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新興市場投資者、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麥樸思(Mark Mobius)表示,鑑於貿易相關的不確定性可能持續長達六個月,他已將其基金的大部分持倉維持在現金中。
麥樸思週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這個階段,現金爲王。所以我基金裏95%的資金都是現金。目前,我們必須保留現金,並在時機成熟時做好行動準備。”
麥樸思已經投資新興市場約三十年,他表示,印度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在這種環境下會表現相當不錯,“但我們必須等到這一切穩定下來,看到這種不確定性平息。”
他表示,投資者可能只有在貿易談判在未來四到六個月內進行後,才能評估市場機會。麥樸思補充說,他不會持有如此多現金“超過三到四個月”,並將根據機會所在地開始部署部分資金。“如果市場進一步下跌,我們當然會投入更多資金。”
目前,投資者已大量湧入新興市場債券,因爲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實施後,美國國債長期以來作爲避險資產的聲譽受到打擊。
根據摩根大通提供的最新數據,新興市場本幣債券收益率在4月2日(特朗普宣佈關稅時)至4月25日期間下跌了13個基點。相比之下,基準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同期上漲了7個基點以上。
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Carol Lye表示:“我們看到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固定收益資產。”她補充說,市場對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等國的債券需求可能會增加。
由於這些債券以本幣定價,海外投資者的購買也增加了對本幣的需求。Lye表示:“實際收益率仍然非常高。所以這種溢價讓我們值得投資新興市場,而且這些貨幣也受益於資金從美元中流出的趨勢。”
麥樸思表示:“這是投資者努力從美國市場多元化,特別是本地投資者。”他補充說,新興市場的國內投資者很可能屬於從美國國債轉向這些固定收益資產的羣體,因爲他們持有本幣。
美國國債拋售也導致資金湧向其他避險資產,如歐元債券和日本國債,但專家表示,考慮到它們是發達市場,這種輪動並不罕見。
Brandywine的Lye表示,令投資者對新興市場感到意外的是普遍的說法和預期,即在美國經濟衰退即將來臨的情況下,新興市場“不會挺住”。
她表示:“我認爲很多人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因爲它們(新興市場)正在挺住。”她補充說,其中一些國家有足夠的財政緩衝和貨幣空間來抵消增長擔憂。
其他市場觀察人士指出,當美元承壓時,新興市場本幣固定收益資產的表現往往優於其他資產。
一家專注於全球新興市場的投行的策略研究團隊副總裁Tadas Gedminas表示:“在美元走弱、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全球利率寬鬆的市場環境下,新興市場本幣固定收益資產往往會跑贏大多數其他固定收益資產。”
Insight Investment系統性固定收益主管Paul Benson表示,投資者,特別是美國投資者,正開始通過“全新視角”看待新興市場。
Benson表示,過去,當美國投資者試圖投資海外,例如新興市場債券時,一旦美元走強,他們常常會虧損。強勢美元會縮減以其他貨幣進行投資的利潤。他說:“但2025年美元的‘狂飆突進’終於扭轉了局面。”他補充說,美元和國債等典型避險資產甚至像美國風險資產一樣表現不佳,這已經引起了美國國內投資者對海外機會的興趣。
Aberdeen Investments固定收益總監Viktor Szabó表示,雖然他看好新興市場本幣債券,但現在確定全球投資者正將債券頭寸轉向何處還爲時過早。
Aberdeen還指出,一些投資者並沒有完全將資金撤出美國主權債務,而是從長期美債轉向了2年期美債等短久期債券。
在特朗普4月2日宣佈關稅後的幾天裏,2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而3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一週內飆升了30個基點以上,基準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上漲了30個基點。
Benson表示:“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生活在一個美國國債是終極避險資產的世界,如果這種觀念發生變化,許多投資者將不得不完全重新思考他們的資產配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