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證券: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展有望加速 建議關注贛鋒鋰業(002460.SZ)

智通財經網
昨天

申港證券發佈研報稱,雖然全固態電池的大規模量產仍需克服技術和成本瓶頸,但低空飛行器,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輕量化)爲主要訴求的全新電動場景將有力刺激固態電池加速發展,固態電池技術進展有望加快。固態電池對鋰(碳酸鋰)的需求有望提升,建議關注贛鋒鋰業(002460.SZ)。

申港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展有望加速

今年2月,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峯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研究機構、企業代表共同聚焦材料科學、新工藝新裝備及產業前沿進展,探討全固態電池創新突破及挑戰,諸多專家認爲固態電池有望2027年量產裝車。

去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及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了關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一重點任務:推動400Wh/kg級航空鋰電池產品投入量產,實現500Wh/kg級航空鋰電池產品應用驗證。

該行認爲,低空飛行器,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輕量化)爲主要訴求的全新電動場景將有力刺激固態電池加速發展。

固態電池:革新性的電池技術

核心在於使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液態電解液,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優勢顯著。

固態電池主流技術路徑可按照固態電解質的不同分爲三類: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

氧化物電解質進展最快,半固態和準固態電池中短期有望量產並實現規模化裝車;

硫化物電解質生產成本高,儘管技術難度很高但電池性能優異,頭部企業已有較深技術積累,一旦突破將形成較高的技術壁壘,長遠來看潛力巨大;

聚合物電解質路線大概率作爲前兩種路線的補充,與氧化物和硫化物複合以改善電解質/電極界面柔性,提升電池循環性能。

全固態電池的核心挑戰在於:“材料性能-界面穩定性-工藝成本”的多維矛盾。

重點公司產業化進程

電池形態:半固態逐漸向全固態過渡。

關鍵參數: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一般可達到360 Wh/kg,有少量裝車應用。

風險提示:

技術進展不及預期風險、成本降速不及預期風險、替代技術競爭風險、市場需求不足風險、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後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