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覈准大超預期 AI及核聚變等助力核電零部件板塊業績與估值共振

智通財經
04-29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國常會覈准的機組數量及時間均大超預期,自主可控邏輯及AI需求刺激下,核電有望成爲新基建,全球範圍內核電產業有望迎來複興,國內方面核電機組的有序推進有望拉動零部件訂單增長,四代堆及小堆接連取得突破,核聚變打開行業天花板,建議關注在手訂單飽滿的核電閥門龍頭公司;具備高端密封產品優勢的機械密封龍頭公司;在三/四代核電領域實現國產化的特種電機龍頭公司;核電用特種焊材龍頭公司;受益乏燃料貯運及後處理需求的龍頭公司;核級海綿鋯龍頭公司;擁有控制棒驅動機構、核主泵、堆內構件製造資質的公司。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常會覈准10臺機組,數量及覈准時間超預期。

據新聞聯播4月27日消息,當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覈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據核電那些事微信公衆號,此次在國常會上獲批的新項目分別是廣西防城港核電三期(5、6號機組),廣東臺山核電二期(3、4號機組),浙江三門核電三期(5、6號機組),山東海陽核電三期(5、6號機組),福建霞浦核電一期(1、2號機組),共計5個工程、10臺新機組。2022年以來,我國已連續四年每年覈准10臺及以上核電機組,保持了常態化審批節奏,且此次4月份即有一次性十臺機組覈准,此次覈准數量及時間均大超預期。

自主可控,國產化龍頭顯著受益。

核電板塊無懼關稅變動風險,爲進一步保證能源安全,我國早已圍繞關鍵設備材料國產化替代、在役機組安全性能提升、核電自主軟件開發取證等積極推進研發工作,已形成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主設備成套供應能力。根據新華網2024年5月16日文章《中核集團: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目前“華龍一號”相關設備國產化率已超90%。進口替代趨勢有望拉動我國自主生產的核電零部件單位價值量進一步提升,預計細分領域龍頭生產商將顯著受益。

AI發展拉動能源需求,核電成長邏輯明確。

據新華社4月2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24年9月18日測算數據,如果今後核電產業實現“高增長”,到2050年全球核電發電量將達到890GWe(十億瓦電功率),考慮到目前全世界正在運行的439座核電站的發電量爲395GWe,到2050年爲止,最多將追加建設550座核電站,行業成長邏輯明確。

四代堆及小堆接連取得革命性突破,出口預期進一步擴充市場空間。

據新華社4月10日消息,我國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釷基熔鹽堆已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建成運行。據核電那些事微信公衆號,4月14日中國與越南發佈關於持續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其中第六章提及核電相關合作;4月17日中國與馬來西亞發佈關於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提出將探討和推進核電領域開展合作。判斷未來核電出口預期較高,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空間。

長期政策明確,零部件進入交付高峯期。

據中國核工業微信公衆號,4月27日,2025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京召開,同時《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發佈,其中提到按照當前的建設速度和節奏,2030年前中國運行核電規模將成爲世界第一。且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中披露的華龍一號項目總體計劃,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閥門等機組零部件交貨週期在2-3年。考慮到2022年的高覈准數量,閥門等核心零部件2025年已進入集中交付期,釋放核電零部件企業業績彈性。

核聚變打開遠期天花板,板塊公司有望迎業績與估值共振。

4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黃海華在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二次審議的原子能法草案,其中明確提出國家鼓勵支持受控熱核聚變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判斷核聚變行業政策信號將不斷強化。2030-2035年區間全球核聚變裝置市場規模有望超2萬億元,遠期商業化後空間廣闊,基於遠期折現視角,判斷核聚變概念有望拉動核電行業估值提升。

投資策略:

國常會覈准的機組數量及時間均大超預期,國內外核電機組項目有序推進,同時觀察到目前核電零部件環節出現四個趨勢:1)前期批覆機組對應零部件訂單進入集中交付期;2)新覈准機組批覆有望爲零部件環節奠定2-3年後的成長空間;3)核電產業鏈的國產化趨勢在覈心零部件龍頭公司帶領下開始加速;4)核聚變概念有望帶動板塊估值提升。

核電零部件環節已經具備較爲清晰的量利齊升邏輯,建議關注在手訂單飽滿的核電閥門龍頭公司;具備高端密封產品優勢的機械密封龍頭公司;在三/四代核電領域實現國產化的特種電機龍頭公司;核電用特種焊材龍頭公司;受益乏燃料貯運及後處理需求的龍頭公司;核級海綿鋯龍頭公司;擁有控制棒驅動機構、核主泵、堆內構件製造資質的公司。

風險因素:

核電機組批覆節奏不及預期;核電機組建設進度不及預期;核電機組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核電機組出現重大安全事故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