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未來五年將在美國投資1500億美元,戰略重點聚焦於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這一舉動可能是在試圖保住其與美國政府的諮詢合同。
儘管現在IBM(IBM.N)的收入更多來自軟件而非硬件,但它目前大多數硬件產品仍然在美國生產,比如在紐約波基普西製造的大型主機。這讓IBM的做法與一些近期宣佈大規模美國投資計劃的公司顯得不同。
今年2月,蘋果(AAPL.O)承諾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入超過5000億美元,包括在德州加倍服務器製造投資、支持“AppleIntelligence”及其基礎設施發展,並推動AppleTV+的本土製作。
不過,與IBM不同的是,蘋果的大部分產品仍在海外製造。此舉被認爲是在關稅政策公佈前,試圖討好特朗普政府。IBM則不太需要擔心關稅影響。
但IBM擁有規模龐大的諮詢業務,而這部分業務已經受到了特朗普政府削減開支舉措的影響。
“我們並不是對這些情況免疫,其他公司也一樣。”IBM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里希納(ArvindKrishna)上週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我們有幾個合同在第一季度受到影響。”
克里希納提到,IBM曾爲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提供服務,而該機構被特朗普政府關閉。“可以預期,我們在USAID的項目受到了影響,但其他大多數合同基本沒變。”他說IBM的合同多爲“任務關鍵型”,涉及構建政府系統。“這類系統更有效率,”他補充說,“但未來的發展很難預測。”
IBM表示其第一季度諮詢收入下降了2%,降至51億美元,若按不變匯率計算則持平。
分析人士認爲,IBM此舉是在努力向美國政府展示其本土承諾,以防進一步失去業務,尤其考慮到量子計算仍處於早期階段。
D.A.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GilLuria)表示:“我們認爲IBM會持續投資於新興的量子技術領域,但這個引人注目的投資數字更可能是對美國政府的一種姿態。”他說,“大型科技公司正試圖通過在美國作出鉅額投資承諾,來保護自己不被捲入貿易衝突。”
儘管蘋果正逐步將製造業務轉向印度,但預計下半年仍會受到關稅影響。韋德布什分析師丹·艾夫斯(DanIves)表示:“我認爲他們是在效仿蘋果和臺積電(TSM.N)的做法。投資美國,已經是他們戰略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有助於在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時維持良好關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