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在財務造假風波“出局”5年後,黎輝帶着大鉦資本“殺回”瑞幸董事會。
4月29日晚間,瑞幸咖啡(OTC:LKNCY)在披露第一季度財報的同時,宣佈了一項重要高管人事變動。即日起,郭謹一不再擔任瑞幸咖啡董事長,但將繼續擔任首席執行官及董事;新董事長的位置,將由公司目前最大股東——大鉦資本的董事長黎輝接任。
曾因“財務造假風波”出局董事會
瑞幸咖啡創立至今,共經歷過兩次董事長變動。
第一次發生在2020年公司財務造假風波之際,創始人陸正耀在股東大會上被罷免出局後,郭謹一臨危受命;第二次則是現在。
事實上,新董事長黎輝並非空降,他背後的大鉦資本是瑞幸咖啡早期股東,在瑞幸2019年赴美上市前,就通過兩輪投資成爲公司最大的外部投資機構。
黎輝最早作爲大鉦資本的代表進入瑞幸咖啡董事會,財務造假風波事件發生後,黎輝與陸正耀由於理念分歧和利益衝突,從合作伙伴走向分道揚鑣,但均在股東大會決議後出局瑞幸董事會。
不過,這並不影響大鉦資本對瑞幸的持續投入。
曾有媒體報道,陸正耀被罷免出局後一度想重回瑞幸,風波之中,大鉦資本牽頭的財團收購了前管理團隊陸正耀、錢治亞所持有的股份,從而獲得了瑞幸咖啡超50%的控制權,並積極推動公司重組。如今,大鉦資本持有瑞幸超31%的股份,有53.6%的投票權。
水芙蓉 攝
許多公司董事長的突發變動與業績不及預期、戰略分歧等因素有關,與之不同的是,郭謹一的經營管理能力市場有目共睹,稱得上是瑞幸“逆風翻盤”的關鍵人物。在他的主導下,瑞幸在運營策略、產品研發、門店擴張等方面全面調整,如今已經躍居爲中國最大咖啡品牌,業績規模、產品口碑、品牌形象顯著提升。
郭謹一的“退位”更像是資本層面的權力交接。
對於董事長位置的變動,郭謹一表示,“非常榮幸地歡迎黎輝重新加入董事會並擔任董事長一職。他在商業管理方面的經驗,將極大地促進我們在國內外的業務增長和戰略發展。”
黎輝表示,未來將和郭謹一及管理團隊緊密配合,繼續堅定推進當前的戰略舉措,帶領公司邁向下一個增長階段。
資本運作經驗豐富
值得注意的是,黎輝有非常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
在創立大鉦資本前,其曾任華平投資亞太區總裁,主導投資了藥明康德、中通快遞等知名企業,帶領企業成功上市並實現市值增長。黎輝與陸正耀結緣也發生在華平投資時期,其推動了神州租車的擴張和上市,並在2016年正式加盟神州優車,出任副董事長負責戰略和資本運作,幫助公司完成70億元的戰略融資並在新三板掛牌。
黎輝的重新迴歸,或許意味着瑞幸未來在資本市場有變動的可能。
從納斯達克停牌退市後,瑞幸一直在美國的粉單市場進行場外交易,如今公司業績、品牌形象均已實現逆轉,是否考慮重回納斯達克主板一直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郭謹一沒有對重返納斯達克表示拒絕,其在去年10月的業績電話會上表示,瑞幸會持續關注美國資本市場,但公司現階段的首要任務仍是踐行公司業務戰略,對於重返主板、恢復主板上市地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左宇 攝
最新財報顯示,瑞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88.65億元,同比增長41.2%;淨利潤爲5.2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0.8億元相比,盈利能力有大幅提升。
這得益於門店規模的進一步提升,第一季度瑞幸新開了1757家門店,目前全球門店總數超2.4萬家。海外市場方面,其在新加坡開出57家門店,馬來西亞開出8家。
另外,打了很久的“價格戰”在今年呈熄火態勢。許多消費者發現瑞幸“9.9元活動”持續縮水,甚至許多出現在9.9元專區中的產品,在標價上悄悄加上了3元。
業績交流會上,有投資者提問公司在產品價格策略發生變更?郭謹一對此表示,規模增長和市佔率仍是瑞幸當前最重要的戰略重點。目前沒有提價計劃,將繼續保持有競爭力的價格策略,夯實並擴大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