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經濟觀察團
4月14日,作爲“大模型六小龍”中的一員,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譜AI”),正式踏上了衝刺IPO的道路。據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智譜AI已向北京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爲中金公司。這也是“大模型六小龍”中首家啓動IPO進程的公司。
作爲一家備受矚目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智譜AI自成立以來便吸引了包括美團、螞蟻在內的衆多知名投資方。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已完成19輪融資,成爲資本市場的寵兒。
但在光環背後,智譜AI依舊面臨着諸多挑戰,被曝出鉅額虧損、商業化落地的艱難推進,以及頻發的用戶投訴等問題,依然困擾着公司的發展步伐。在衝刺IPO的關鍵節點上,如何講好資本故事、讓AI技術不再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面,對於智譜AI而言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與此同時,這場承載着“中國版OpenAI”期待的IPO,正成爲檢驗大模型商業成色的試金石。
被曝業績虧損約20億,全棧自研令盈利承壓
智譜AI成立於2019年,至今剛剛六個年頭。但在大模型創業賽道中,智譜AI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老人”了。中國“大模型六小龍”之中,除智譜AI外,其他五家獨角獸成立時間均晚於智譜AI。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萬物和階躍星辰均成立於2023年,而Minimax稍早一些,也成立於2021年,晚於智譜AI的2019年。
智譜AI不僅成立時間更早,公司背景更是極具含金量。它脫胎於清華大學知識工程實驗室,由清華教授唐傑帶領團隊孵化而來,創始團隊包括清華計算機系背景的張鵬、以及曾任清華數據科學研究院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劉德兵等核心成員。
智譜AI以“中國版OpenAI”爲定位,專注於通用人工智能(AGI)基座模型研發,主攻GLM系列大模型,涵蓋文本、代碼、多模態等領域。依託清華技術積累,智譜AI發展勢頭迅猛,2024年下半年,智譜AI先後推出基座模型GLM-4-Plus,Agent模型AutoGLM,GLM-Zero-Preview等,據稱性能比肩OpenAI相應模型,公司也成功以200億元估值躋身國內頭部獨角獸。
但據《財經雜誌》報道,公司同期虧損約20億元。
儘管光環加身,智譜AI的經營狀況卻並不盡如人意。公開信息顯示,智譜AI在2024年收入達到3億元,
可見作爲科技公司,智譜AI同樣面臨高額的研發投入與商業化收入尚未達到平衡的難題,一方面,研發超大規模語言模型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以訓練千億參數級別的模型爲例,成本往往高達數千萬美元;另一方面,隨着行業競爭加劇,爲了保持市場競爭力,智譜AI不得不降低API調用價格,這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而這,也是當下大模型行業所經歷的集體困境。
由於行業競爭加劇,許多人工智能公司紛紛收縮戰線,以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同屬“大模型六小龍”的百川智能,就放棄金融業務,專攻醫療;而零一萬物更是放棄自研萬億模型,轉投進DeepSeek懷抱。但智譜AI仍然堅持全棧自研的技術路線,雖然維持了資本故事的吸引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對公司成本支出造成影響,在回報並不明朗的情況下,只會進一步加劇公司的盈利壓力。
與此同時,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以及上述競爭對手採用的開源和低價策略,都對智譜AI的B端私有化部署業務造成了直接衝擊,導致公司在盈利未果的境況下雪上加霜,市場份額受到擠壓。對於智譜AI而言,如何在保證技術創新的同時實現盈利,將是未來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否則即使成功上市,也可能難以從根本上扭轉公司虧損的局面。
受資本追捧累計融資19起,美團、螞蟻等參投
