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僅實現0.2%的增長 出貨量達2.969億臺

智通財經網
昨天

智通財經APP獲悉,Canalys(現併入Omdia)最新研究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僅實現0.2%的增長,出貨量達2.969億臺。由於階段性換機高峯進入尾聲以及廠商尋求更健康的庫存水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速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回落。

三星憑藉最新旗艦產品的發佈以及性價比A系列新品鞏固了第一的位置,出貨量達6050萬臺。蘋果(AAPL.US)憑藉其在亞太新興市場以及美國市場的增長位列第二,出貨量達5500萬臺,份額達19%。小米(01810)穩居第三,出貨量達4180萬臺,市場份額爲14%,豐富的生態產品組合助力其在中國本土市場和海外新興市場強化品牌優勢。vivo和OPPO位列第四及第五位,出貨量分別爲2290萬臺和2270萬臺。

Canalys(現併入Omdia)首席分析師朱嘉弢指出:“各區域智能手機狀況正變得複雜。在過去一年增長勢頭強勁的印度、拉美和中東等區域出現了明顯下滑,顯現出大衆產品區間換機需求的飽和。多數安卓品牌正在一季度積極調整自身的庫存水平以避免影響新機發布和渠道價格體系。歐洲市場在經歷了短暫的復甦後再次出現下跌,廠商受困於去年末的旗艦機高庫存以及生態設計法案對未來中低端區間產品線的擾亂。然而仍然有區域市場呈現出旺盛的需求。中國內地市場的增長源自於國補政策的刺激;而非洲市場持續受到活躍的零售渠道和廠商的積極市場開拓所推動。在如此複雜多變的區域格局中,廠商仍有通過產品結構優化獲得增長的機會,例如vivo和榮耀均在其海外市場獲得了雙位數的成長,榮耀的海外出貨量甚至達到了其歷史新高。”

Canalys(現併入Omdia)研究經理周樂軒補充道:“令人關注的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在一季度同比增長12%,大部分由蘋果推動。蘋果在複雜多變的關稅政策到來前已經積極實施備貨。儘管產自中國內地的iPhone設備仍佔據美國出貨的大部分,印度生產的iPhone設備正在季度末加速出貨,主要爲iPhone 15和16系列的基礎版,iPhone 16 Pro系列同樣在加速生產。由於對等關稅政策的反覆變動,蘋果很有可能繼續把美國相關的機型生產轉移至印度來減少風險。關稅預計也將對入門級設備產生更大的影響,廠商可能會減少低價型號的供應,並推高美國市場的平均售價。這種態勢不僅爲蘋果公司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也給在市場上競爭的安卓品牌帶來了挑戰。產品定價策略、運營商綁定設計以及未來新品產品結構等都將深受挑戰。未來2~3個季度內美國市場將受到渠道庫存修正、消費者信心下滑的影響而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朱嘉弢總結說:“儘管第一季度市場表現平平,主要智能手機品牌暫時未有調整全年目標的計劃。廠商仍然寄希望於第二季度和下半年市場迎來回暖的趨勢。部分區域如東南亞、拉美等在3月份已經有逐步復甦的跡象。同時正在逐漸降低的庫存水平和年中中低端新品逐漸上市給廠商帶來了信心。但是廠商仍將面對諸多挑戰。一是廠商在大衆產品區間已經採取謹慎升級硬件規格的策略以應對成本上漲,需要對新老品管理、產品定價、市場營銷等實施更爲精細化的管理。二是中端US$200-400區間的競爭將更爲擁擠,廠商急於從中端尋求整體均價水平的突破口。三是全球性貿易戰有可能催生越來越多的國家謀求智能手機的本地化生產,這給廠商帶來潛在的投資及成本壓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