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剛”特朗普的央行掌門人

齊魯晚報
04-28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之間的爭端不斷升級。先是鮑威爾公開表示關稅政策影響“或超預期”,之後特朗普一週內4次要求美聯儲降息,不斷“炮轟”鮑威爾、甚至威脅要讓他“走人”。其實,始終堅持美聯儲獨立性的鮑威爾,正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提名的。在美聯儲100多年的歷史上,還沒有哪位主席被總統“炒掉”。

  主筆 王曉瑩

特朗普一週內4次施壓降息

  特朗普與鮑威爾之爭,要從4月中旬說起。4月16日,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說,美國政府已宣佈的關稅上調幅度遠超預期水平,其帶來的經濟影響同樣可能超出預期,令美聯儲貨幣政策制定面臨更棘手局面。按照他的說法,加徵關稅將推高通脹和抑制經濟增長;在現任政府正在實施的重大政策調整影響下,美國經濟很可能會放緩,失業率或將上升,而隨着關稅政策逐步生效,通脹也可能上升。鮑威爾還說,美聯儲不會屈從政治壓力,面對特朗普政府近期關稅政策帶來的複雜經濟局面,美聯儲將重點考慮對抗通脹。

  鮑威爾作出此番表態的第二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上大肆抨擊,稱鮑威爾的行動總是“又遲又錯”,“行動太慢的鮑威爾早該像歐洲央行一樣降息了,現在更應該立即降息”,“鮑威爾越早走人越好”。特朗普17日在白宮接受採訪時進一步表示:“我認爲他(鮑威爾)沒有做好工作,他總是行動得太晚……我對他很不滿意,如果我想讓他走人,相信我,他很快就得走。”

  4月18日,特朗普繼續施壓,在白宮發表講話時重申鮑威爾應該降低利率。4月21日,特朗普再次發文敦促美聯儲降息,並加大力度“炮轟”鮑威爾,稱他是“太遲先生”“大失敗者”。特朗普宣稱:“美國實際上已不存在通脹,能源、食品及其他大多數商品價格下行趨勢如此顯著,幾乎不可能引發通脹。但如果‘太遲先生’不立即降息,美國經濟將面臨放緩風險。”

  然而,特朗普並未達成目的,反而引發市場恐慌。他最近一次發文後,美國股市21日收盤大幅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971.82點,跌幅2.48%;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2.3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2.55%。彭博社21日也報道稱,特朗普威脅解僱鮑威爾引發投資者拋售美國股票、債券和美元,國際金價飆升至歷史新高。美聯儲方面也作出強硬表態,芝加哥聯儲銀行行長奧斯坦·古爾斯比表示,對於將通脹率壓低至2%的長期目標來說,美聯儲的獨立性至關重要。

  經歷了21日的“黑色星期一”後,特朗普的口風也有所軟化。他在22日表示自己無意解僱鮑威爾,但依然“希望看到他在降息方面更加積極,現在是降息的完美時機……本來可以更早發生。”

法學博士出身的投資銀行家

  不知道如今的特朗普,有沒有爲自己當年提名鮑威爾而後悔。2017年11月2日,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提名鮑威爾出任美聯儲主席,這項提名於2018年1月在國會參議院獲得通過,鮑威爾接替耶倫開啓爲期4年的第一任期。2021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提名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並於次年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鮑威爾的任期延長至2026年5月。輿論認爲,鮑威爾能夠連任,意味着拜登政府認可其在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以及美聯儲應對通脹的加息行爲。

  現年72歲的鮑威爾是近40年來首位非經濟學家、也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美聯儲主席,他是法學博士,但職業生涯的大半時光是在在投行界度過的,出任美聯儲主席之前,他擔任過多年美聯儲理事。

  鮑威爾1953年2月出生在華盛頓,父親是一名私人律師,母親是數學家和統計學家。鮑威爾就讀於精英高中,現在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戈薩奇和卡瓦諾都是他的校友。1975年,鮑威爾從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專業本科畢業後,進入喬治敦大學法學院深造,1979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校期間還是《喬治敦法律雜誌》的編輯。

  畢業後,搬到紐約生活的鮑威爾從法官的書記員做起,後來成爲律師。但沒過多久,鮑威爾便在1984年進入投資銀行界,1985年與艾麗莎·倫納德結婚,兩人育有三個孩子。鮑威爾在老牌投資銀行德威公司工作了6年,一路晉升至該公司副總裁。