作爲國內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的佼佼者,智譜AI自成立以來便受到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吸金能力非同一般。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智譜AI已經完成了至少19輪融資,體現出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高度認可。
具體來看,從2019年創立之初,智譜AI就迅速獲得了中科創星的天使輪投資,爲公司初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智譜AI持續吸引到一衆知名投資機構的關注和支持。2021年9月,智譜AI完成了A輪融資,金額過億元人民幣,由達晨財智、華控基金等多家機構聯合投資。僅僅一年後,智譜AI又獲得了數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這次融資由君聯資本和啓明創投聯合領投。
進入2023年,隨着AI行業的熱度不斷攀升,智譜AI的融資步伐也在加快。這一年,智譜AI累計獲得了超過25億元的融資,參與方包括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基金(君聯資本爲基金管理人)、美團、螞蟻、阿里、騰訊、小米、金山、順爲、Boss直聘、好未來、紅杉、高瓴等衆多頭部企業和知名VC機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輪融資中,美團戰投主導了B-2輪融資,而騰訊和阿里兩家巨頭則罕見地共同出現在同一輪投資名單中,進一步彰顯了智譜AI在中國乃至全球AI領域的重要地位。
到了2024年,智譜AI的融資勢頭依舊強勁。年初,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參與了智譜AI的新一輪融資。而在5月底,沙特阿美旗下風險投資部門管理的基金Prosperity7向智譜AI注入了4億美元的資金,助推其估值達到約30億美元,成爲國內估值最高的創業大模型公司之一。此外,中關村科學城公司以投前200億元估值領投智譜AI的D輪融資,可見具備政府背景的投資平臺也開始重視並支持這家快速成長的企業。
除了上述這些大型投資機構外,智譜AI還吸引了諸如光速光合、寧波慧惠企業管理合夥企業、寧波智登企業管理合夥企業等多元化的投資者加入,形成龐大的資本聯盟。這些投資機構不止是爲智譜AI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更爲公司帶來豐富的資源和行業經驗,助力其在全球範圍內拓展業務和技術影響力。
然而融資並非萬靈丹,在技術快速迭代的當下,尤其是除了“六小龍”等新興初創公司的競爭,智譜AI還要面對來自百度、阿里等巨頭的競爭壓力,而這些公司在閉源生態下的強勢佈局,又對智譜AI的市場份額進行了二次擠壓。當傳統一級市場空間已被透支時,IPO已經成爲智譜AI的必然選擇,除了用於解決資金困境,IPO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幫助智譜AI在全球AI競賽中鞏固岌岌可危的市場地位。
頻遭用戶投訴,商業化落地路漫漫
儘管智譜AI在對外宣稱的技術研發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大量資金支持,但在商業化落地方面卻屢遭挑戰。尤其是從用戶的反饋來看,智譜AI的產品和服務並未完全達到市場預期。
在B站上的討論中,就有用戶對智譜AI的產品表現提出批評。觀衆指出智譜AI的某些功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特別是在圖像生成和視頻製作方面。有用戶抱怨智譜清影(Ying)在處理複雜指令時的表現欠佳,生成的內容與用戶的期望相去甚遠。而這類反饋實際上也反映了大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一個普遍問題,那就是雖然我們的人工智能技術一直在進步,但在用戶體驗和滿足特定需求方面仍存在差距。
更進一步,智譜AI在邏輯推理能力上的表現也受到了質疑。據網友吐槽,根據智譜清言提供的信息,機動車尾號限行信息提供錯誤,導致被交警罰款。如此簡單的信息,其實只需上網搜索即可得出結論,官方卻以“北京市2025年2月份的機動車限行規則相對複雜,交通管理政策可能存在臨時調整”爲由,爲大模型的準確性進行開脫,可見智譜AI即便是在大模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實際應用中的效果仍需進一步優化。
與此同時,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針對智譜AI的具體案例。有用戶提到,購買了智譜AI官網上的資源包後並未及時到賬,並且聯繫客服後未得到回應,另外還有購買會員後效果並無明顯提升等問題,不一而足。而在檢索相關投訴信息時,筆者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很多用戶都是在社交媒體平臺看到相關視頻宣傳推廣後,才起意進行會員購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