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平安第十三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發行境內債券融資工具的議案》。中國平安擬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債務融資,在境內一次或分多次發行本金不超(含)500億元人民幣債券融資工具,包括但不限於資本補充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及其他監管機構許可發行的境內人民幣債券融資工具。前述境內債券融資工具不包含可轉換債券。該提案將於5月13日股東大會上正式表決,自獲得股東大會授權之日起3年有效。
公告顯示,中國平安此次擬發行債券主要爲滿足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調整公司債務結構,降低財務融資成本。本輪債券發行期限預計在5年或以上,具體期限構成和各期限品種的發行規模由董事會根據相關規定及市場情況確定。
根據中國平安發佈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2024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218.62億元,同比增長9.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增長47.8%;償二代二期規則下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04.1%,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65.2%。此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超4790億元,集團母公司的可動用資金餘額爲745.65億元,保持合理水平。
近年來,債權融資成爲保險公司主要的資本補充方式。截至記者發稿,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永續債規模達到523億元。其中,永續債發行規模爲457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爲66億元。2024年7月,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產險發行10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票面利率2.27%;2024年12月,平安人壽完成2024年永續債發行工作,本期債券基本發行規模100億元,附不超過50億元的超額增發權,最終發行規模150億元,票面利率2.24%;今年2月,平安人壽再次發行13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2.35%,認購倍數達2.4倍。據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平安人壽核心二級資本。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劉欣琦認爲,壽險行業近幾年面臨轉型壓力,導致增長承壓,不利於權益資產定價和獲取回報,保險公司通過股權融資補充資本的難度較大。由於債權融資約束少、發行週期短、發行成本低,成爲不少壽險公司進行資本補充的選擇。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近幾年,實體企業對保險公司的出資能力和出資意願都有所降低,保險公司通過股權方式補充資本有些難度。因此,通過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等方式來實現資本補充,尤其是通過發債補充資本並不涉及現有股東股權結構改變或新股東入股價確定的問題,容易在股東層面達成一致。加上今年年初市場利率處於低點,發債成本也相對較低,導致今年保險公司的發債規模增長顯著。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