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不需要3nm工藝,靠着28nm芯片,一樣能賺大錢

Ofweek光電信息網
昨天

衆所周知,在芯片代工領域,臺積電三星是第一梯隊的,這兩大廠商是全球技術最先進的,目前達到了3nm,今年預計會進入2nm,真正的遙遙領先沒有對手。

中芯國際聯電、格芯是第二梯隊的,這三家廠商,目前的技術與臺積電對比,確實差一些。

其中中芯國際技術最先進,有14nm,還有N+1。而聯電、格芯,技術相對遜色一點,因爲它們不再往10nm以下發展了,主力是28nm及以上這樣的工藝,市場份額相差不大,在5-6%左右。

具體的排名,份額,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上圖顯示的2024年4季度數據,就能夠看出來,至於第三梯隊,就是華虹、高塔這些了,份額已經低於3%,技術更是在40nm及之後了。

而基於這個排名、技術等級,大家都認爲臺積電、三星纔是最賺錢的,畢竟技術越先進,競爭越小,溢價越高,毛利率越高,比如臺積電毛利率超過50%。

而使用成熟工藝的廠商,賺的是辛苦錢,大家競爭大,溢價不高,毛利率大多在20%以下。

不過,沒有3nm這樣的先進工藝,就不賺錢了麼,也不是的,近日聯電的財報顯示,不靠3nm,就靠着28nm這樣的工藝,一樣能賺大錢,毛利率也可以不錯的。

聯電一季度營收578.6 億新臺幣,同比增 5.9%,毛利率 26.7%,歸屬母公司淨利 77.8 億新臺幣,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2/28 納米制程營收創新高,22 納米營收季增 46%,已經佔到總營收的37%了,是其第一大收入來源。

如上圖所示,聯電的主要營收就是22/28nm,40nm、65nm,這三大工藝,貢獻了營收的69%,另外的工藝一共貢獻了31%。

靠着這些成熟工藝,其毛利率一樣能夠達到26.7%,而中芯國際雖然有14nm、N+1這樣的更先進的工藝,其2024年的毛利率僅爲18.59%,遠低於聯電。

另外,雖然聯電不會往10nm以下研發了,但其還是計劃會推出12nm工藝,其實也就是14nm工藝,預計會在2026年完成工藝驗證,並於2027年投入生產。

可見,不一定非得研究更先進的工藝,只要找準客戶需求,提供更多特色服務,把品質做好,一樣也能夠賺錢。

但當然,能夠研究更先進的工藝更好,只是如果研究不出來,那就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發揮自己的優勢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