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AR眼鏡技術突破加速消費級市場落地 SiC襯底與光波導方案成核心

智通財經
04-28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吳證券發佈研報稱,隨着表面浮雕光柵波導(SRG)技術方案與碳化硅(SiC)材料工藝的突破,AR眼鏡在光學性能、輕薄化及成本控制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消費級市場滲透有望加速。該機構建議重點關注AR產業鏈核心材料及設備供應商,推薦晶盛機電(300316.SZ)、天嶽先進(688234.SH),預計未來若AR眼鏡出貨量達1億臺,12寸碳化硅襯底需求將超1000萬片。

東吳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R眼鏡是AI應用的完美載體,可以結合虛擬和現實

AR眼鏡(增強現實眼鏡)是一種將虛擬信息疊加到現實世界中的智能穿戴設備,核心在於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的完美融合。2024年全球AR眼鏡出貨量達到55.3萬副,同比+7.8%,其中中國2024年出貨28.6萬副。光學顯示系統爲AR眼鏡的核心。光學顯示系統由光學組合器和微顯示屏組成。光學顯示系統是整個AR眼鏡的核心部件,也是價值量最大的部件,約佔整個AR眼鏡成本的40%+。

表面浮雕光柵波導方案是AR眼鏡光學顯示系統的未來主流趨勢

表面浮雕光柵波導相對製造成本可控、工藝成熟,光學性能優秀。儘管存在色散和彩虹紋問題,但可以將襯底更換爲SiC來解決。結合技術水平和量產難度,表面浮雕光柵波導是最現實也最有前景的量產方案。目前即將推出的主流AR眼鏡均採用該方案。

碳化硅材料具備高折射率、高熱導性,成爲AR眼鏡鏡片的理想基底材料

基底材料的折射率越高,AR鏡片的FOV就更大,單層SiC鏡片即可實現80度以上FOV,可以提供更輕薄的尺寸和更大更清晰的視覺效果。高折射率同樣可以有效解決光波導結構中的彩虹紋和色散問題。高導熱性則有效提升了AR眼鏡的散熱能力和性能表現。同時,SiC材料的高硬度和熱穩定性亦支持刻蝕工藝的引入,有效提升產能和良率。

SiC+SRG光波導+刻蝕工藝是AR眼鏡取得重大進展的技術基礎

高折射率、高熱導性的碳化硅材料和表面浮雕光柵波導有效的提升了AR眼鏡的FOV,解決了原先存在的彩虹紋和色散、光損現象,同時實現了輕薄化設計和較好的被動散熱能力。碳化硅襯底、表面浮雕光柵波導的發展、刻蝕工藝的突破,正是未來AR眼鏡加速在消費市場產品完善和批量出貨的技術基礎。

AR眼鏡鏡片需要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片,大尺寸襯底片成爲降本關鍵

大尺寸襯底片可以大幅降低切削損耗進而降低鏡片材料成本。突破12寸襯底片量產工藝,才能實現碳化硅基底成本下降,帶動AR眼鏡進入大衆消費級市場。該行預計若未來AR眼鏡出貨量1億臺時,所需12寸碳化硅襯底約1000萬片+。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技術研發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