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見習記者|趙帥
截至4月30日開盤前,絕大多數山東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已經披露。數據顯示,在營收方面,濟南以6567.38億元拔得頭籌,青島、煙臺分別以6490.06億元和4972.41億元緊隨其後;而在創利領域,青島上市公司表現尤爲亮眼,全年創造淨利潤477.10億元,遠超第二名煙臺的354.22億元與第三名濟南的302.61億元。研發投入上,青島、濰坊、煙臺和濟南四個地市研發費用均突破百億元大關,展現出強勁的創新活力。
濟南:國資擔當,能源企業表現突出
濟南上市公司呈現出鮮明的國資主導格局。儘管濟南並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市,但國有控股企業在當地上市公司羣體中佔據關鍵地位。浪潮信息(000977.SZ)、華電國際(600027.SH)2024年營收分別達到1147.67億元、1129.94億元,位列濟南地區前兩名。山東黃金(600547.SH)、山東鋼鐵(600022.SH)、山東路橋(000498.SH)營收均超700億元,中國重汽(000951.SZ)營收449.29億元,排名第六。
在創利方面,華電國際以68.36億元淨利潤位居濟南地區榜首。作爲國內大型綜合性能源企業,華電國際主要從事發電廠建設與經營,涵蓋燃煤、燃氣及可再生能源項目。2024年,公司發電量達2226.26億千瓦時,上網電量2084.53億千瓦時,平均上網電價約511.74元/兆瓦時。受上網電量、電價及燃料價格等因素影響,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42.17%。
(濟南地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前10,單位:億元)
青島:龍頭引領,海外拓展成效顯著
2024年,青島上市公司以6490.06億元營收、477.10億元淨利潤的優異成績,穩居山東各市前列。在青島66家上市公司中,海爾智家(600690.SH)堪稱“頂樑柱”。其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59.81億元,佔青島地區上市公司總營收的45.15%;淨利潤達195.76億元,佔總淨利潤的38.39%。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海爾智家不僅在青島獨佔鰲頭,在整個山東板塊也穩居榜首。
近年來,海爾智家經營業績持續穩健增長。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爲2435.14億元、2614.28億元、2859.81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爲7.22%、7.33%、4.29%;淨利潤分別爲147.32億元、167.32億元、195.76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爲11.34%、13.57%、14.55%。海外市場是海爾智家增長的重要引擎,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在東南亞、南亞等新興市場通過聚焦高端產品、推進零售模式轉型,實現快速增長,整體海外市場收入達1438.14億元,同比增長5.43%。其中,北美市場收入795.29億元,進一步鞏固了廚電、冰箱等多個品類的市場領導地位;歐洲市場收入320.89億元,同比增長12.42%;南亞市場收入115.25億元,同比增長21.05%;澳新市場收入66.42億元,同比增長8.14%;東南亞市場收入66.33億元,同比增長14.75%;在日本市場,按銷量計算,公司冷櫃、冰箱、洗衣機分別佔據市場份額第一、第二、第三名。
此外,海信視像(600060.SH)、青島啤酒(600600.SH)、賽輪輪胎(601058.SH)2024年營收均超300億元,青島港(601298.SH)、青島啤酒、青島銀行(002948.SZ)、賽輪輪胎淨利潤均超40億元。
(青島地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前10,單位:億元)
濰坊:雙核驅動,龍頭企業表現亮眼
濰柴動力(000338.SZ)與歌爾股份(002241.SZ)是濰坊上市公司的兩大核心力量。2024年,濰柴動力實現營收2156.91億元、淨利潤142.78億元,歌爾股份營收1009.54億元、淨利潤25.86億元,二者穩坐濰坊上市公司前兩名。其中,濰柴動力營收在山東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淨利潤位列第四,且創下上市以來最佳盈利紀錄。
公司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製造產業集團之一,發展願景是打造科技領先、綠色發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跨國集團。多年來,公司堅持產品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致力於打造最具品質、技術和成本三大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成功構築起了動力系統、商用車、農業裝備、智慧物流等板塊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濰坊地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前10,單位:億元)
濟寧:兗礦能源一騎絕塵
2024年,兗礦能源(600188.SH)成爲魯股中最賺錢的企業。公司實現營收1391.24億元,位居全省第四;淨利潤209.32億元,高居全省榜首。在濟寧11家上市公司中,兗礦能源營收佔比65.04%,淨利潤佔比80.09%,處於絕對主導地位。
2024年,兗礦能源主導產品產量再創新高,商品煤產量達1.42億噸,同比增加1039萬噸;化工品產量870萬噸,同比增長11萬噸。公司經營業績穩居行業前列,實現營業收入1391.24億元,歸母淨利潤144億元,淨資產回報率18.3%,總資產達3586億元。
煙臺:萬華化學創新領航
煙臺擁有51家上市公司,數量僅次於青島。萬華化學(600309.SH)以1820.69億元營收、147.91億元淨利潤成爲煙臺2024年盈利最高的企業。在研發投入上,萬華化學投入45.50億元,位列山東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第四名,與第三名歌爾股份的45.69億元研發費用相差甚微。
其他市:百花齊放,百億企業嶄露頭角
在威海、淄博、臨沂等11個市,共有14家企業營收突破百億元。威海的中航沈飛(600760.SH)、家家悅(603708.SH)、三角輪胎(601163.SH),德州的華魯恆升(600426.SH)、金能科技(603113.SH)、索通發展(603612.SH),淄博的齊翔騰達(002408.SZ)、博彙紙業(600966.SH)、新華醫療(600587.SH),以及聊城的魯西化工(000830.SZ)、東營的華泰股份(600308.SH)、菏澤的步長製藥(603858.SH)、臨沂的史丹利(002588.SZ)、濱州的濱化股份(601678.SH),這些企業共同構成了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的多元力量,展現出各市產業發展的特色與活力。
(11市營收過百億企業,單位:億元)
編輯|張廣德 曲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