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重壓難擋“AI阿爾法”! 全球最大資管機構力挺AI投資主題

智通財經網
04-29

智通財經APP獲悉,來自全球最大規模資管機構貝萊德(BlackRock)的股票分析師團隊敦促投資者們仍應保持對於人工智能驅動型股票(AI-driven)的適度配置敞口(若無敞口則應選擇逢低佈局),儘管面臨近期的全球範圍內貿易政策劇烈波動,該機構仍然強調,特朗普政府掀起新一輪面向全球範圍的激進關稅政策,但AI投資主題以及所謂“AI投資邏輯”本身所具備的長期投資回報增長潛力仍然“完好無損”。

在貝萊德股票分析團隊看來,特朗普政府所主導的關稅政策重壓難擋AI投資邏輯帶來的“超額阿爾法屬性”。貝萊德建議投資者們持續配置人工智能驅動型股票,並認爲這些股票具備強大的“阿爾法屬性”——即跑贏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的概率,且相比消費、能源、礦業等其他熱門板塊投資收益而言將高得多。

資管巨頭貝萊德力挺AI投資主題

“具有強勁的盈利能力且資產負債表強勁的人工智能驅動型科技公司最能夠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中運籌帷幄。”貝萊德分析團隊在《春季投資指引》研究報告中指出。

無獨有偶,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以下簡稱“大摩”)近期發佈的研報顯示,AI/ML(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這兩大前沿科技支出在美國科技類型企業的IT預算中佔據最優先位置,在AI浪潮推動下需求持續強勁的安全防禦軟件緊隨其後。

特朗普幾乎一己之力掀起的“關稅巨浪”,使得全球股市數以萬計的億美元市值蒸發,並且一度將華爾街交易員以及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者們推向“拋售一切你可以拋售的金融資產”的絕望與崩潰邊緣,然而特朗普此前在他個人創立的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發佈暫緩面向全球的“對等關稅”的最新消息後,堪稱美股“大奇蹟日”的超級大反彈引領全球股市史詩級上攻,而在4月上旬的大反彈之前全球股市一度蒸發超10萬億美元市值。

大摩與貝萊德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出,與AI/ML關聯最爲密切的科技股,尤其是AI算力產業鏈長期以來的領軍者——比如英偉達博通、美光以及臺積電等芯片巨頭,以及賽富時、Applovin、微軟以及亞馬遜等AI軟件領域領軍者,有望在美股戰術反彈之際彰顯遠強於標普500指數以及有着“科技股風向標”稱號的納斯達克100指數的“阿爾法超額收益”。所謂的“阿爾法”定義爲實際投資的收益遠超“貝塔收益”——即指代遠遠超出那些跟蹤基準股指所實現的同步投資收益數據。跟蹤基準指數實現的同步收益也被稱作“貝塔收益”(Beta)。

貝萊德的分析師團隊指出,過去幾年人工智能是全球股市領漲的最關鍵驅動力,並且預言未來幾年也將如此。儘管美國政府不斷調整的貿易政策措施——包括針對個別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管制與關稅風險,仍然有可能繼續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貝萊德仍然認爲“精選AI投資機遇”仍在不斷浮現。

與全球實體經濟行業面臨的隨着關稅政策愈發高企的投入成本風險截然不同的是,貝萊德的分析師們表示,與AI算力產業鏈相關的關稅豁免以及全球一體化供應鏈爲人工智能驅動型科技型企業帶來了估值與基本面韌性。

據貝萊德估算,美國紡織和服裝企業高達87%的商品來自中國等海外市場,在分散化的貿易格局中利潤率將受到嚴重擠壓;但是相對而言,尤其是AI軟件領軍者們則受益於 AI訓練/推理成本自DeepSeek橫空出世以來呈現指數級下降,這被稱爲“結構性順風”,有望在宏觀經濟逆風中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關稅重錘壓不住井噴式擴張的AI算力需求

