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於4月25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證券擔任獨家保薦人。作爲一家成立於2012年的零食企業,三隻松鼠已從單一堅果品類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中資休閒零食企業,若此次順利登陸港股,將成爲國內首個"A+H"雙上市的零食品牌。
百億營收與盈利突圍
2024年106.22億元的營收,相較於2023年的71.15億元,49.3%的增速背後,是業務結構的深層變革:曾經貢獻超八成收入的堅果品類,如今佔比已降至50.52%,而烘焙、肉製品等新品類以年均37%的增速填補增長缺口。更值得關注的是利潤端的突圍,4.07億的淨利潤,較2023年增長85.51%,這與其收縮低效業務線、砍掉滯銷SKU的“瘦身戰略”直接相關。
短視頻改寫渠道格局
若說電商基因是三隻松鼠的先天優勢,短視頻則成爲其二次增長的核心引擎。26.35億元的短視頻平臺銷售額,不僅意味着24.8%的營收佔比,更折射出流量生態的重構:直播間裏“開袋試喫+優惠券裂變”的組合拳,使數據顯著高於傳統電商渠道。但流量盛宴背後亦有隱憂,退貨率與持續上漲的投流成本,正在擠壓這一新興渠道的利潤空間。
線下大撤退與效率實驗
招股書中最具爭議的數據來自線下戰場:333家門店數量較巔峯期縮水四成,單店年均銷售額121萬元,不及良品鋪子同類門店。這場“關店潮”背後是戰略重估——關閉客流量低的社區店,轉而聚焦商圈旗艦店與量販渠道專供。這一“做減法”的實驗或將定義其線下2.0時代。
供應鏈的攻守平衡
招股書披露的募資用途中,“供應鏈升級”位列首位。這與其當前面臨的品控壓力形成呼應:儘管堅果類自主生產率有所提升,但肉脯、糕點等品類仍依賴代工廠,2023年某代工廠違規使用添加劑的醜聞曾引發品牌信任危機。成都智慧工廠的加速投產與天津堅果工廠的極速供應鏈,將成爲其平衡品類擴張與質量管控的關鍵。
IPO背後的戰略焦慮
儘管“全渠道、多品類、數字化”的戰略敘事足夠宏大,但投資者更關注三個現實問題:
抖音流量紅利消退後,24.8%的短視頻渠道佔比能否持續增長?
砍掉近半線下門店的戰略調整,是否意味着承認“新零售”實驗受挫?
寵物食品、嬰童零食等新業務尚處培育期,如何應對量販零食店的低價衝擊?
從招股書中或可窺見答案:30%的募集資金將用於併購整合,潛在標的或涉及區域供應鏈企業與健康零食品牌。章燎原在路演中強調的“數字鐵三角”(全域數據中臺、AI選品系統、柔性供應鏈)能否兌現,將決定這場百億之後的二次增長是慣性滑翔還是動力重啓。
站在香港交易所門前,三隻松鼠需要證明的不僅是財務數據的成長性,更是一個互聯網原生品牌在流量規則劇變時代的進化能力。當直播間裏的“家人們”仍在搶購9.9元試喫裝時,資本市場的“主人們”更想知道:這個曾定義“網紅零食”的企業,能否在效率與規模、流量與質量的平衡木上走出新路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