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的一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克孜都維路郵政網點來了一位50多歲的客戶,進門便急切地問:“你好,我要找小龍,就是去年我在神農軋花廠交棉花時遇到的那個小夥子。我剛從河南老家過來,我要感謝他,要不是他,我的10萬元當時就被騙走了。”客戶的話,讓大家的思緒回到了穿梭在軋花廠和棉田的日子,營業員寇小龍和大家一起將郵政普惠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守護着農民一年的豐收果實。
郵政車輛行駛在盛開的棉花大田間的小路上
喀什地區是新疆棉花主產區之一,全疆34個棉花優勢主產縣(市、區)中,喀什地區有9個縣(市)位列其中。2024年,喀什地區棉花播種面積達648.79萬畝,約佔全疆總量的17.59%。喀什地區轄內棉花加工廠有108家,收購資金約80億元。其中,喀什郵政累計代付棉花款項23.6億元,惠及棉農4.2萬戶,資金到賬時效同比提升70%,且實現“零差錯、零投訴”。
普惠金融“扎鄉土”
2024年9月,新疆棉田迎來豐收季,收到軋花廠工作啓動的通知後,寇小龍主動請纓駐點軋花廠。此後120天裏,他白天覈對棉農信息、錄入結算數據,夜晚與財務人員對接系統劃款。
寇小龍使用CRM系統篩選客戶信息
喀什地區也是全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每年9至12月棉花收購資金結算需求激增。爲保障棉農“錢等棉”、軋花廠“款速達”,喀什地區各縣(市)郵政分公司積極對接縣鄉、團場軋花廠,確定合作模式,明確合作意向。
爲打通結算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喀什郵政推出“駐點服務”模式,通過組織人員攜帶移動展業設備進駐軋花廠,讓軋花廠和農戶充分體驗郵政貼心服務。
郵政員工與客戶洽談辦理“融資E”便民貸款業務
“服務鄉村振興,必須舉全地區郵政之力。”喀什地區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夏飛軍表示。該分公司黨委領導班子和各基層單位班子發揮“首席營銷員”作用,開展常態化走訪,對接各大棉企,實時關注相關動態,積極參加政府有關棉花企業的相關會議,瞭解棉花市場動態與第一手資訊,整合信息下達工作部署,上傳彙報數據,形成了信息互通共享的溝通渠道。
郵政員工在軋花廠通過移動展業設備爲農戶辦理郵政儲蓄綠卡
“每年入駐軋花廠前,我們都會提前根據各縣軋花廠數量配置人力、物力等資源,按照每個軋花廠進駐4人的標準配備人員,每批次至少抽調30餘人,提前進行培訓,取得相應資格後組成幫扶團隊進駐軋花廠,全力確保棉花款代付工作順利進行。” 喀什地區分公司金融業務部負責人張郝虎說。
架起綠色“彩虹橋”
喀什市阿克喀什鄉神農豐棉軋花廠是附近3個鄉最大的軋花廠,棉花收購價格也稍高,所以來交棉的農戶特別多。尤其是10至11月集中交棉期,交棉等候開票的農戶從早排到晚。爲了減少農戶排隊時間,在這裏駐紮的郵政員工總會帶着饢快速解決午飯問題,抓緊時間辦理業務。
作爲在此駐紮的一員,寇小龍凌晨兩點還在覈對賬單、記錄清單。爲方便棉農隨時諮詢,他不僅和同事一起在廠區支起了郵政便民服務站,貼上了“有問題找小龍”的標識,還抽時間自學維吾爾語。
“棉農辛苦一年,每一分錢都不能算錯更不能耽誤。我們不僅要做資金的‘搬運工’,還要成爲鄉村發展的‘播種機’。”寇小龍說。軋花廠負責人評價:“郵政員工就像一羣勤勞不知疲倦的小蜜蜂,像一座綠色的‘彩虹橋’,把郵政服務穩穩地架到我們和農戶的心坎上。”
郵政員工在棉花地走訪,爲種植戶送去慰問品
寇小龍有一個小本本——棉農服務日記,裏面密密麻麻記錄着農戶的需求:麥麥提想開電商店、賽麥提需養殖合作社貸款、阿依古麗想爲孩子存一份教育資金、艾力江老人希望能在家門口領取養老金、米日古麗想給在外地上學的孩子寄乾果和饢……這些“心願清單”記在小本子上,不僅是“小龍”們做好服務的源泉,還是喀什郵政服務鄉村振興的原動力。
