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第七次赴美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 大力倡導價值投資理念

新浪證券
昨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在經歷星期一大跌之後,A股和港股重拾升勢,特別是之前跌幅較大的人形機器人等熱門科技板塊,出現快速回升,近幾個交易日則是出現加速回升的態勢。4月25日我在上海蔘加了人形機器人生態大會,參觀了宇樹、樂聚等多家知名機器人公司的展品,觀看了人形機器人足球賽,並且親自上場用遙控器體驗了一下機器人行走、轉身、踢球等動作。還有很多人形機器人上游零部件公司參與了展覽,雖然展覽的規模並不大,但是意義重大,這是我國人形機器人逐步走向商業化的一個開始。

  雖然現在人形機器人發展還是處於初創期,智能化程度不夠,很多時候還需要用遙控器來進行工作,無法完全自主地完成很多工作,但是在工廠的機器人已經相對比較完善,承擔搬運以及組裝等很多工種,在沒有電量之後還可以自主走到充電樁進行自主充電。預計在巨大的商業利益之下,很多資本湧入到人形機器人等產業,將會帶來技術上的突破,等這些技術性的問題解決之後,人形機器人將會迎來比較快速的發展。

  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元年,雖然每家機器人公司量產的規模可能是幾千臺起步,但是增長很快,明年可能是幾萬臺,後年就是幾十萬臺,幾乎每年增加一個數量級。目前國內很多大廠紛紛宣佈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對於這個行業的投入量都比較大。工信部很早就把人形機器人定義爲未來產業、創新產業,這也意味着政策面對於人形機器人方面的支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從而帶來更多的產業發展機會。

  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板塊大幅上漲,給市場帶來了比較強的賺錢效應。也由於受到關稅戰的衝擊,一度出現較大幅度下跌,而這次回調並不改變長期的發展趨勢,也爲前期踏空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上車機會,投資者可以關注人形機器人細分行業龍頭股以及相關主題投資基金來抓住機會。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勝利召開,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多項重磅政策信號。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會議強調要打造一批新興支柱產業,推出債市“科技板”,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人工智能+消費最好的落地場景之一就是人形機器人,預計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我國繼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第四大產業賽道。會議強調,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多領域協同創新,推動未來製造、未來信息、未來健康等領域技術突破與產業融合,預計這也會給新興產業的發展帶來機會。

  在資本市場方面,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前幾次提出“穩住樓市股市”,這次增加了持續、活躍兩個重要的詞彙,顯示出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當前內在穩定性顯著增強,科技股行情有望延續,並且帶來擴散效應,更多的板塊有望出現輪番表現。

  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是拉動內需最直接的手段,對於提振經濟增速至關重要。近期財政部宣佈推出1.3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來拉動內需,其中3000億用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些都會帶來消費的增長。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國2023年就提前出臺了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和中小金融機構三大風險的重磅措施,推動經濟企穩回升,這是資本市場走強的基礎。

  春節前5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以匯金公司爲代表的國家隊在市場出現短期波動的時候,果斷入市,穩定市場,通過購入各類ETF真金白銀地支持資本市場,既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同時又提振了資本市場的表現。資本市場走強吸引了國內外資本的流入,當前美股仍然處於高位,而我國資本市場處於回升階段,從估值上來看仍然有比較大的估值回升基礎,所以當前關注我國資本市場投資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5月3日2025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將在奧馬哈舉辦,5月1日我將從香港飛赴舊金山,參觀硅谷的英偉達等科技龍頭企業,瞭解科技巨頭未來發展的趨勢,同時也瞭解美國國內的消費者面對物價上漲的情況、美國的投資者對於美股高位回落的看法。5月2日將飛赴奧馬哈,準備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瞭解股神巴菲特對於全球經濟、關稅戰,以及投資理念的一些最新觀點,將第一時間爲廣大投資者分享。

  這是我第七次赴美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希望藉助巴菲特股東大會這一全球投資盛會,讓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更多投資者能夠通過做價值投資來獲得好的投資回報。

  改變投資理念往往是取得投資成功的關鍵。不要把股票當做一串代碼,而是把它當做好公司的股東證。做好公司的股東,意味着與偉大的公司一起成長,通過買入優質基金,也是間接持有這些優質好公司的股權,從而來分享企業的成長。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之下,好多公司基本上已經登陸資本市場,而經過幾年的下跌,很多好公司的價格也跌到了低位,現在是佈局的良機。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彭紫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