氫氧化鋰項目的資產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2024 年資產減值損失達 21.14 億元。此外,2024 年以來美元持續走強,匯兌損失金額達到5.5億元,較 2023 年同比增加 7.4 億元。

鑑於上來看,天齊鋰業2024年業績步入“至暗時刻”主要源於源於行業步入下行週期以及自身戰略“失算”的共振效應。

國內需求並不悲觀,2025年有望穿越下行週期

2023年 2024 年或是鋰鹽企業資本開支頂峯時期,伴隨着鋰價在2024 年大幅下跌(當前已跌至不足8 萬元),鋰鹽企業業績大幅下滑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但透過天齊鋰業最新一季報表現來看,該公司似乎已經走出來鋰價下行週期的影響,這是爲什麼呢?

從行業端來看,國內碳酸鋰的需求並不悲觀,後續需求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具體來看,碳酸鋰的需求經歷了由傳統工業需求——消費電子需求——新能源需求增長驅動的轉變。 2000 年前,碳酸鋰的主要需求是傳統工業需求,主要作爲添加劑應用於陶瓷玻璃等。 2015 年前,碳酸鋰的需求主要依靠消費電子驅動,碳酸鋰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 2015 年後,碳酸鋰的需求主要依靠新能源汽車拉動,2015-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複合增速達 50%, 新能源需求將鋰鹽的需求提升到百萬噸級別,從小金屬躍升至大金屬。

據鋰業協會數據,2017 年全球鋰鹽產量爲 23.54 萬噸 LCE,鴻蒙礦業預計 2024 年全球鋰鹽產量超 130 萬噸,鋰由小金屬躍居百萬噸級別的大金屬,後續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和儲能裝機量的增長,鋰需求量將持續增長。

其中,華源證券表示,以舊換新等消費政策下,國內電車需求或超預期。但與之同時海外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取消也或壓制海外碳酸鋰需求增長,預計 2025 年碳酸鋰需求爲 143 萬噸,同比增長 19%。

反觀價格表現,當前仍處於鋰資本開支高峯期,而需求端增速未來或將逐步放緩,預計鋰價未來週期的彈性將不如前兩輪,波動將逐步收窄。華源證券表示,考慮到潛在供給較大,鋰鹽企業在 2021-2023 年積累大量盈利,本輪供給出清時間預計更長,今年仍處於底部震盪階段,預計 2025 年碳酸鋰價格仍在 7-8 萬元/噸震盪爲主。

從公司角度來看,雖然鋰價2025年或仍在底部震盪,但天齊鋰業公司有望憑藉資源端的放量、資源優勢和頭部效應穿越行業下行週期,迎接第三輪鋰價週期。

據悉,天齊鋰業業務主要涵蓋鋰產業鏈的關鍵階段,包括硬巖型鋰礦資源的開發、鋰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上游方面,有 2 座鋰礦及 2 處鹽湖,合計擁有資源量超 5500 萬噸 LCE,權 益資源量超 1400 萬噸 LCE。中游方面,公司鋰化工產品建成產能合計 8.88 萬噸/年,中期規劃產能超過 14 萬噸/年。

公司鋰礦開發主要由位於澳大利亞的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所擁有的格林布什礦以及全資擁有的中國四 川雅江措拉礦進行;鋰精礦的加工銷售集中在控股子公司泰利森;鋰化工產品的生 產銷售通過下屬四川射洪、江蘇張家港、重慶銅梁以及澳洲奎納納工廠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戰略佈局全球優質鋰礦與鋰鹽湖資源,是全球少數同時佈局優質鋰礦山和 鹽湖滷水礦資源的企業之一。公司重要鋰資源項目包括格林布什礦、四川雅江措拉 鋰礦、阿塔卡馬鹽湖、扎布耶鹽湖。目前,公司已實現鋰資源 100%自給自足,原 料端成本、資源優勢凸顯。

爲積極走出2024年業績下滑的不利影響,公司2025年將有序推進增產擴能建設,加快科技研發轉型步伐。

具體而言,2025年,公司將有序推進泰利森化學級三號工廠建設,並持續推進奎納納工廠一期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產能爬坡、江蘇張家港生產基地 3 萬噸氫氧 化鋰項目(可柔性調劑生產碳酸鋰產品)及重慶 1,000 噸金屬鋰及配套原 料項目進度,穩固公司在全球鋰產品生產的龍頭地位。同時,公司將從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新型提鋰技術、下一代電池新材料、電池回收四大研究方向加快科技研發轉型步伐,探索業務新方向。

綜合上述來看,不難看出,天齊鋰業2024年業績大幅下行源於行業週期與自身戰略的共振效應,但伴隨着2025年一季度扭虧消息的披露,已然充分證明來公司走出了鋰價下行的“陰霾”。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公司控股全球最大在產鋰礦格林布什,原料完全自給,雖然鋰價大幅下跌給公司業績造成一定壓力,但目前鋰價已處低位、後續走勢或趨於穩定,礦冶兩端齊量增將成爲公司中長期業績逐步轉好的主要動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