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德國著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發佈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全球營收61.53億歐元,在貨幣中性下(下同)較上年同期增長13%。同期,公司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的3.36億歐元強勁增長至6.1億歐元,同比增長82%;毛利率也較上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至52.1%。
在全球業績增長超預期的同時,作爲阿迪達斯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大中華區業績再次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大中華區實現營收10.29億歐元,同比增長13%,已連續八個季度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阿迪達斯全球CEO古爾登表示,“對我們團隊在第一季度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所有市場和渠道均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這不僅彰顯了我們品牌的實力,也證明了團隊卓有成效的工作。6.1億歐元的營業利潤和9.9%的營業利潤率,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巨大潛力。目前,由於美國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增加關稅,且最終的關稅處於不斷變化的情況,這也將對我們今年的業績帶來不確定性。我們將一如既往地以務實、敏捷和靈活的方式應對當下的環境。阿迪達斯品牌是強大的,我們有優秀的員工和足夠的資源,從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變得更加強大。”
伴隨春季全民運動熱情日益高漲,阿迪達斯品牌熱度跑出“加速度”。阿迪達斯攜手亞馬爾、愛德華茲、吳豔妮、謝震業等精英運動員與衆多普通運動愛好者一起揭開全球品牌主張的新篇章“總有一個聲音讓你相信——你行的”,以鼓勵所有人在運動中直面壓力和挑戰,相信自己,你行的(You Got This)。
作爲全球運動科技領導者,阿迪達斯持續鞏固在運動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在馬拉松等大衆路跑賽事密集開跑之際,阿迪達斯於上海舉辦“從零制勝——ADIZERO科技發佈會”上,重磅展示了全新競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 4,以及ADIZERO 0系列產品全矩陣,引發跑者的廣泛關注。
在品牌主張You Got This與運動科技的賦能下,衆多精英運動員身穿三條紋閃耀各大賽場。阿迪達斯ADIZERO 0系列、越野跑鞋大速星系列等,助力跑者在各大路跑賽事中取得佳績。值得一提的是,ADIZERO 0系列在箱根驛傳、香港馬拉松中上腳率第一,更是包攬了上海半馬男女子冠亞季軍全部領獎臺,以及在倫敦馬拉松上刷新純女子世界紀錄;同時,ADIZERO 0系列還助力吳豔妮打破女子60米欄全國紀錄;頂尖競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 EVO 2不僅首秀柏林半程馬拉松,便助力跑者斬獲女子冠軍、刷新賽會紀錄,還在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倫敦馬拉松上拿下男子冠軍,用實力詮釋“破紀錄成癮”的競速基因。
除了跑步領域外,無論是通過打造頂級裝備助力梅賽德斯-AMG馬石油F1車隊多次登上領獎臺,還是共創雪服助力蘇翊鳴首獲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世界盃銀牌,以及全新PREDATOR VICTORY亮相綠茵場,均是阿迪達斯以創新運動科技貫徹“只給運動員最好的”理念的最好例證。
爲了讓更多人獲得最佳的運動體驗,阿迪達斯不斷將尖端運動科技普及化,其創新推出跑鞋SUPERNOVA領航系列、ADIZERO BOSTON 13、RAPIDMOVE ADV 2閃電彎綜合訓練鞋、OPTIME超感繃帶系列等產品,旨在更好地助力消費者踐行“通過運動改變生活”。
全力加碼運動之外,阿迪達斯更是將運動的經典元素與時尚潮流相結合,以創新設計開啓運動時尚的新篇章,助燃品牌熱度提升。2025開年以來,阿迪達斯先後推出新中式系列、先鋒運動系列、聯名款SUPERSTAR等產品,贏得了衆多年輕人的青睞。日前,又官宣了李現爲阿迪達斯品牌全線代言人。
此外,阿迪達斯還在上海永源路整條街道打造了轟動時尚潮流圈的“貝殼頭街區”,上海時裝週期間在安福路打造了“三葉草女孩”限時空間,以及推出了FUTURE OF STYLE先鋒視覺檔案展等潮流活動,以運動時尚、街頭文化賦能,強化品牌勢能。
在運動表現與運動時尚雙輪驅動業績強勁增長的同時,阿迪達斯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也愈發堅定。以消費者爲中心的阿迪達斯,深度發掘中國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目前衆多產品均是由成立20週年的上海創意中心(CCS)設計。譬如,阿迪達斯攜手清華大學發佈的首個聯名系列,受到師生們的喜愛,掀起了搶購熱潮,部分爆款單品上線即秒罄。
阿迪達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蕭家樂表示,“大中華區業績連續兩個季度雙位數增長、品牌熱度跑出加速度,得益於堅持‘在中國,爲中國’本土化戰略,持續加碼運動表現和運動時尚。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未來將繼續強化產品與服務品質,帶來更多創新產品及契合本土需求的特色尖貨,推動運動消費體驗升級,更好地服務中國的運動員和消費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