守護棉農“錢袋子”
2024年11月中旬的一天,寇小龍正在覈對賬目,棉農張大叔突然過來,說他眼睛不太好,讓小龍幫忙看一下通過手機給別人轉賬的賬號對不對。
看清轉賬界面後,寇小龍隨口問了一句“要給誰轉這麼多”。老人說:“這是內部渠道,要多賺錢了。”聽到這話,寇小龍感覺不太對,就多問了幾句。原來,老人是要給“農業補貼結算中心”轉賬,對方說只要交納10萬元保證金就能解鎖高價收棉資格,而且能比別人早半年時間拿到補貼款。
寇小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立即翻出手機裏的詐騙圖片給老人看。老人不太高興,嘴裏嘟囔着:“再不轉馬上過時間了,耽誤我賣高價棉花、提前拿補貼款,你要賠。”寇小龍不理會這些,立即撥通了當地派出所的電話,在寇小龍和民警的勸說下,老人終於明白了這是詐騙。“差點把一年的收成搭進去……”
寇小龍幫助張大叔攔截電信詐騙的事在附近傳開了,不僅幫張大叔保住了血汗錢,還讓郵政駐點服務成了棉農心中最可靠的“安全網”。
郵政員工正在棉花大田地頭向種植戶瞭解收成情況,棉農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棉田裏,棉農庫爾班指着到賬短信笑道:“你瞧,棉花變成了銀行卡里的數字,再變成兒子上大學的學費和家裏新買的拖拉機。這是我們一年的辛苦錢,收到到賬短信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感謝郵政人保駕護航!”
郵政服務促振興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喀什郵政先後三次組織50餘人次,趕赴各縣分公司與長期駐點人員一起開展幫扶支援活動。他們與駐點員工同喫同住同勞動,積極參與結算流程和走訪棉農、調研市場及召開晨夕會等工作。
通過近幾年開展駐點工作和加強郵銀協同,喀什郵政進駐軋花廠數量從2022年的17家提升到2024年的32家;棉花打款資金規模從2022年的7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18億元;郵儲源頭獲客資金從2022年的5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11億元;郵儲卡入賬率從2022年的29%提升到2024年的61%;餘額規模從2022年的65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84億元。
葉城縣郵政分公司員工向棉花加工廠員工介紹郵政儲蓄、理財業務,瞭解服務需求
棉花款代付不僅是一項金融工作,還是服務鄉村振興的工具。如今,喀什郵銀以棉花款代付爲切入點,構建起“代付+儲蓄+電商”生態圈。棉農資金到賬後,根據CRM系統客戶匹配和業務推薦,安排理財經理爲客戶量身定製個性化資產配置方案,從存款到理財、從保險到基金、從短期到長期,爲客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金融服務配套方案。
從“郵政綠衣使者”到“服務鄉村排頭兵”,從坐等客戶上門到走到田間地頭,喀什郵政深耕農村市場的實踐證明,服務國家戰略,既要有“頂天”的戰略謀劃,又要有“立地”的躬身力行。在這裏,每名像寇小龍一樣的普通郵政員工都是“最後一公里”的守護者,他們將“人民郵政爲人民”服務宗旨融進南疆廣袤的棉田裏,寫入服務鄉村振興的宏偉篇章裏。
來源 |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郵政分公司
文字 | 謝娟妮
攝影 | 馬瑞、盧超鄧、晏強
編輯 | 劉炳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