  1990年,曾任德威公司董事長的尼古拉斯·布雷迪被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任命爲財政部長,鮑威爾跟隨這位老上司進入財政部工作,兩年後就被任命爲財政部副部長,負責國內金融事務。

  1993年鮑威爾回到投資銀行界,供職過不少公司和機構組織,1997年至2005年在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當了8年合作人。2010年至2012年,他在華盛頓智庫“兩黨政策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僅象徵性地拿1美元薪水。2011年美國債務危機期間,他協助國會提高債務上限,指出債務違約或推遲提高債務上限對經濟和利率的影響。

他既非“鷹派”也非“鴿派”

  2012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鮑威爾擔任美聯儲理事。當時有人認爲,鮑威爾是“傾向在幕後操作、能幫助不同觀點的人達成共識的大佬”。特朗普任命鮑威爾出任美聯儲主席時,也稱讚其“(能力)很強,堅定,很聰明”。

  鮑威爾與其前任耶倫的保守、謹慎風格相類似。此前有報道稱,他擔任美聯儲理事期間,5年多時間裏在40餘次議息會議中從未投過反對票。有分析認爲,鮑威爾不是簡單的“鷹派”或“鴿派”,而更像是“靈活派”。在其主導美聯儲期間,既有2020年3月“歷史性”降息的“鴿派”做法,也有2022年第二季度罕有的大幅加息的“鷹派”做法。

  然而,鮑威爾的謹慎顯然不能滿足特朗普的需要。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就多次與鮑威爾爆發矛盾,打破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總統不公開評論貨幣政策的慣例。僅在2018年,特朗普就通過社交媒體和媒體採訪批評鮑威爾多達14次,甚至探討過解僱他的合法性問題。2019年,儘管美聯儲三次降息總計75個基點,但特朗普仍要求至少再降息100個基點,並公開指責鮑威爾“毫無膽量”“沒有做好工作”。

  鮑威爾當時在很多場合回應稱,他會“硬剛”到底:“法律明確規定,我有4年任期,我完全打算任職到屆滿。”他還經常強調美聯儲脫離政治干預、保持獨立的重要性。2024年11月特朗普贏得總統選舉後,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神情嚴肅地表示,他不會因爲特朗普的威脅而辭職,法律也不允許特朗普單方面解僱他。這番言論不僅安撫了市場情緒,也彰顯了鮑威爾捍衛美聯儲獨立性的堅定決心。

  今年3月下旬,美聯儲在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後宣佈維持利率不變。鮑威爾在之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最近的跡象表明,繼2024年下半年快速增長之後,消費者支出有所放緩。對家庭和企業的調查表明,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這些言論引發特朗普不滿,他在一週內兩次公開施壓美聯儲降息。

總統解僱美聯儲主席無先例

  如果特朗普想,他真能解僱鮑威爾嗎?按照規定,總統可以解職美聯儲主席,但截至目前,在美聯儲100多年的歷史上還沒有先例。

  成立於1913年的美聯儲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政治上獨立於白宮,財政方面獨立於國會。根據美國國會1913年通過的《聯邦儲備法》,包括主席在內的7名美聯儲理事由美國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後就職。理事任期長達14年,橫跨總統和國會議員任期,這種“錯峯設計”確保了美聯儲理事會具備抵抗短期政治壓力的能力。而美聯儲主席的任期爲4年,與總統任期同步。

  根據《聯邦儲備法》,總統只能因美聯儲理事“履職不力或瀆職”而解職此人,但具體標準從未經過司法檢驗。這種模糊的處理既是一種保護機制,也存在潛在風險,比如總統可以濫用解釋權,認定美聯儲理事“履職不力”。

  至於總統施壓美聯儲變動利率,在歷史上是有教訓的。上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施壓時任美聯儲主席阿瑟·伯恩斯維持低利率,最終導致滯脹危機。到了上世紀80年代,儘管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公開抱怨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加息導致經濟衰退,但他始終未敢啓動解僱程序,深知此舉將引發市場崩盤。沃爾克最終通過馴服通脹(從14.8%降至3%),證明了央行獨立性對長期經濟健康的價值。

  因此,有分析認爲,如果特朗普真的試圖解僱鮑威爾,相關事件幾乎肯定會訴諸最高法院。此舉不僅會給鮑威爾的繼任者帶來巨大壓力,還可能引發市場動盪,首開美聯儲主席因與總統政策分歧被罷免的先例。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