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活報告
2025年4月28日,伯希和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爲中金公司及中信證券。
公司是2024年中國內地發展最快的高性能戶外服飾品牌,2024年收入17.66億元人民幣,毛利潤爲10.53億元人民幣,毛利率達59.6%左右,淨利潤達2.83億元人民幣。
LiveReport獲悉,來自安徽亳州的伯希和戶外運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xihe Outdoor Sports Group Co., Ltd.(簡稱“伯希和”)於2025年4月28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這是該公司第1次遞表。值得注意的是,伯希和曾於2023年7月擬議A股上市,但後續於2025年4月終止了與國元證券的輔導協議。
公司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中國北京,是一家於2024年中國內地同行業頂尖企業中增長最快的高性能戶外服飾品牌。伯希和內涵探險精神,致力於突破戶外服飾的極限,助力用戶充分領略自然之美。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伯希和品牌以服裝及鞋類爲核心產品,截至2024年底已推出572個標準產品單位(SPU),並圍繞四大產品系列布局:
【巔峯系列】(2025年推出)專爲極端環境設計,採用Pertex、PrimaLoft、Vibram等尖端科技,滿足專業登山者及極地探險者的高防護需求;
【專業性能系列】聚焦防水透溼、防風保暖技術,適配高海拔攀登、滑雪等專業場景;
【山系列】融合自然美學與立體剪裁,以大地色系和靈活設計實現城市與戶外的穿搭切換;
【經典系列】則依託自研PT-China科技,通過人體工學與鮮明色彩平衡功能性與都市風格。
全系列均配套戶外裝備及配飾,並通過授權街頭鞋履品牌Excelsior拓展產品線,覆蓋從極限探險、專業戶外到日常穿行的多元化需求。
備受青睞的伯希和衝鋒衣SPU系列每年的銷售收入均躋身公司年度十大暢銷產品之列。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計銷售約380萬件衝鋒衣。
公司主要專注於DTC銷售模式,擁有穩定的供應鏈管理,通過數字廣告和傳統營銷、戶外活動贊助、與戶外社羣合作以及與專業運動員合作來觸達消費者。通過此模型,公司可以直接與終端用戶互動,並獲得不同消費者羣體的偏好及反饋。
該公司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多渠道戰略實現快速增長,線上依託天貓(核心平臺)、抖音、京東等電商渠道開展定製廣告、影視植入及聯合營銷,2024年天貓新客量較2022年激增3倍,推動DTC銷售額從2022年3.31億元攀升至2024年13.51億元;線下佈局146家零售店聚焦一二線城市,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通過全渠道整合強化市場覆蓋。
財務分析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3個財年:
收入分別約爲人民幣3.78億、9.08億及17.6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16.02%;
毛利分別約爲人民幣2.05億、5.29億及10.5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26.39%;
淨利潤分別約爲人民幣0.24億元、1.52億元及2.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41.23%;
毛利率分別約爲54.29%、58.24%及59.63%;
淨利率分別約爲6.42%、16.73%及16.03%。
公司過去三年財務表現持續向高,毛利和淨利同步提升,毛利率從58.24%穩步升至59.63%,淨利率後期保持在16%以上,反映盈利能力增強。各項指標增長趨勢一致,尤其是2024年收入和利潤增速顯著,表明公司規模擴張與經營效率同步改善。整體呈現收入、利潤、利潤率“三升”的積極態勢。
行業情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在中國內地高性能戶外服飾市場中,高性能戶外服裝爲最大細分市場,佔2024年零售總額的69.3% ,呈現出尤爲顯著的增長勢頭。按零售額計,中國內地高性能戶外服裝的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人民幣35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人民幣712億元,CAGR爲14.7% ,並預計於2029年達到人民幣1,581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CAGR爲17.3%。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伯希和爲中國內地十大高性能戶外服飾品牌中增長最快的品牌,2022年至2024年按零售額計的CAGR爲127.4%。於2024年,按零售額計,伯希和爲中國內地三大國產高性能戶外服飾品牌之一。
可比公司
董事高管
IPO前,控股股東劉振先生、花敬玲女士合計持股約63.17%(劉振先生持股爲35.10%,花敬玲女士持股爲28.08%)。
利辛利伯持股約11.10%,騰訊投資持股約爲10.70%,啓明創投持股約爲5.35%,其他上市前投資者持股約爲9.67%。
融資經歷
伯希和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兩輪融資,獲得騰訊、啓明創投、創新工場等知名機構及安徽、青島兩地國資投資。其中,騰訊於今年3月投資3億元人民幣;啓明創投持股超5%,其合夥人王世雨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
在IPO前最後一輪融資中,公司估值達到28億元人民幣。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伯希和中介團隊共計8家,其中保薦人2家,近10家保薦項目數據表現不錯;公司律師共計2家,綜合項目數據平平無奇。整體而言中介團隊歷史數據表現一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