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收盤(04.30) | 恒指收漲0.51% AI概念股表現強勁 內銀股績後走軟

智通財經網
昨天

智通財經APP獲悉,港股三大指數探底回升,恒指站穩兩萬二上方,恆科指漲超1%表現最佳。截止收盤,恒生指數漲0.51%或111.3點,報22119.41點,全日成交額2015.53億港元;恒生國企指數漲0.1%,報8076.26點;恒生科技指數漲1.35%,報5087.42點。全月來看,恒指累跌4.33%,國指累跌5.17%,恆科指數累跌5.7%。

光大證券指出,當前恒生指數估值處於中等偏低位置,而恒生科技指數估值正處於歷史低位,從估值角度來看,港股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在國內政策積極發力,以及海外擾動減弱的雙重支撐下,港股市場有望延續震盪回升格局。可關注科技成長及高股息佔優的“啞鈴”策略。

藍籌股表現

小米集團-W$(01810)$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漲5.27%,報49.95港元,成交額118.83億港元,貢獻恒指72.58點。小米大模型團隊宣佈開源首個爲推理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據介紹,在數學推理(AIME 24-25)和代碼競賽(LiveCodeBench v5)公開測評集上,MiMo僅用 7B 的參數規模,超越了OpenAI 的閉源推理模型 o1-mini 和阿里 Qwen 更大規模的開源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

其他藍籌股方面,周大福$(01929)$漲8.46%,報10.38港元,貢獻恒指2.61點;友邦保險$(01299)$漲6.51%,報58.1港元,貢獻恒指63.58點;招商銀行$(03968)$跌4.61%,報42.45港元,拖累恒指13.18點;工商銀行$(01398)$跌2.92%,報5.32港元,拖累恒指21.84點。

熱門板塊方面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飄紅,小米漲超5%,阿里漲超2%,網易、快手均漲超1%,騰訊則漲0.89%。國內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近期動作不斷,AI概念股普遍走強,金山雲大漲逾14%;機器人概念股多數上漲,微創機器人漲超11%;內險股、半導體股、智駕概念股紛紛向好。另一邊,一季報業績遜於預期,內銀股跌幅居前;三大航一季度集體虧損,航空股走勢疲軟;有色金屬、風電股等普遍承壓。

1. AI概念股走勢強勁。截至收盤,金山雲$(03896)$漲14.2%,報7.4港元;邁富時$(02556)$漲10.4%,報43港元;美圖公司$(01357)$漲10.28%,報5.47港元;第四範式$(06682)$漲7.28%,報40.55港元。

近期,國內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動作不斷。4月29日凌晨,阿里巴巴宣佈推出新一代通義千問模型Qwen3,參數量僅爲DeepSeek-R1的1/3,成本大幅下降,並在ChatBot Arena等榜單中性能全面超越R1、OpenAI-o1等全球頂尖模型,登頂全球最強開源模型;4月30日,小米大模型團隊通過“Xiaomi MiMo”公衆號宣佈,小米開源大模型Xiaomi MiMo。另據報道,騰訊對其混元大模型研發體系進行了全面重組,主要圍繞算力、算法和數據三大核心板塊刷新團隊部署,加碼研發投入。

平安證券表示,以DeepSeek系列大模型爲代表的國產大模型性能已可比肩海外領軍大模型,且成本更低。大模型在我國已應用於端側、教育、金融、辦公、傳媒、醫療、智能汽車、企業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德邦證券表示,在我國AI應用政策高度持續提升和以DeepSeek爲代表的AI技術創新持續突破的情況下,2025年“人工智能+”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時期,加快AI技術深入場景,實現應用的規模化落地。

2. 機器人概念股普漲。截至收盤,微創機器人-B(02252)漲11.01%,報18.96港元;速騰聚創$(02498)$漲6.05%,報37.7港元;優必選$(09880)$漲4%,報87港元;越疆$(02432)$漲1.79%,報73.85港元。