對於AI GPU和AI ASIC爲核心的AI基礎設施建設領軍者們而言,則有望受益於臺積電美國工廠產能提升帶來的業績韌性,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來持續豁免高性能芯片、熱門消費電子等電子類產品相關的關稅舉措,相比於非AI驅動板塊,有望實現遠超大盤的“阿爾法超額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US)近日業績電話會議顯示,管理層預計2025與2026 年均爲業績增長年,且預計終端市場動態需求將使得芯片產品組合傾向高端製程AI芯片與數據中心存儲芯片。這家堪稱“人類科技巔峯”的半導體設備巨頭強調關稅重壓下AI算力需求持續強勁,隨着AI算力重心轉向需求堪稱無止境的AI推理領域,這點已經獲高端光刻機客戶證實,紛紛表露出AI科技領域需持續大規模投資。

有着“芯片代工之王”稱號的臺積電(TSM.US)週四公佈的業績同樣顯示AI算力需求猛增,淨利潤猛增60%,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面向全球的關稅大棒重壓下,臺積電重申強勁的業績增長數據。臺積電維持其2025年的營收增長預期,預計今年的增長速度仍將達到25%左右,與1月份設定的目標完全一致,其中人工智能(AI)相關的營收規模預計將翻番。

在全球投資者聚焦的關稅相關問題上,臺積電表示未觀察到客戶行爲因美國關稅而發生任何變化,其樂觀的預期基調與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形成了鮮明對比。尤其是臺積電計劃將CoWoS先進封裝產能翻番,主要用於英偉達AI GPU產能,這也表明該公司對AI芯片無比強勁需求將持續到2026年初充滿信心。

在業績電話會議中,臺積電管理層仍然預計未來5年(即2024-29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目標約爲20%,其中人工智能相關營收預計將增長45%左右,與上次業績會議給出的強勁預期完全一致,暗示臺積電沒有看到特朗普面向全球的激進關稅政策帶來的任何程度需求降溫。關於第二季度預期,臺積電管理層預計Q2營收區間在284億美元至292億美元,意味着有望環比增長超13%,同比增長超36%,遠超市場預期的271.6億美元。

貝萊德分析團隊支出,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今年計劃單在AI基礎設施資本支出上就有可能將大舉投入逾 3150 億美元,其中英偉達AI GPU佔據主導地位,其他支出則主要集中於AI ASIC、高性能網絡硬件以及核心電力設備。

上圖爲四大資本支出巨頭 vs. 標普 500指數的其餘成分公司

不過貝萊德分析師團隊警告稱:“任何對這些支出計劃的調整都可能挑戰AI交易的主題主導地位。”從積極層面來看,貝萊德分析師們預計,即使在貿易持續緊張情勢下,全球對於AI算力基礎設施以及AI應用軟件產品無比強勁的需求仍將支撐AI投資邏輯。

該機構主張將資金佈局於由技術專家們進行主動管理的ETF類型產品,以把握AI技術棧各層不斷演變的投資機遇,比如AI驅動型ETF——AI-Powered Equity ETF(代碼:AIEQ)。

“隨着AI投資主題愈發成熟,投資者們需要靈活且以研究驅動的方法來識別AI熱潮之下的最終受益者羣體。”貝萊德分析師團隊表示,並強調從硬件到軟件的投資組合押注對於捕捉分階段型的投資回報增長可謂至關重要。

貝萊德總結道,儘管短期內全球貿易政策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投資者們仍應在戰略上保持 AI驅動型股票的配置敞口。尤其是基本面穩健的AI驅動型科技公司將繼續大幅跑贏大盤,而供應鏈相對脆弱的企業可能將在2025年餘下時間的貿易政策動態演變中面臨更大壓力。

德意志銀行、瑞銀以及Piper Sandler在最新研報中雖然小幅下調英偉達目標股價,但是仍然予以至少135美元的12個月內目標股價,以及等同於“買入”的最樂觀評級。TIPRANKS彙編的華爾街分析師最新評級與目標價顯示,華爾街對於英偉達股票的共識評級爲“強力買入”,並且未出現任何“賣出”評級;12個月內的平均目標價高達167美元,意味着潛在上行空間高達50%;最高目標價則高達200美元,最悲觀的目標價則爲120美元——仍顯著高於當前股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