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百億預備隊”們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近期白酒2024年報的持續披露,南都灣財社-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記者注意到,迎駕貢酒增速明顯,白雲邊、珍酒李渡、口子窖和老白乾酒,收入規模與前一年持平,捨得酒業則是“掉隊”,“準百億”企業之間的排位變化,凸顯了白酒行業的激烈競爭。
對於白酒企業而言,踏上百億屬於邁過了一線酒企的“門檻”,繼去年今世緣與西鳳酒經過3到4年佈局衝上百億後,越來越多區域頭部或準全國化企業爲這一目標進行佈局。
但業界認爲,隨着白酒行業持續處於深度調整,尤其是今年行業調低增速、持續加碼去渠道庫存的大環境下,“準百億”酒企要完成目標,估計還要延後幾年。
白酒深度調整期,“準百億”梯隊座次生變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瞭解,在白酒行業,百億收入(包括營收或銷售收入)被認爲是白酒企業邁入頭部梯隊的“門檻”,而在百億收入之下,收入規模過了50億元卻沒到100億元的酒企,均被看作“百億後備軍”。
從已披露或對外宣稱2024年業績的企業來看,白雲邊、迎駕貢酒、珍酒李渡、口子窖、捨得酒業、老白乾酒、水井坊以及仰韶酒業等,都處於“準百億梯隊”。其中,2024年度表現較爲突出的是“徽酒老二”迎駕貢酒,其創下了73.44億元營收的歷史新高。
不過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由於受白酒深度調整期的持續影響,“準百億”梯隊內企業的“座次”和增速,都發生了較大變化。
其中,捨得酒業是排名變化較大的企業之一。2023年該公司創下70.87億元的歷史性新高營收,當時也被看作距離“百億”僅數步之遙。但在2024年,捨得酒業除了第一季度同比小幅度增長外,年內其他時間均是同比下降,最終2024年營收錄得53.57億元,同比下降24.41%。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瞭解,捨得酒業去年的“失速”主要與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渠道庫存過高有關,與此同時,該公司還主動對渠道進行控量挺價,即降低經銷商進行各種“鬆綁”去庫存等。因此業界看來,該公司的短期“掉隊”或給爲了反彈提供更多空間。
與此同時,白雲邊、珍酒李渡、口子窖與老白乾酒,營收爲個位數增長或持平。
其中,非上市公司白雲邊在今年3月的經銷商大會上披露,去年該公司銷售收入爲78.3億元,與前年定下的82億元目標相差了3.7億元,這也是白雲邊連續3年未達成預定銷售目標;老白乾酒方面,相比2023年同比雙位數增長,2024年該公司從第二季度開始出現失速,最終全年營收同比增幅僅爲1.91%;另外珍酒李渡與口子窖,這兩家公司營收同樣是從前年同比雙位數增長,變成了今年同比持平。
行業轉入低增速,達成“百億”或要延後數年?
據瞭解,最近幾年被納入“百億”後備軍或喊出百億目標的白酒企業可謂比比皆是,從除了上述提到的企業外,包括順鑫農業、金沙酒業、酒鬼酒等,都曾被寄予衝百億的厚望。實際而言,除了2021年國臺突破百億銷售,以及2023年今世緣、西鳳酒突破了百億之外,其他企業要不增長停滯,要不出現增長下跌。
業界認爲,當下市場環境中,產區品牌、大單品、高端結構、泛全國化市場、細分品類龍頭以及深耕區域等是一線乃至頭部酒企的重要特徵,對於“準百億”企業而言,前述特徵中至少擁有兩項,纔有可能觸及百億“門檻”。
不過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市場宏觀環境的變化,或有可能對“準百億”企業衝擊百億帶來一定難度。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規上企業白酒產量414.5萬千升,同比下降1.8%。產量下滑的同時,市場存量博弈逐步轉變成“縮量博弈”,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此前披露,2024年酒類市場增速和效益明顯下滑,虧損面擴大;業績強分化,優勢強集中;同時,高庫存問題突出、價格倒掛現象嚴重、線上線下博弈加劇。
在一系列客觀環境中,白酒行業週期調整仍在持續,去年開始的酒消費需求減弱和轉變的局面仍沒有太多變化。南都灣財社記者還注意到,受宏觀環境影響,今年“準百億”企業已經增速放緩的情況。
捨得酒業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持續下跌的趨勢,該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錄得15.76億元和3.4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5.14%和37.1%;迎駕貢酒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該公司營收爲20.47億元,同比下滑12.4%,歸母淨利潤爲8.29億元,同比下滑9.5%,時隔五年再次轉跌;口子窖今年一季報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8.1億元和6.1億元,同比分別增加2.42%和3.59%,延續個位數增長的趨勢;老白乾酒在今年一季度表現相對良好,營收爲11.68億元同比增加3.36%,歸母淨利潤爲1.52億元,同比增長11.91%。
從上述數據來看,增長維持在10%左右有可能是今年白酒行業的常態,對於衝擊百億目標的酒企來說,其距離實現百億則仍需要延後數年。業界分析認爲,在白酒行業新格局和溫和復甦等影響下,酒企增速放緩乃至下降,有可能成爲今年的新常態。
中國酒業協會方面曾建議,在當下白酒增長出現放緩時,酒企可主動調低增長預期,且主動降低增長速度。不過多名行業人士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白酒要從週期底反彈向上,則需要酒企主動降速,並給予市場消化庫存的時間。
有券商也樂觀預計,今年白酒行業或有可能走出調整期,這可能對“準百億”酒企在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市場環境。財通證券指出,行業供給端調整進入尾聲,去庫存進程接近完成。 庫存迴歸良性,渠道信心增強:批發價格穩定,渠道補貨意願有所提升;國盛證券最新研報認爲,白酒行業需求築底特徵逐步凸顯,隨着2025年下半年內需復甦以及基數的降低,環比改善趨勢已較爲明顯。
廣州一名證券分析師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白酒行業,既是調整深水期的延續,亦是結構性機會的起點;短期看,行業仍面臨商務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區域競爭加劇等挑戰;中長期而言,部分頭部企業將有望在復甦與分化中持續領跑;“對於準百億酒企而言,當下主要策略還是要維持好產品渠道庫存處於良性空間,並且隨着宏觀政策調整以及市場環境變化制定相應的策略,這才能在今年企穩腳跟,迎接此後的向上發展”。
對於今年準百億酒企將有何策略度過發展週期,同時還有哪些企業將加入到“準百億”梯隊,南都灣財社-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記者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