工信部近日表示,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高級載體,將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以人形機器人小切口帶動人工智能大產業發展,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招商證券指出,人工智能是大國博弈的必爭之地,機器人作爲人工智能的終極載體有望充分受益;從中長期角度來看,仍看好人形機器人賽道,建議逢低佈局。國開證券認爲,在政策支持疊加技術升級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

3. 內險股集體上揚。截至收盤,新華保險$(01336)$漲3.47%,報28.35港元;中國財險$(02328)$漲3.03%,報14.3港元;中國人保$(01339)$漲2.91%,報4.59港元;中國人壽$(02628)$漲1.57%,報14.2港元。

截至4月29日晚間,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報出齊。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41.76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中國人保實現歸母淨利潤128.49億元,同比增長43.4%,爲五大險企中歸母淨利潤增速最高的公司;中國人壽實現歸母淨利潤288.02億元,同比增長39.5%;新華保險實現歸母淨利潤58.82億元,同比增長19%。

另外,爲從嚴監管萬能險,金監總局4月25日印發《關於加強萬能型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上述文件2025年5月1日起實施,對不符合文件要求的存量業務,給予一年過渡期。開源證券指出,預計“調整保證利率”的權利主要賦予新單,存量保單不受影響,進一步嚴監管萬能險利於降低險企利差損風險,使萬能險負債成本浮動效果更加明顯。

4. 內銀股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招商銀行(03968)跌4.61%,報42.45港元;工商銀行(01398)跌2.92%,報5.32港元;建設銀行$(00939)$跌2.86%,報6.38港元;農業銀行$(01288)$跌1.86%,報4.74港元。

4月29日晚,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行發佈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一季度,六大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101.84億元,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444.2億元。具體來看,六大行中僅農業銀行及交通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剩餘四家均小幅下降。此外,招商銀行一季度取得營業淨收入837.31億元,同比減少3.11%;歸母淨利潤372.86億元,同比減少2.08%。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指出,宏觀政策導向不變,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積累。降準降息預期增強,銀行息差短期承壓但存款成本優化形成支撐。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銀行估值,中長期資金入市利好紅利行情兌現。該行繼續看好銀行板塊配置價值,維持推薦評級。

熱門異動股

1. 迪生創建$(00113)$復牌飆漲。截至收盤,漲43.1%,報6.84港元。

迪生創建公佈,獲大股東、集團執行主席兼執行董事潘迪生旗下的Bestcity Assets Limited透過安排計劃方式提出私有化,作價爲每股7.2港元,較股份於最後交易日在香港聯交所收市價每股4.78港元溢價約50.63%。倘若私有化計劃生效,所有計劃股份均將被註銷,迪生創建將於緊隨計劃生效後,申請撤銷於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2. 友邦保險(01299)績後走高。截至收盤,漲6.51%,報58.1港元。

友邦保險發佈公告,於2025年第一季度,增長率按固定匯率基準列示。 新業務價值上升13%至14.97億美元,年化新保費增長7%至26.17億美元,新業務價值利潤率增加3.0個百分點至57.5%,新業務合約服務邊際增長16%,股東資本比率保持強勁,應付裕如地超越200%。

3. 速騰聚創(02498)延續漲勢。截至收盤,漲6.05%,報37.7港元。

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出需要強化駕駛輔助、自動駕駛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供給。中信證券認爲,雖然激光雷達此前在行業中更多的是中高價格車型的頂配配置,但該行認爲經歷了此輪規範之後,安全性將成爲L2級別智能駕駛的重要宣傳點,激光雷達作爲安全性的兜底傳感器,有望加速滲透。

4. 百濟神州$(06160)$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漲6.04%,報158港元。

4月30日早間,百濟神州公告,美國專利商標局作出了一項最終書面決定,宣佈Pharmacyclics在‘803 專利授權後複審程序中受到公司質疑的‘803 專利的全部權利無效。Pharmacyclics可對USPTO的最終書面決定提起上訴。公司表示,百悅澤®是其原研藥品,公司將對此類專利侵權指控進行堅決的辯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