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反擊力度小?知情人稱:內部認為京東沒有抖音威脅大

知危
昨天

京東瘋狂刷存在感進攻外賣行業的當下,競爭對手美團的反應和動作,成了有趣的參考座標。

因爲看起來,京東的攻勢很激烈,美團似乎很淡定,互聯網上很多人開玩笑說,美團難不成被打沒聲了?

據所有已公開的信息來看,美團的態度分爲明暗兩面。

明着來的,是每一次輿論應戰。

最開始,京東外賣宣佈爲全職騎手全額繳納五險一金( 含個人部分 ),美團迅速跟進,表示會爲全年累計接單天數在 260 天以上的穩定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然後是互聯網輿論戰經典的 “ 二選一 ”,最終結局是兩方都聲稱對方在搞 “ 二選一 ”,並且放了所謂的 “ 證據 ”。

後來劉強東的動作更是讓輿論一波接着一波,下場送外賣、請快遞員喫火鍋、歡迎大家加入京東外賣......如此種種,京東外賣或許正好想通過輿論戰 “ 逼急 ” 美團,再順理成章樹立起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形象。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對知危說,“ 由於京東路子太野了,美團公關比較無奈。” 而且直到現在,美團還是沒有放開手腳應戰,該人士表示,比起京東的激進,美團一直在小心謹慎地走柔軟的路線,回應都只會在 “ 小團有話說 ” 這樣的小號上發。

那美團真的被逼急了嗎?暗戰之中,美團似乎還算穩健。

2024 年,抖音殺入本地生活業務後,美團組建了 “ 烽火 ” 項目組,意爲應對抖音攻勢。而京東外賣高調行軍將近三個月,截至目前美團內部並未針對京東外賣組建單獨的項目組。

有另一位接近美團的知情人士也向知危透露,美團近期相對提升了一些重視程度,但是沒有之前抖音大舉進入本地生活那樣極度重視。

他也解釋,讓美團警鈴大作的是抖音的巨大流量,“ 這種擁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公司,直接切進美團自己業務腹地的方式,確實是美團沒打過的仗。”

至於外賣行業核心的幾項指標,履約( 主要是騎手端 )、商家、平臺補貼,美團目前也並未因應對京東攻勢而做出明顯反應。知危詢問幾位美團衆包騎手,都沒有得到美團單價上漲的消息,但他們也並不確定是否是隻有自己所在的城市沒漲價。

一位衆包騎手對知危表示,“ 美團價格沒變化,但京東變少了。” 他說,現在中午京東高峯期都只能跑幾十塊,非高峯期更是沒單了,他猜測 “ 高峯的時候估計都給達達小隊了,衆包現在跑京東沒效率了。” 價格方面,他也感到有一些變化,“ 京東掉了點價格,現在單價 4、5 塊的比較多,有時候庫迪 3 塊一單。”

在他看來,現在的變化也印證了當時騎手對京東外賣的猜測。“ 還是不缺騎手,現在的騎手數量足夠兩個平臺都降價。”

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美團正在做的也就是盤點哪些商家上了京東,看是否給予優惠,觀察價格帶上怎麼形成優勢,以及雙方供給豐富度上的差異。騎手方面,核心還是對樂跑、衆包騎手的約束,儘量用大單量補貼在高峯時期激勵。“ 高峯時期的確定性非常重要,核心還是保證用戶體驗。用戶單量纔是騎手最終賺錢的核心來源,光靠砸補貼不太可能實現飛躍。”

說白了,美團現在已經提升了對商家和騎手的重視,或者說是一種拉攏,但由於涉及諸多細節,從內至外的改變或許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商家端,京東目前免傭,美團仍在抽傭,要麼降低佣金,要麼掏錢補貼,具體怎樣在已有的龐大體量上做出不虧本的策略調整,對美團來說並不容易。

對商家和騎手的拉攏是細枝末節,更是細水長流的事。更何況,京東外賣的動作更像是時間換空間,用燒錢補貼的短期戰爭先拖住競對,也更好趁這些時間補好自己的基建,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對比下來京東要補的還是很多,店鋪密度要鋪起來,騎手要穩定下來,還要降低兼職騎手比例以保持高峯期穩定性……

從這個維度理解,京東外賣勢頭很猛,但也有迷惑性的成分。對於已經積累起龐大池子的美團來說,京東外賣現在並沒有對美團產生戰略級威脅,美團想以不變應萬變。

“ 行業應該從 ‘ 野蠻生長 ’ 向 ‘ 精耕細作 ’ 轉型,例如平臺加大智能調度、數據分析等技術投入,向更多品類和下沉市場延伸服務能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爲。

回到企業層面,美團真正的反擊應該是閃購。

4 月中旬,輿論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際,美團再次重審旗下的閃購業務,有分析人士向知危表示,把閃購的重要性提上來,其實就是讓閃購從後臺走向前臺,這位分析師做過根據有關即時零售市場規模的第三方數據測算,美團外賣+閃購的 GMV 應該算下來比京東秒送和餓了麼加起來的兩倍還要多。

京東的危機感,也確實有一部分來自爆發性增長的美團閃購,京東 3C 數碼等基本盤逐漸被美團侵蝕,所以才必須要大舉發展外賣業務,也深入到對方腹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客座顧問、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表示,即時零售業務經過短短几年的快速增長,不僅超過了京東秒送,還在這兩年開始通過簽約各大知名品牌和拓展平臺倉( 美團閃電倉 )的模型,快速滲透到京東的 3C 數碼、家電和超市快銷品等優勢品類,而且美團自營的小象超市的不斷壯大同樣對京東的自營模式提出了挑戰。

至於京東和美團的戰爭,賴陽表示,表面上看是外賣市場的份額爭奪,實質上則是圍繞未來即時零售整體版圖的戰略佈局。“ 這不僅涉及餐飲外賣,更延伸到生鮮、百貨、醫藥等全品類即時配送服務,是對未來零售基礎設施和用戶入口的爭奪。”

處境不同,業務發展階段也不同,真實的商業戰爭也許不會出現看客期待的那般熱鬧。美團的小心防守,和京東的拼力一搏,都有其理由。

不過,攻城易,守城難,在已經成型的市場裏搶飯喫沒那麼容易。

撰文:粥粥

編輯:大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